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双十一”想狂欢?没那么简单

“双十一”想狂欢?没那么简单“双十一”想狂欢?没那么简单

预售、满减,精打细算掐点领券;

短信、社交网络,优惠“爆仓”不胜其扰…

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已经打响!

兴奋地买预售、加购物车的你,是否也多了不少烦恼?一不留神就被虚假低价忽悠,买一件商品要集齐五六种优惠券,手机被塞满促销信息……狂欢的购物节为何让人忧?有人说,在某种意义上,双十一就是“渣男”。你加购、你看攻略,你拼命集赞、你真心预定、你四海为家拉战队,但这些,很可能是在给**织毛衣。

“双十一”想狂欢?没那么简单

在今年的双十一启动会上,阿里方面声称:“今年的玩法会更简单!”

结果硕士毕业的翠花玩了几天,才发现,商家早把你余额甚至花呗里的钱安排得明明白白。

优惠条件悄悄“变脸” 虚假降价现象普遍

“本来今年打算囤点辣椒面和油泼辣子,结果打开某旗舰店,生气了!”10月22日,豆瓣一网友发帖抱怨。截图显示,某品牌天猫旗舰店预售价格三袋55元的油泼辣子此前只售22.8元。一时间,网友纷纷跟帖,晒出“双十一”价格“不降反升”的商家。

“9月份梳子两把160元,现在110元一把。”“点名某服装品牌女式羊绒衫,今年提前加了购物车,眼睁睁看着它从499元变成了599元!”……被网友点名的品牌包括美妆护肤、宠物食品、衣鞋箱包、日用品等品类,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家知名品牌旗舰店上榜。

除了价格上升,今年“双十一”商家营销或还存在欺诈行为。微博网友“波比爱吃奥利奥”发帖称,某知名消毒液品牌“双十一”预售时悄悄“变脸”优惠限制,为此消费者们自发成立了维权群。

据介绍,该产品10月20日零点开始预售,起初商家宣传前一分钟免定金,未标明其他限制条件;19日23:53分,宣传文案上出现了“限前2000名”缩小模糊的文字。20日零点一过,该品牌的促销文案迅速改变,“2000名限额变得清晰,字体变大”。

“这种掐点篡改营销网页文案的方法,严重误导消费者。”网友张小姐表示,她曾就此向天猫、12315投诉。或许因为投诉者众多,此前在提出投诉要求后,客服会直接给开通退款通道。

但随后,部分网友收到了拒绝提前退定金的通知,要求“双十一”当天付完尾款后再一并申请退款。有网友猜测,品牌此举是因为其开通退款通道后,预售量一度从20多万降至13万所致。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先涨价再打折或降价,属于典型的价格欺诈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规定,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属于欺诈行为。

定金一时爽,尾款火葬场

有网友表示,双十一“预售活动”不止歧视了你的数学,还坑了你的钱。

回首往年12:05分痛心疾首敲床的画面,勾选“我已同意定金不退等预售协议”时候,消费者奥莉义无反顾,不就才150元吗,反正注定会买,又便宜又能保证抢到货,不勾选是傻子。

“双十一”想狂欢?没那么简单

直到一不小心瞟到自己有21笔预售定金订单,一算尾款,她慌了,到哪去偷一万五?

由于定金一般只有几十块,很多人没啥感觉,看着库存减少或者是便宜,脑子一热就定了,这样的人在朋友圈不在少数。

奥莉自我安慰到,至少便宜啊。但是没几天她就发现了异常。

“双十一”想狂欢?没那么简单“双十一”想狂欢?没那么简单

左图为预售价,右图为几天后放出的非预售价。折扣后,预售款比非预售同款至少多花7.8元。

对,没错!没付定金的比付了定金的便宜!!!

“双十一”想狂欢?没那么简单

总算明白凌晨1点付尾款和定金不退的组合拳有多厉害了。

“双十一”想狂欢?没那么简单

官方口径是0点系统压力过大,预售款1点付钱是为了分流。但是只有奥莉知道自己又被骗了。

问:有的商品不预售,0点付款;有的商品预售,1点付款,如何下单最划算?


