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全国“亿元村”炼成记:水果造富神话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2021年1月20日,大寒,但在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龙华村,中午气温却超过了20℃。黄橙橙的枇杷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销往全国各地。这里是全国最早熟的枇杷产区,枇杷已经上市一个多月。
龙华村出产的枇杷。图据阳光米易
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何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答案就在小小的枇杷上。现在,该村每年枇杷销售总收入超过1亿元,大多数村民住上了漂亮的小洋房,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300多户,枇杷成为村民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不过,很多村民仍记得,当初村里推广种枇杷并不顺利,甚至很多人还持怀疑态度。直到村支书第一个“吃螃蟹”,将自家4亩土地改种上250株枇杷,看到了经济效益,村民们才纷纷跟上……
谁也没想到,这一种,竟种出了一个全国“亿元村”。那么,在这个“水果造富神话”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①
村里来了新支书
第一个“吃螃蟹”种枇杷
杨庆文是米易县龙华村枇杷种植户,家里种了几亩枇杷,一年能卖10多万元。不仅自己种枇杷,两年多前,他还开始做电商收购枇杷搞网络销售。
1月20日,冬日艳阳下,杨庆文正在村里忙着收购枇杷,通过快递销往全国各地。“我们村枇杷上市一个多月了,现在销售价格10多元1斤。我一天能发三四百件快递,今年预计销售能突破10万件。”说起今年的“收成”,杨庆文显得有些豪气。
↑村民杨庆文将枇杷装箱快递到全国各地。
枇杷,不仅改变了他,还改变了全村。“你看,这些是我们的‘摇钱树’。村里大多数人都住上了小洋房,好多人都买了小汽车……现在条件好太多了!”站在龙华村村道上,杨庆文望着满山的枇杷林,忍不住向红星新闻记者感叹。
↑龙华村枇杷基地。
2006年以前,龙华村还是远近闻名的县级贫困村、落后村,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较低,只能解决基本吃饭问题。
枇杷,是村支书杨利贵第一个引进村的。
很多龙华村村民都记得,当初全村推广种植枇杷并不容易,不少人都持质疑态度。说起全村枇杷产业的发展,他们不约而同提到了杨利贵。
杨利贵是土生土长的龙华村人,由于以前村里穷,发展前景不好,自中专毕业后,他就在外打工。他勤奋努力,加上有一定知识基础,短短几年年收入就超过10万元,成了村里有名的“能人”。
每到逢年过节,杨利贵都会回老家看看。看着村里几十年一个样,乡亲们靠种植玉米、水稻生活,辛苦一年也攒不下几个钱。“农村产业发展要有带头人,其实很早就有回村带大伙发展的打算,但因为我出来得早,怕回去村民们不认可,很多次一想到这里就放弃了。”杨利贵向红星新闻记者回忆。
2004年,适逢龙华村党支部换届,这次,杨利贵终于下定决心,辞去工作回到村上参加公推直选。村民选举他为龙华村党支部书记。
回了村,肩上有了更大的担子,“发展什么才能让村民富起来?当时一想到这个问题,经常晚上睡不着觉。”杨利贵回忆当年,有些唏嘘。
“那时,这里大多数人都种甘蔗,经济效益不高,村里急需一个替代产业。我们村组干部多次到县内外考察,最终决定发展枇杷产业。后来县科技局在村里育苗,但开始大家都不想种。”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杨利贵带头先将自家4亩土地全部改种为枇杷,共250株,当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在后来收获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这样才逐步带动一批敢干的村民连片种植枇杷。
就这样,全村人的命运随之改变。
↑村支书杨利贵。
②
发展路上遇“新危机”
“诚信”与“争水”
龙华村的“枇杷路”,其实并非一马平川。
2013年,该村开始大面积种植枇杷。但就在枇杷业处于上升发展时,却发生了“新危机”:出现个别农户使用违禁农药、提前采摘销售、以次充好等行为。
“水果要想走进高端超市或出口,都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如果检测出农药超标,肯定会影响产品质量和形象,其他地方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名村干部回忆,为防止这类情况,村里当初一发现就给予了坚决抵制,“目前,我们基本都采取的是诱捕等物理杀虫方式。”
曾经,枇杷还没完全成熟,有的村民就提前采摘,自以为抢先占领市场,但枇杷口感差,卖不起价,还影响整个市场;个别村民在卖枇杷时,框上面装大果,下面装小果,收购商拉回去才发现,引发纠纷,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枇杷销售,更会影响枇杷质量这一生命线。杨利贵不敢掉以轻心,决定重拳整治。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全村诚信种植和销售枇杷“诚信红线”标准:不准果实未达到规定成熟度下树;不准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不准使用枇杷膨大素;不准在生产销售中以次充好、掺杂施假、短斤少两、强买强卖;不准在收售过程中恶意哄抬果价和压级收购。
