• 06月18日 星期二

《完美的餐厅》对内优化,对外传播


《完美的餐厅》对内优化,对外传播

前言:“《完美的餐厅》已于11月14日落地紫金中文台,播出范围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泰国、越南、印尼、菲律宾、缅甸等……”——这条新闻给评论人开启的新话题是“国产偶像就这么带着传统文化出海了?”

讨论“国产偶像出海”话题,只看内容,不讨论其产业意义,那很可能会是一篇没有灵魂的评论。国内优秀的综艺节目很多,但能“出海”的节目比例并不大。我们关注《完美的餐厅》的出海,更要思考“综艺节目能利用偶像带动传统文化出海”的道理。

《完美的餐厅》对内优化,对外传播

这两年无论行业基本面局势如何,但对于偶像界来说一定是丰收的季节,最起码“人丁兴旺”就完成的很优秀。《创造101》《偶像练习生》等新的选拔平台提供了大量崭新的小哥哥小姐姐,国内粉丝们可以更自由的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带回家”。

《完美的餐厅》对内优化,对外传播

但短时间内增加一整批新偶像,意味着对行业生产流程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国内娱乐工业发展的现实状态,国内的偶像们一直普遍缺乏稳定的全面的孵化流程。偶像们依靠选秀、比赛或作品千辛万苦的出道后,通常会被不经筛选的一股脑扔进了娱乐圈丛林。至于偶像们今后的发展是逐渐湮灭还是展翅高飞,就成了完全依靠机缘和悟性的概率问题。所以在粉圈才总有一句广为流传的担忧“千万别出道暨巅峰啊”。

关于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句真理是“偶像后期发展还是要看专业作品”——但其实它真实的操作性并不是很高。偶像在成长期就能遇到一部好剧或好歌,这首先就是一个小概率问题;好作品获得好口碑,几率进一步缩小;获得好口碑还获得了好的市场反馈,这个概率基本上跌出了可大规模复制操作的空间——更何况偶像还是一个时间敏感的职业,“等待好作品”和“业务能力成长”所花费的时间往往就会耗尽偶像的黄金从业时间。

《完美的餐厅》实现突破“国内粉丝圈”成功出海的原因在于节目团队正在致力于通过提供高可看性节目内容,来完善当下国内娱乐工业的生产流程,提供了年轻偶像的“第二次孵化”和成长期扶植方案。

一、《完美的餐厅》内容和嘉宾之间的良性互补关系《完美的餐厅》对内优化,对外传播

《完美的餐厅》是一档实境经营真人秀,由陈立农、黄明昊、王子异、尤长靖、薛凯琪、王菊、李子璇、陈意涵Estelle以及“全民主理人”共同打造两间餐厅。这些刚刚从《创造101》和《偶像练习生》走下舞台的新晋偶像,化身普通餐饮创业者,独立完成食材选购、菜品研发、餐厅清洁,成为主厨烹饪食物、服务顾客、结算账款等各项工作。几位常驻嘉宾分成男女两队,分别经营属于自己的餐厅,并且展开餐厅经营的比拼。节目核心规则着重强调的是“经营实境”,通过不断增加现实经营的难度和困境的剧情设计,模拟真实创业环境中年轻人可能碰到的种种现实问题,最后艺人们在节目中变成经营高手,观众在节目中除了收获感官愉悦之外,也很容易获得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

——如果要把这一段节目描述简要概括的话,这段话就会变成“讲一个新偶像的创业故事”。

“创业”和“偶像”是两个有趣的词汇。社科院曾经做过一次调查,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年轻从业者内心都存在“独立创业,自己当老板”的职业愿景。无论当老板是不是真的像年轻人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最起码“创业”就是年轻人心中的择业乌托邦——给年轻人讲一个创业的故事,听起来就既浪漫又现实;偶像不用说,这当然是年轻人最关注的群体之一。所以,“最关注的人在一个最感兴趣的故事中会做些什么”这从基本卖相来说,这就是一个吸引人的情节组合。除此之外,“创业”跟“新晋偶像”是有互补关系的。

《完美的餐厅》对内优化,对外传播

首先就存在形象上的互补关系。

人们认识新晋偶像是从《偶练》和《101》绚丽的舞台、嗨翻的编曲以及精致的妆容上认识的。偶像的亮相吸粉利用的是“精装”策略——他/她因为足够美好,是我梦想的样子,我才关注这个爱豆。

