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原地、原貌、原物重现!汕头消防史馆揭幕

原地、原貌、原物重现!汕头消防史馆揭幕

每一座城市的地标,往往都折射着其人文精神与历史积淀。在汕头市外马路,就有一座历经百年岁月荡涤仍保存完好的“消防楼”——存心善堂水龙局。11月9日,在经过一年的修缮后,这座百年建筑摇身一变,以“汕头消防史馆”的身份重新亮相。

120年来,这座“消防楼”里镌刻下了消防队伍体制从民办到官办、从公安消防队到武警现役消防队的多次沿革。经过原地、原貌、原物重现,它变成了一座集消防历史展示、消防文化旅游参观、消防科普宣传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虽然“消防楼”迎来了新生命和新使命,但传承百年的“为民救火、灭火救民”消防精神始终未曾变过。如今的汕头消防史馆就像是一部电影的旁白,向人们讲述着老一辈汕头消防人心怀民情、逆火而行的故事。未来的日子里,它也依然将以记录者的姿态,呈现着一代又一代汕头人对城市和生命的思考与关怀。

原地、原貌、原物重现!汕头消防史馆揭幕

募集近两万银元筹办水龙局

红柱黄梁,五彩玻璃,木质阶梯,瞭望台上红旗随风飘扬——这座充满民国风情的四层高建筑,正是日前正式揭幕的汕头消防史馆,由存心善堂水龙局改造而成。

存心善堂水龙局是汕头最早的民间消防机构,亦是粤东首座义务消防机构。而存心善堂水龙局的前身,则为存心义务灭火队,是民国时期较为完善的消防队伍之一,也成为了当时潮汕地区救火、救灾的主要力量。

名字虽然叫“局”,但存心善堂水龙局的“局”并不是当今行政概念上的“局”,它是属于民间的灭火救援机构。从《汕头存心善堂堂务报告》中关于水龙局的记载可以看到:“本善堂水龙局,创设于前清光绪末季,当时为旧式抽水机,本堂同人,以汕头华洋杂处,市政日臻繁荣,马路开辟,市区扩大,为适应环境需要,特发起募资购置新式摩托救火机,及筹建新水龙局。”

存心水龙局的建立,实际上是出于当时的消防需求。据汕头存心慈善会会长蔡木通介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汕头经济的发展,商铺云集,加上汕头当时的民居以木屋为主,一旦发生火灾容易“火烧连营”。

在此情况下,社会强烈要求壮大灭火队伍。于是,在社会各界和海内外华侨的支持下,共募集到19801枚银元,于1927年筹办存心水龙局,1929年正式落成。据资料记载,存心水龙局是当时广东省第二个比较完整的消防系统,在全国居第四位。

如今在史馆一楼,还保存着当年水龙局的纪念碑。这块纪念碑由三块花岗岩组成,宽225厘米,高210厘米,厚20厘米,上面用金字刻着1929年汕头各界捐助存心善堂购置消防车及建筑水龙局诸行号暨各大善长的名字。

原地、原貌、原物重现!汕头消防史馆揭幕

1:1还原汕头首辆消防车

汕头消防史馆馆藏消防文物达200多件,充分展现了汕头消防发展的历史和变革。而在这当中,1:1还原的汕头首辆消防车尤为亮眼。

1929年存心水龙局建成时,汕头的商会通过一名在汕头开洋行的德国商人,向欧洲奥地利卢森堡亚公司购买了一辆消防车。这是汕头有史以来第一辆消防车,也使得汕头成为当时中国第四个拥有消防车的城市。

蔡木通说,这辆车光是从德国运来,就花了一两年的时间。当时消防车的装备比较简单,就是由一辆装载发电机和水泵的汽车组成,车身外侧挂有消防梯、消防水带等设备。除了消防车,当时存心水龙局还配备其他相对简单的救火设备,如水桶、扁担、挠钩、竹制的消防队员安全帽等。

由于是外国进口的消防车,汕头很多市民根本没见过,更别说驾驶。为此,水龙局又特意聘请了两名新加坡华侨作为消防车的专职司机。

后来,存心水龙局又分别于1939年和1943年再添置了两辆消防车,其中一台是由摇臂、水泵、喷嘴三部分组成的手摇式水泵三轮消防车。

这类老式消防车,直到19世纪70年代引进现代消防汽车,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原地、原貌、原物重现!汕头消防史馆揭幕

