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02日 星期日

深圳设计周|专访“红点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深圳高中生晏劭廷

4.19傍晚,深圳设计周主题展举办预展酒会。在满是盛装华服的现场,很容易找到穿着校服的晏劭廷,他刚放学,直接从学校赶过来。小男生顶着一头很均匀的自来小卷,大大的眼睛,对深圳设计周主题展的作品充满好奇。

采访没开始时,我拿出设计癖的“棒棒糖”,请他拍一张照片,晏同学很自然答应了。

深圳设计周|专访“红点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深圳高中生晏劭廷

“啊!设计癖,我经常看的,不过你们的App bug 好多。”

哈哈哈哈哈哈哈,设计癖真爱了这是!(此刻小编表情请自行想象)

我在网上看都是你还组了摇滚乐队,好想推荐你一个爱尔兰电影叫《sing street》,跟你很像,导演John Carney做了好几部很赞的音乐电影!

深圳设计周|专访“红点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深圳高中生晏劭廷

“啊,好啊!不过那是我的双胞胎哥哥组建的,我是队员。”

同时还负责服装和道具对吧?钢铁侠是你做的。

一、作品简介:Smart Helix(机巧螺旋)

深圳设计周|专访“红点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深圳高中生晏劭廷

机巧螺旋是一个外部轮廓采用了 “渐开线”的精致小零件,解决了我们平时挂画挂不正的问题,使其变得轻松、简单。在它的帮助下,挂画时不必做任何测量,只需随意钉上钉子和机巧螺旋,并适度旋转机巧螺旋以调整对画框的支撑高度,便可将画挂正。

深圳设计周|专访“红点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深圳高中生晏劭廷

这件作品从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件优秀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2017年度德国红点设计大奖“最佳设计奖”,晏劭廷也因此成为“红点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机巧螺旋的设计原型现被新加坡红点设计博物馆收藏。

二、采访实录

1.这个工具跟传统的挂画的有什么区别?

通常要把一幅画挂在墙上,需要两颗钉子,为了使两颗钉子平行而把画挂正,很多人需要多次调整,结果会对墙面造成不必要的损伤。Smart Helix作为辅助的小零件,在它的帮助下,只需随意钉上两个钉子,并使矮处的钉子钻过Smart Helix的预留孔,这样就可以轻松快速地将画挂正,并将对墙面的损伤减少到最低。

2.现在量产了吗?

目前还没有,但专利已经卖给一家长三角地区的公司了。至于什么时候量产就看他们怎么计划了。

3.周围有没有跟你一样喜欢设计的志同道合的同学呢,跟你一起交流或者组建一个小的工作室?就像你组乐队一样?

哈哈哈,设计工作室,对我来说还没有达到那个阶段。但有一个同学,叫Frank,当时也是我同桌,他个人喜欢做电影,现在已经拍了三部片子了,还喜欢画油画,画一些比较先锋的画,反正就是大家平时不容易接触到的内容,去年他的作品直接拿到戛纳电影节去参展了。这件事情给我很大的冲击,他的这些东西也很启发我,让我知道了我们高中生的可能性,高中生并不只是坐在课桌前学习,我们高中生能做的不仅与我们的能力相关,很多时候跟我们的想象力有关。你可以参与到设计或者艺术类的活动中去,尤其是在深圳这样一个设计之都。因为他的影响,我才去参赛,还有,他跟我的作品另外一个渊源是我在做概念图的时候,里面有一幅画,正是我的这位同学画的。

3.身在设计之都,今年都是深圳成为设计之都的十周年了,你觉得这给你的影响大吗?学校有没有一些设计类的课程?