可已经吸到的粉丝不会只满足于偶像永远只有舞台形象,一部分没吸到的粉丝需要的也是偶像灯光之外的模样。而当偶像洗尽铅华,巧手做羹汤时,年轻人在创业时分都会犯下的那些小迷糊,被现实洗礼的手忙脚乱,面对生活中输赢时的反应和与伙伴社交时的特质……这些更接地气的形象能够有效的中和“精致”和“舞台”给偶像带来的距离感。这也让节目中的“创业”变得可看性更高,“偶像”变得形象更加饱满。《完美的餐厅》在拍摄过程中还有意识的用较慢的叙事节奏强调清楚人物和故事的每一个细节,利用细节来促进人物和情节的贴合感,给了观众一个充分接纳“偶像从舞台走进生活”的缓冲空间,这些都是节目的设计内容。

二、《完美的餐厅》对国内偶像工业生产流程的补充性探索

文章开头提到了国内偶像生产流程中存在“二次发酵环节”缺位的问题。《完美的餐厅》中的创业内容,就能够帮助年轻的偶像提供可被粉丝观察的“成长历程”。对于行业来说,这其实是为偶像提供了进一步完善、丰满、补充和修正自身品牌形象的流程方案。


《完美的餐厅》对内优化,对外传播

《完美的餐厅》中陈立农、黄明昊、王子异、尤长靖、薛凯琪、王菊、李子璇、陈意涵八位常驻嘉宾都是年轻的偶像,朝气蓬勃。但作为出道不久的年轻艺人,各自的标签方案都有需要更丰富完善的空间。

在选秀竞技过程中艺人会倾向于强调某一个单一的个性化符号来区别于其他竞争者。但随着竞赛结束,在比赛期间赖以突围的强烈符号可能会是未来的屏障,成为发展的桎梏。比如凭借《创造101》出道的王菊,品牌形象中性格符号是非常强烈的。经典语录“你们手中掌握着未来中国女团的定义权”,独立而个性。观众对王菊形象的认知就容易变成“这是一个独立而强势的女性”——这份认知中的独立和女性意识对于王菊来说非常有利,但这份“攻击性”,又可能不利于艺人未来更长久的发展。

《完美的餐厅》对内优化,对外传播

固有认知中存在有利和不利的矛盾统一——这个问题对于节目中八位年轻偶像来说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八个人性格中各有的羞怯、独特、随和、强势等等。他们下一阶段的形象塑造必须面对这种矛盾和统一。

而节目中无论是创业内容部分带来的成长感,真人秀手法带来的记录和展示特性,内容中容易被大众普遍接纳的传统文化场景等等元素综合作用,能够帮助艺人巩固、修正和丰富其固有的品牌形象,从而被大众接纳一个从《完美的餐厅》走出来的更优偶像——这就是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完美的餐厅》对国内偶像成产流程的优化和补充方案。如:

第三期节目中,王菊和薛凯琪在参观时,在礼品馆购买了儿童玩具“蝴蝶翅膀”和“仙女棒”,王菊向队友调皮的介绍礼物,并扬言要队友穿上来招揽客人,收到礼物的队友哭笑不得。——“王菊用玩具捉弄队友”这个充满童趣的意向就能够明确地中和“独立的王菊”形象中可能存在的攻击性,粉丝解读的“女强人王菊”就容易被引导向“强大且可爱”。节目内容对艺人品牌形象实现了修正且丰富。

王菊在餐厅创业过程中,因为条理清晰,能够主动发现和指出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成为了队友们信任的可靠同伴,又凭精湛的厨艺成功hold住了主厨的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厨房“一把手”。这部分内容帮助王菊巩固、强化了其固有的“独立”品牌形象。

《完美的餐厅》对内优化,对外传播

节目中这样的例子几乎在嘉宾身上都能够找到。《完美的餐厅》能够巩固、修正、丰富嘉宾品牌形象,这就是节目为年轻偶像提供的二次发酵生产流程;在嘉宾的变化过程中,也为节目内容提供了充足的“成长感”和“陪伴感”,观众通过节目重新认知了嘉宾形象,节目品牌对于粉丝来说也就成了被深度记忆的品牌——这是一个协调的良性运行逻辑。