如今,这些消防车已被广东省消防总队博物馆收藏。为了让市民群众了解当时的消防车,汕头消防史馆特意1:1还原了汕头首辆消防车,放置在一楼供市民参观。除此之外,一楼还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使用过的消防指挥车,以及存心善堂水龙局成立之初使用过的灭火车。

此外,史馆内还有一件“镇馆之宝”——位于消防史馆后的一块“慎火碑”。这块石碑是清朝同治十三年,公众合议而立的一座群防群治火灾隐患的警示教育碑,目的是提醒警示大家切勿大意、小心用火。

原地、原貌、原物重现!汕头消防史馆揭幕

消防史馆内有玄机

原址建筑物上的嵌瓷、木雕、石刻、漆绘绚丽多姿,是潮汕建筑传统艺术的结晶。走进史馆后,可见到六边形的红色地砖、木质的门窗、办公桌椅,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再往里走,踏上木质楼梯,就会看到红蓝黄相间的彩色玻璃木窗,一种异域风情扑面而来。

缘何这座大楼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潮汕风格和西洋风格?原来,1927年存心水龙局筹划成立时,专门邀请了意大利的设计师来汕设计。

而在水龙局顶楼上设置有瞭望台,还挂有一口大铜钟。原来,由于当年的通信条件不发达,火灾警报方式也与今天有很大不同,更多时候依靠人为观察。义务灭火队员也是由群众自发参加的,平时务农务商,一旦发现火灾,便以善堂警戒钟为信号。

蔡木通指着大铜钟告诉记者,那时候汕头埠分为一区、二区、三区等五个区域。瞭望台上的值班人员一旦发现哪个区有火灾,就会根据不同的区域敲动不同次数的钟声,例如一区有火情就敲一下,二区则是两下。除了在水龙局值班的消防员外,其他分散在各区的消防员听到钟声后就会立即出动,赶往火灾地点救火。

除了瞭望台的大铜钟外,史馆的每一层楼都设有一个天井和一根滑杆。这又是有何用处呢?

蔡木通告诉记者,当发生灾情的时候,为了赶时间,设计者打通了每一层楼并用滑杆贯穿,队员从这里滑下楼。滑杆也是错开型的,不是从四楼直接到楼下,而是四楼降三楼,三楼降二楼,二楼降到一楼。待消防人员到了地面,消防车也已经准备就绪,防火衣也都已经放好,即可直接出发。

原地、原貌、原物重现!汕头消防史馆揭幕

逆火而行 初心不灭

汕头成立27支社区志愿消防队,已参与扑救初期火灾100余起

除用于消防历史展示、消防文化旅游参观、消防科普宣传体验,汕头消防史馆还成为存心义务消防队执勤值守的总部。

近年来,存心慈善会依托义工队伍,成立了27支存心志愿消防队,覆盖全汕头各乡镇、街道和村居,成为广东省首支集“消防宣传培训、防火网格巡查、初期火灾扑救”三位一体的志愿消防力量。

这支义务消防队散落在潮汕多个乡镇、街道和村居,常年奔波于大街小巷进行义务消防宣传和灭火救援工作,已参与扑救初期火灾100余起,为汕头消防力量提供重要补充,也成为了市民身边“隐藏”着的“蓝朋友”。

原地、原貌、原物重现!汕头消防史馆揭幕

“为民需、解民忧”是成立初心

若要追溯存心志愿消防队的历史,还得从120年前说起。

1899年,潮汕地区发生了瘟疫,当时仅有同济善堂进行救助,收效甚微。见此情况,一些热衷慈善的贤达人士联合商贾成立了存心善堂,当时发起方中有汕头16家洋行。两年后善堂落成,内设存心灭火队等义务慈善救助机构,旨在“为民需、解民忧”。

从那时开始,存心义务灭火队便担负起了汕头埠的灭火救援重任。由于汕头当时的防火救火需求迅速上升,因此在华侨和各大商铺的支持下,存心善堂于1927年筹建粤东地区首个义务消防机构——存心水龙局。

彼时,存心水龙局下设消防队4支,成员70多人,配消防车1辆和小型摩托救火车若干,是民国时期建设较为完善的消防队之一。1953年,水龙局与当时的政府消防队合并,并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汕头市消防救援支队。

《汕头存心善堂堂务报告》记载显示,水龙局在1932年至1948年间共灭火218次,为抢救百姓的生命财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在发生如地震、风灾、水灾的时候,水龙局消防员的身影也经常出现在抢险一线。