一位村民向红星新闻记者回忆,一开始,有个别人不把这“五不准”当回事,违反了上述标准,村委会就将其名字公示在公告栏上。结果,对于上了 “黑名单”的村民,收购商都不收他家的枇杷。后来,大家都严格遵守着这个标准。
1月20日,红星新闻记者看到,龙华村枇杷地里至今还竖立着“诚信红线”的牌子,时刻提醒着村民。“这个制度是我们村实现长足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杨利贵说。
村民采摘枇杷。图据阳光米易
“争水”曾经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攀西地区河谷地带日照长,因气候干燥且资源型缺水严重,长期面临无水可用的尴尬。随着枇杷产业发展,村民发现灌溉用水越来越不够用,争水的情况很突出。
以前,龙华村对枇杷地采取放水漫灌,浪费比较大,村民也经常要熬夜守着,邻里间时不时因争水而吵架。为解决缺水问题,村里率先建了26口大蓄水池。
后来,为推广高效节水项目,龙华村通过竞争获得实施枇杷微喷灌项目的机会。杨利贵回忆,相关部门拨付了364.17万元,“可钱不够啊!”根据测算,财政投资仅能满足公共水源工程及主管道等建设需求。
村里召开村民大会,大家一致同意:修建田间管道和微喷套件所需资金和修建支线管道工程所需劳力,均采用“谁受益,谁负责”的方式解决。期间,为获得村民对这个项目的支持,杨利贵等村干部曾挨家挨户上门进行动员。
“项目建成后怎么管理?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商量决定:设立管理员,竞争上岗。”村主任蒲清杨介绍,村上在7组展开试点,建议“每棵枇杷树,每年收取农户1元的管理费”,采取竞标方式,哪个责任心最强,哪个报价最低,就交给谁管护。
管理员负责公用部分支干管、主管、引水管、水池的管理,负责灌溉期蓄水池的蓄水及安全管理并确保灌溉用水。灌区由管理员统一制定轮流灌溉制度,所有主管和支干管闸阀上锁管理,并由管理员负责打开和关闭闸阀等工作。
实际上,用水管理有很大难度。山脚下的灌溉压力比较大,山上离池子近的压力较小,进而引发一些矛盾,管理员的工作不好做。于是,村里开会决定:分片区灌溉。“一开始,10天一轮回,但有月大月小,有时多1天,有时少1天,怎么都不好排。最终,决定采取星期制轮回。”
如今,管理员在村里是个“香饽饽”工作,村民选举出的管理员有10名左右。村民翁德军干了几年管理员,管理着三四百亩枇杷树的灌溉。 “现在有了设备,不到3小时就能灌溉完所有枇杷地。”他说。
红星新闻记者在龙华村看到,枇杷地里,一根根小管道纵横交错,只要轻轻拧开闸阀就能控制灌溉用水。
杨利贵介绍,自从村里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以来,每亩年均节省劳动力25至30个,节肥30%,节水40%,仅这3处节省增加的亩均收入就达2600元以上。另外还减少了病虫害,“以前大水漫灌致果树病死率高,现在再也不会了。”
↑“诚信红线”“阳光用水”制度公示牌。
③
种枇杷种成“亿元村”
产品卖到加拿大、俄罗斯
人才紧缺,也是龙华村一度面临的大难题。
杨利贵说,自当上村支部书记以来,像乡村振兴、农村产业发展等这样的赴外培训班,自己每年要参加几个,这是学习充电的法宝。
为了引进人才,杨利贵在外出务工人员身上打起了主意。“外出务工人员见识要多一些、眼光要长远一些,这对村上发展是很有好处的,能为农村积蓄发展动力。”他说。
另一方面,村里枇杷产业的发展,也吸引了更多的“城归”。截至目前,龙华村已相继回引10名优秀农民工回村担任村民小组长、4名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其中,在企业工作的优秀青年蒲清杨,2016年回引后被选拔为村委会主任。
回村前,蒲清杨在外工作月薪有五六千元,收入稳定,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最难舍的还是故乡,村里发展得那么好,我觉得应该回来。”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变化,更是人生道路的变迁、梦想的转折。
经过10余年发展,1月20日,红星新闻记者站在龙华村观景台放眼望去,山腰间枇杷林犹如一片“绿海”,一栋栋小洋房坐落在绿林中。
目前,龙华村71%的田里都种着枇杷,种植面积超过7000亩,枇杷已成为全村的经济支柱产业。
↑靠着枇杷这棵“摇钱树”,龙华村村民纷纷住上小洋房。
“以前种普通农作物,一亩地收入不到2000元,现在一亩地收入可达到4万元。”蒲清杨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全村枇杷年销售总收入已超过1亿元,农户一年少则收入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村里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300多户。
种枇杷种成了“亿元村”,这不只是村支书杨利贵的踌躇满志,也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中,四川共有13个村上榜,龙华村就名列其中!
