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文化讲堂 | 别人家的体育课大PK
前不久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将游泳纳入中考的通知,再次将体育课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其实纵观这几年国家对中考与高考的改革,体育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政策的落地与执行需要时间,现实中体育课还是在各大主课的夹缝中求生存。
“
小编在体汇+运动进社区活动中,与各位家长接触时,大家也普遍表示,孩子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里,运动时间不够充足。
体育课很多时候被其他课程占据,并且对于体育课的内容,很多家长也表示并不是很了解。
体育课至今在我们的认知中只是一门辅助和休闲的课程。
”
但其实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体育课与我们眼中的语数外一样重要,体育成绩好的学生不管是在学校还是社会,都占据很大的优势。
为什么在我们眼里被忽视的体育,在国外就如此被重视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他们的体育课和我们的到底有什么区别?
· 美国 ·
以孩子体育好为荣
美国的体育课程从小学开始就异常丰富,到了大学后更是包罗万象。
除棒球、篮球、网球等常规项目外,学生们的其它兴趣爱好几乎都能得到满足:如果要养生,有冥想课;如果要塑形,有瑜伽课;如果爱交际,有舞蹈课;如果打算从军,有军事训练课;如果暑假要去亚马逊丛林探险,则有野外求生课。
此外,还有马术、美式足球、游泳、滑冰、击剑、拳击课等。
而且,体育授课具有弹性,总体上分为竞技体育教学、健身体育教学、社会实用教学和学科联系教学四种。
美国的体育课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在社区里,家长们带着孩子跑步、打棒球的场景随处可见,每个社区也都配备健身器材供大家免费使用。
如果学生能进入校队,对整个家庭而言都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家长会为此专门举行家庭聚会以庆祝。
上课时,老师不光传授体育技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强调高强度、高竞争,鼓励在激烈的对抗比赛中展露锋芒,创造校园体育明星。
· 日本 ·
从幼儿园开始耐寒训练
日本学生的体育课,根据各年级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课程内容。
以小学“体育”为例,体育教学主要要求小学生们通过适当的运动经验来理解健康与安全,并同时促进健康、提高体力,培养明快的生活态度。
出于这样的指导理念,日本小学的体育课,除了体操、跑步、跳远、跳高、倒立以及保护地垫上的跳跃、翻滚等身体活动之外,还有跳绳、足球、篮球、棒球、排球、跳山羊、单双杠、呼啦圈、独轮车、自行车等器械或球类运动。
此外,还按季节划分出不同的体育课内容。例如冬季的耐寒马拉松训练、夏季的游泳课等。
以冬季耐力跑为例,日本政府要求1~2年级学生要跑2000米,5~6年级学生要跑4000米。
日本孩子大都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冬季耐寒训练”,并全员参加“冬季持久走大会”。
每年年底进入冬季开始,日本小学的全体孩子,利用早晨到学校的时间或者是课余时间,都去操场上跑步训练耐力。
跑步时孩子们都必须换上白短袖和藏蓝短裤的“体操服”,甚至还赤脚。
在经过近一个冬天的训练之后,学校会组织一年一度的类似冬季马拉松的“冬季持久走大会”,凡按要求跑完马拉松全程的,都会获得学校颁发的“完走证书”。
· 法国 ·
考大学体育是主课
法国教育部规定,高中生考大学,体育是其中的一门主科,必须经过考试才能升入大学。
在高考的200分总分中,体育成绩以20分计入总分,占了10%。
而计算体育成绩的方法也十分讲究,通常以高中最后一个学年的平时成绩为主要依据,包括有体育课的成绩、竞赛的成绩和上体育课的出勤率等。
学校的体育考试项目分为田径、体操和游泳三大类,学生可以从中任选一类。
以游泳为例,小学的体育课上,就设置了游泳课内容,学校里有游泳池,学生在午休时可以游泳。
而且社区里也有游泳馆,对居民免费开放。每周三下午,小学和初中会关闭校内的小课堂,组织孩子们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孩子们有的在体育场馆里踢足球,打篮球;有的则走进博物馆。
根据规定,法国所有的体育场馆和博物馆一律在那一天对教师和18岁以下的青少年免费开放。
· 新加坡 ·
“荒岛求生”了解一下
新加坡的体育课程与中国内地相同,一般每周一节,每节一小时。最有特色的是,每位初三学生要参加一次“荒岛求生”的野外生存训练。
与国内只有一名体育老师上课的情况不同,在新加坡,每种不同的技巧都会有不同的老师指导授课。
新加坡的学校也有体能测试,其测试体系叫“NAPHA”,它由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座位体前曲、短程往返跑和引体向上这五项必选技巧类和耐力跑2400米组成。
针对不同年龄这一考试有着不同的标准。对16岁的女生而言,引体向上要在30秒内做到17个以上,才可以拿到A。而2400米耐力跑,需在16分钟内跑完。
整体来看,虽然大家的侧重点各有所不同,但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却是一样的。
其实,体育也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庭教育中的体育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这其中就包括体育项目。
体汇+体育进社区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们在体育课之外有更加便利的条件 接触体育,另一方面也是为家长和孩子搭建一个运动平台。
除了日常的运动进社区项目,每逢大型节假日我们还会举行形式多样化的亲子主题活动,增添社区运动氛围,养成家庭运动习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