三、《完美的餐厅》能快速“出海”的若干理由

“通过艺人在综艺节目的表现助力本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这是在国际综艺市场中被证实有效的对外文化传播策略之一。《完美的餐厅》落地的紫金中文台是面向向国际市场提供24小时综艺节目的一家专业电视台。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和国内优秀综艺节目是该平台着重考虑的重要标准之一。

《完美的餐厅》对内优化,对外传播

《完美的餐厅》开播即能够快速“出海”,首先得益于节目选取的中国传统文化节目元素。中国现如今的发展成就和影响力让国外观众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今天的国内时尚潮流充满着兴趣。《完美的餐厅》中提供的国内偶像搭配经典杭帮菜、金牌扣肉、龙井虾仁、青团、水乡乌镇这些精致的中国元素,对于国际市场来说首先就充满着题材新鲜感。即便不了解嘉宾的国外观众,在看到节目时也会得到这样的认知:这是一群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中国元素中创业成长的故事。这个题材听起来也足够朝气蓬勃,昂扬向上,这对于海外市场来说可阅读性就很高。

今天的中国综艺天然肩负着对外传播本国优秀文化的内容使命。而在国际综艺市场中,理论上各个国家应该都不会缺乏在各自审美标准下的帅哥美女素材,所以国内综艺出海如果只单纯依靠“颜值硬拼”恐怕并不是最正确的路径方案;同时每个国家的艺术审美习惯也不尽相同,再加入语言因素,客观上造成很多国内流行艺术类综艺内容向外推广时会存在瓶颈。所以综艺节目依托我们国内优秀的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名片”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使命要求,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传播路径。《完美的餐厅》节目嘉宾选用的是新晋国内偶像,从内容标签来说属于“潮流元素”;“开办餐厅”,与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相结合,对于国际友人来说,中餐本来就是一张历史悠久的文化名片,内容标签为“亲和元素”;创业、奋斗、成长、包容、年轻人这些意象无不对外传递了积极的力量。

《完美的餐厅》对内优化,对外传播

另外,《完美的餐厅》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年轻人成长的故事。好莱坞编剧们发现了三十几个核心题材,他们将这些题材不断的排列组合,支撑了好莱坞几十年内容的生产运转。据统计,这其中三分之二的题材都跟年轻、成长这些关键词有关——这一现象其实说明在人们的内容审美中,最大公约数是乐见一个“年轻人的故事”的。而我们在之前的对外讲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舞龙、舞狮、鞭炮、水饺……这些意象经典传统有余,但潮流时尚感并不强烈。试想即便在今天的国内,有多少年轻人真的日常娱乐是观看“舞狮表演”呢?

《完美的餐厅》对内优化,对外传播

所以,当几个年轻的偶像带着江南水乡、中华美食这些意象走向世界时,在年轻人的视角和语气中,这些被节目组精心研读过的江南水韵、传统文化重新铺展开,也能帮助世界从另外一个视角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并了解更多的中华韵味。

所以依托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利用年轻人的视角和角色形象,利用更现代、更符合当代潮流的语境来讲述更加深入的中国故事,这或许就是《完美的餐厅》能够快速实现“国内年轻偶像带着传统文化出海”带给我们的启示。

《完美的餐厅》对内优化,对外传播

今天中国的各种产品已经通达全世界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中国故事的传播就成了这一代内容生产者所肩负的天职。我们今天也许还不能言之凿凿地说《完美的餐厅》快速实现“出海”就是当代国内综艺内容对外传播的最完美标杆。但毫无疑问,《完美的餐厅》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被快速的接纳和认可,这是国际市场对国内综艺的一个积极的认可,同时这也是当代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完美的餐厅》的这一步,对于完善国内娱乐工业生产流程做了重要的补充和尝试,对“用综艺的方式对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做了有益的尝试,这或许就是我们有必要分析和了解《完美的餐厅》的重要原因。


《完美的餐厅》对内优化,对外传播

上一篇新闻

茶叶入菜,这样的美食你吃过几道?

下一篇新闻

天呐!3月,天津飞这些地方的机票堪比白菜价!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