↑龙华村村民将枇杷装箱。
最近,村民王国金一家人在地里忙着采摘已进入成熟期的“早钟六号”枇杷。他是龙华村的种植大户,枇杷种植面积有20余亩,也是村里枇杷种植的带头人之一。如今,他不仅售卖枇杷鲜果,还售卖手工枇杷膏、枇杷酒、枇杷干,最高一年经营收入达到55万元,成为村里家喻户晓的“致富明星”。
“卖到加拿大的米易枇杷,就是我们村出产的。”王国金笑着说,龙华村枇杷不仅卖到了全国各地,还走出了国门。上月初,“早钟六号”枇杷在双流机场启程飞往俄罗斯莫斯科,这是攀枝花枇杷首次出口俄罗斯。
④
除了卖枇杷
村里还搞旅游、开农家乐
“我们村的枇杷,每年11月就开始上市,比国内其他地区至少要早2~3个月。如果不是在地里亲眼所见,你可能很难相信冬天可以出产枇杷。”1月20日,龙华村村主任蒲清杨笑着对红星新闻记者说道。
↑龙华村的早熟枇杷。
为何这里的枇杷能在冬季上市?很多地方引进外来水果,都曾遇到一些“水土不服”的问题,为什么枇杷能在攀枝花这个小村“活”得风生水起?
对此,当地农技专家表示,攀枝花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条件独特,年平均气温19℃-21℃,全年日照时数长达2300—2700小时,无霜期超300天。充足的光热资源,为水果生产及错季上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攀枝花市气象台相关负责人也介绍,攀枝花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式立体气候著称,冬季暖阳是常态。由于纬度偏南,青藏高原和秦岭的地形阻挡,北方冷空气不易侵入。加上山高谷深,热量不易散失,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度偏高。这也为水果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龙华村距米易县城仅有7公里,除了种枇杷、卖枇杷,如今村里集枇杷采摘、赏花观光、枇杷深加工、民宿体验等于一体的龙华村农文旅观光体验园也全面完成,园中建有农耕文化园、花道、风车长廊等特色旅游景点,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台、民宿等已经完善,去年被评为了国家3A级景区,实现产区变景区的转变。去年,杨利贵还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
王国金也借助旅游的“东风”,开了一家农家乐,不少来村里的游客都会在他家品尝地道的米易铜火锅。“我们推出了游客采摘枇杷体验,有的还会买很多枇杷回去,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红星新闻记者从攀枝花米易县相关部门了解到,作为全国最早熟枇杷产区,米易枇杷成功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从2018年开始出口到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目前,全县枇杷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产值逾3亿多元。
说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蒲清杨向红星新闻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以前,龙华村弯腰树组有一个大坝子,只有一台小货车停放,但最近几年,买小汽车的村民越来越多,现在两个坝子都不够停放,长期停着10几20辆小车。”
■新闻延伸
亿元枇杷村背后的“水果王国”
实际上,龙华村枇杷产业只是攀枝花水果产业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攀枝花水果种植面积达100余万亩,其中芒果种植面积最大,达到66万亩,产值超过35亿元。其他种植面积较大的水果品种还有:枇杷、桑葚、樱桃、石榴等。更鲜为人知的是,当地还盛产菠萝、牛油果、火龙果、释迦、莲雾、芭乐、杨桃等热带水果。
当地农技专家介绍,在得天独厚的地理及气候条件下,几乎所有热带水果都可以在攀枝花种植。在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培育有很多特色水果种苗,这里的种植资源有上百种,为攀枝花水果产业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不止龙华村,位于攀枝花东区的阿署达村也靠水果脱贫富了起来。该村村干部王富仙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阿署达村芒果种植基地约12000余亩。仅靠芒果这一项,年入10万元以上的有300多户,被人称为“土豪村”。
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在攀枝花,业内有这样一句话:“每年种植芒果收入10-20万元的家庭比比皆是,有的农户年收入甚至超过100万元。”
经过50多年试验、栽培和发展,攀枝花芒果现已形成23个品种体系,成为中国“纬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最晚”的芒果主产区,出口10多个国家。2019年攀枝花芒果寄递量超过1800万件,排名四川第一。
↑攀枝花凯特芒果。
这些年,来自全球各地的热带水果也纷纷“落户”攀枝花。在盐边县金河村大面山,有种植了600余亩金菠萝的基地,目前采摘销售已基本结束;西印度醋栗,看似水晶小南瓜,在印尼、越南等地普遍种植,攀枝花2015年引进,两年后成功挂果;原产于美洲的释迦,攀枝花2010年引进,目前在阿署达村及米易龙华村等地都有成片基地种植……
↑大面山种植的金菠萝。
近年,牛油果在中国走红,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牛油果进口量为4.39万吨,较2011年的31.8吨进口量,7年增长超1000倍。
2018年起,攀枝花开始大力推进牛油果种植,相继在米易县、仁和区、东区分别栽种了1000亩,盐边县也栽种了1500亩。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项目发展规划,到2028年,攀西地区牛油果基地面积要发展到10万亩。
牛油果栽植三四年过后开始初挂果,再过几年,它有望成为攀枝花又一“明星水果”。
↑攀枝花出产的牛油果。
攀枝花裕民村村民老李家,种有5亩牛油果。他说,自己看好牛油果的前景,“我还是比较有信心,总要有人先行先试嘛。”
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摄影报道
编辑 彭疆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