分开下单,这些商品不能和预售商品拼单享受400-50的津贴。


一起下单,不能享受前XX名,前XX分钟优惠活动。

只要你付了定金,发现被骗了也没用,反正商家已经有10%的钱落袋为安了。

于是在朋友圈和咸鱼甩卖预售款成了奥莉的日常。

“双十一”想狂欢?没那么简单

护肤品好卖,XXL的卫衣就没那么容易出手了

只能说,起步靠英语,发家靠数学,马爸爸这算盘打得精啊。

很多商品抢回来变成摆设

很多人担心不买就亏了的心态囤了一大堆货,却没考虑到是否用得完或者消费习惯是否会发生改变。

最后,前年的洗衣液到今年快过期了,去年买的卫生棉今年改用棉条了,618买的避孕套现在怀孕了……

“双十一”想狂欢?没那么简单

广告“轰炸”不停歇 过度营销“审美疲劳”

“亲爱的淘宝会员,您有双11超级红包等待抽取……”夜里1点,上海黄女士依然收到了“双十一”的短信广告。“从10月20日开始,就不停收到商家的‘双十一’广告,回复‘退订’是最近做得最多的事情。”

离“双十一”到来尚有一周,但广告已先行“轰炸”好几轮。短信、电话、弹窗……促销广告以各种形式密集“攻占”消费者的视觉、听觉和信息获取的渠道空间,令不少人抱怨“不胜其烦”。

“只要是购买过的商家,似乎都要给我发一条短信。最不解的是有一些旗舰店,我既没有买过商品也没有收藏关注,却依然收到了‘双十一’预售短信。”黄女士感到很纳闷,“到底是谁‘出卖’了我的手机信息?”

在朋友圈,一条抱怨电脑浏览器“双十一”弹窗广告防不胜防的帖子引得好友纷纷表示“同病相怜”;打开微博输入“双十一广告”,网友对于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广告营销不断“吐槽”。

“广告本身没有问题,它可以让买家与卖家间的信息屏障被打通,但是‘度’的把握确实值得商家去思考。”从事品牌营销的韩经理认为,一方面对于商家,“双十一”几乎是全年冲销量的最后一搏,势必会拿出不少预算来进行营销推广,预算大多也是年年加码;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走过十年的“双十一”,人们对于它的热情与期待已难比当初,“加码的营销与渐褪的热情相撞,自然就有了‘疲惫感’。”

天天都是购物节 没新意少诚意实惠也变味

“双十一”和“618”全年不断档,“品牌节”和“品类节”轮番不停歇。在越来越密集的购物节背后,究竟是消费者得实惠还是商家享收益?

“想买相机,就有‘相机节’;想看看烘焙,一搜,‘家装生活节’……国内这是天天过节呢。”从新加坡回国休假的彭小姐感叹。

各类购物节层出不穷,对消费者的考验也越来越高。你需要眼观六路,搜集全所有的优惠券和购物红包,还得耳听八方,了解清楚节前节后的商品真实价格,同时还面临着24小时不停歇的优惠信息轰炸。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指出,不同的优惠方式玩法越复杂,对商家越有利。

“复杂的规则可以将消费者一分为二:愿意费时了解的消费者可以节省开支,不愿研读的则原价购买,充分拉高了利润。此外,可以避免价格的绝对透明,还能转移注意力,让消费者忘记自己的心理价位。”蒙慧欣说。

陈音江表示,消费者追求实惠,经营者追求利润,实属正常的交易心理。但经营者不能为了利润,简单粗暴地制造各种促销噱头,利用虚假促销手段欺骗消费者,或通过不诚信甚至违法的手段,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与其成天琢磨各种促销花样,还不如把心思好好用在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上。”陈音江说。

专家建议,商家应诚信守法经营,让购物节彻底告别不合理的低价倾销和虚假促销,同时也应当以更理性、规范的方式开展购物节,并实现线上线下的协调统一,达到分流目的。

上一篇新闻

工业革命与战略纵深

下一篇新闻

因为我不会用外国人的卫生间,出国旅行憋了三天…………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