全省首支以社会公益组织为班底的志愿消防队

2017年11月,汕头市举办“‘119’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并为“存心志愿消防队”授旗,标志着广东省首支以社会公益组织为班底的志愿消防队正式成立。

为什么要成立存心志愿消防队?汕头市存心慈善会会长蔡木通介绍,由于汕头许多住房街道较窄,而消防车体积太大,民间义务消防队的微型消防车便能够更及时有效地到达现场,若是初期小火,便可迅速扑灭;若火势较大,义务消防队则会协助正规消防大队,进行疏散工作。如此操作,便能最大程度减小火灾造成的损失,为正规消防队灭火赢得了时间。

“民间救援力量最大的优势就是熟悉情况、应援及时,因为灾情发生时他们往往就在现场。”蔡木通说。

汕头市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杨军伟表示,基层消防工作以乡镇、街道为基本单元,划分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网格,实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然而基层组织工作任务繁多,消防工作压力不小。而存心志愿消防队的成立有效减少了工作压力。

经商议,汕头市消防支队和存心慈善会共同决定前期在灭火力量较为薄弱的老城区试点建立三支志愿消防队,一是存心慈善会总部,一是开埠区分队,还有一支是乌桥分队。据介绍,这三个义工队建立时间长,义工们工作经验丰富,且三个队伍距离不远,既方便存心慈善会统一调度,又有效弥补了老城区现役消防力量不足的问题。

据介绍,汕头市消防支队根据志愿消防队的职能、特点,参考微型消防站的装备人员配置,建议其配置相应的消防救援装备和微型消防车,队员们也会接受专业的消防培训。

如今,存心慈善会依托志愿者队伍,已经成立了27支存心志愿消防队,成员270人,并配轻型消防车20余辆。据存心慈善会副会长石逸介绍,这些成员都是从存心慈善会近5000名志愿者中经过专业的审核和培训后选出来的,以30-40岁的青壮年居多。

百年来“救火为民”信念不曾改变

“百年来我们的信念不曾改变,要把‘为民救火、灭火救民’的消防精神传承下去,”汕头市存心慈善会会长蔡木通告诉记者,“救火如救人,一刻也慢不得”。

在2018年汕头市“8.30”洪涝灾害中,汕头存心慈善会就自发调集志愿者4000多名、救生舟艇100多艘协助当地政府和消防部门参与救灾,协助转移受困灾民2000多人,并募集400多万元救灾物资运送到受困乡村,为抢险救灾贡献了更多力量。

此外,存心慈善会组织志愿者在236个社区协助消防部门开展隐患排查和宣传工作,迄今已排查整改隐患1万余处、举办消防宣传培训12000余场次、受众50余万人。

“从1899年,在外马路成立第一支存心灭火队,至今已经是120年。”蔡木通说,“虽然存心消防队几经更名、变革,但传承下来的精神不会变,志愿消防队还会坚持下去。”

人物

“隐身”市井的“蓝朋友”

“我本身就是做物业工作的,日常也会接触到很多与消防相关的内容,”存心救援队总堂直属队队长王勇说,“当初朋友向我推荐救援队时,我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

和王勇一样,今年47岁的开埠区志愿消防队队长陈涵鸿同样热心慈善。他的家与开埠区志愿者服务站就在同一条街上,每天在服务站吃完晚饭后,陈涵鸿就开上微型消防车外出进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除了睡觉时间,我几乎都把时间花在了慈善会的工作上,这是每支志愿消防队的职责。”陈涵鸿说。

王勇和陈涵鸿都是来自汕头市区的志愿者。实际上,在非中心城区的广大镇村,民间消防救援力量也日趋强大。

存心谷饶志愿消防队便是主要服务于潮阳区谷饶镇以及周边镇区的队伍。该志愿消防队成立于2018年1月19日,至今共接警50余次,出动消防车救援车辆78辆次,志愿消防队员468人次。

此外,存心谷饶志愿消防队一直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在开展日常应急救援的同时,还常常对当地居民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传播安全理念。两年来,他们共排查整改火灾隐患500余处,开展消防宣传300余场次,已然成为社区里一支“服务型、技能型、责任型”的志愿消防服务队伍。

11月6日,存心谷饶志愿消防队荣获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部授予的“2019年度热心消防公益事业先进集体”。

【文】蔡沚彦 杨可

【通讯员】王顼乐

【作者】 蔡沚彦 杨可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上一篇新闻

了解了东南亚的博彩业,才知道社会到底有多残酷

下一篇新闻

复工复产正当时!嘉鱼重点企业开足马力赶订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