对,我很早就知道深圳是设计之都,这对我还是有很积极的影响,我来深圳十三年了(三/四岁时到深圳),老家厦门的记忆很少。我身边不少喜欢设计、喜欢艺术、美学的同学,深圳这样一个城市,这种氛围很浓。

但学校并没有设计类的课程。拿我参赛的事情做例子,说实话,我参加这个比赛是很困难的,实际上我很少得到老师们的帮助,更多的时候是我自己上网去摸索,自己学习绘图软件、各种材料的运用等。我们学校以前没有先例,他们甚至不知道有这些比赛可以去参加。我并不是想让他们教我画画、教我原理、教我软件啊渲染什么的,只是我觉得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给你一些不同的想法或指点,多谈论设计类的东西,让你有设计意识,这样多多少少会有帮助。

深圳称为设计之都,但是对设计的支持存在一个断代,对于一些开创客空间的,或者在南山区做文创行业的,政府会给他们很多的资助。我们高中生初中生起码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很多时候美术课都是被其他课程占用的。

4.除了这个Smart Helix之外,你还有哪些作品?

我比较喜欢手工,从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就一直做,小的东西有耳钉、发光戒指、还有一个可以把充电线缠起来的充电宝等,大的有一些道具,钢铁侠。我很享受从无到有搭建一件东西的过程。

深圳设计周|专访“红点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深圳高中生晏劭廷

5.你通过哪些途径来自学设计呢?看书?上网?

初三的时候系统地学习了一些工业设计的书,当时也不是太懂,算是启蒙吧,这种超出我年龄的知识,给我很多帮助,比如配色、构造等。

比较推荐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个节目,BBC做的《how it’s made》(造物大百科),每集20多分钟,现在有几百集了,我把它从有到尾都看完了。它专门去讲如何制造我们可见的一些工业产品,以及材料的运用。内容非常让我着迷,不管是喜欢设计还是不喜欢设计的,都可以去看看。

此外,还有我会去豆瓣看一些书单,推荐黑川雅之的《设计与死》,还有一套讲工业设计材料的书《欧美工业设计五大材料顶尖创意》,作者克里斯·莱夫特瑞,一共有5本,讲述如何把木头、玻璃、金属、陶瓷、塑料这五种材料玩得有声有色,原来金属不仅可以拿来做我们平时用的手机,还可以做枕头!真的不敢相信!这本书也对我影响很大。

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是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他一时想不起来了,在一旁的爸爸说《设计中的设计》),其实我不是太喜欢这本,我比较想推荐的是那种不是太大众,个人又喜欢的,《设计心理学》、《设计的语言》

6.刚才我看到你爸爸提到《设计中的设计》,感觉他好懂这方面的,他对你的影响大吗?

我看的书会跟他交流,专业知识方面,其实他对我们指导很少。但比较好的是,我们是被放养的,不会限制我们去做事情。我爸爸不信仰学校里的那一套体系,所以,成绩上就不会要求那么严格,正好给我们做自己事情的空间。

7.未来专业会不会选设计?

设计的话,可以说是我人生路上一个小插曲,未来不一定选择设计作为自己的专业。自己比较偏向理科方面的东西,当然希望设计作为一种兴趣陪伴自己的一生

深圳设计周|专访“红点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深圳高中生晏劭廷

晏劭廷说今年他还准备了作品去参展,是一个在开合伞过程中给伞骨充气的充气雨伞。此前已经有类似的概念,他觉的自己改良之后,会把它做的更好。

深圳设计周|专访“红点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深圳高中生晏劭廷

今年深圳设计周的主题是“设计的可?能?”,在访谈中,他无意说出我们高中生参与设计的可能性,我想这是最贴合设计周主题的了。“我们高中生能做的不仅与我们的能力相关,很多时候跟我们的想象力有关”。

他或许不知道,这与上图作品《墨庭》的作者,日本著名设计师大刀川英辅Eisuke Tachikawa给设计师的10条生存指南中有一条“大我愈大,小我愈小”,理念是共通的。

图片来源:小编拍摄、一条、南方+

关注设计癖,发现好生活。关注设计癖微信公众号(shejipi),下载「设计癖 App」。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度假村扩建项目的设计方案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女孩环球旅游不带单反,却用中国的刺绣“画”出了全世界的美景,惊艳了所有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