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áng”字写法走红海外 网民:以为要画二维码
【侨报网综合讯】近日,一个曾经难倒一片中国人的字,在海外论坛上火了。你会读吗?
《中国日报》微信公号9日报道,它读作biáng。说到陕西美食“biáng biáng面”,估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其中“biáng”的正确写法就是这个字。
报道指出,看到这个字不认识很正常,因为它不仅发音独一无二,而且笔画交叠复杂,字典一般不收录。就是这样一个让中国人都感到极难的字,最近突然在海外论坛网站Reddit上火了。
起因是有人发了一条视频,写字的人从“宀”(宝盖头)开始写,花了近1分钟才把这个字写完。
视频一出,评论区炸锅了,纷纷“围着”它挠头,称它是“世界上最难的字”。有人说:“兄弟们,这是画了一个庙啊,从屋顶到墙到地基,然后说这是个字”“我以为他要画一个二维码”……甚至有人崩溃地表示:“如果出生在中国,那我肯定是一个文盲。”
接着,海外网民们又讨论到了这个字的起源……“这个汉字读作biáng,是一种中国的面条。”“这是西安的一种特色面食,大多数中国人也不知道怎么写这个字”,还有网民逗趣说:“写出这个字比吃掉(这碗)面花的时间还长!”
报道提到,传说biáng这个字,是秦川无名秀才所创造,但究竟出现于何年何月,无从知晓。现在只用于陕西美食“biáng biáng面”这一种场景。
微博网民分享的“biáng biáng”面。(图片来源:微博“shally1985”)
新加坡《联合早报》曾于一篇美食专栏中提到,以“biáng biáng”为名,是在模拟声音。厨师制作面条时,要压、擀、拉、摔:先用手掌压开面剂子,再以擀棒擀开,然后两手拉开仅仅一面条,再往案板上摔开。摔击案板时发出biáng biáng的声响,表示面条已达到所需要的光滑厚阔程度,可以下锅汆烫了。面条烫熟后入碗,覆压在垫底的青菜之上,加入肉末炸酱与番茄炒蛋,上桌前来个“油泼辣子”画龙点睛:置一汤匙葱蒜辣椒粉,再把一勺热油泼上去,“滋”的一声响,油润红亮之际,香辣味迸然尽出。
BBC旅游频道曾在2021年4月在其网站发表过一篇《西安美食:一种名字写不出来的中式面食》的文章,描写biáng biáng面。报道解读说,面的名字是受面团不断拍击案板时发出的声音启发而来。biáng字包含“丝”“马”“长”字等元素,体现出西安作为古代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地位、人们对当时主要交通工具马的敬意以及面条在长度上的特点。报道说,笔画繁多的“biang”字虽不是正式汉字,但这款外形和风味都独具特色的面条已“风靡世界”。
报道说,过去几百年里,biáng biáng面在中国不过是一道不起眼的地方食品。近年来,社交媒体对biáng字产生兴趣,也让这款美食变得广为人知。
报道采访了几名在纽约和伦敦开设陕西风味餐厅的老板。他们最初的想法可能比较简单,只是想用家乡美食抚慰自己的思乡情。在此过程中,凉皮、肉夹馍和biáng biáng面等陕西风味美食被越来越多人品尝,让国际食客对中国食物“有了越来越细致的了解”,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中国烹饪的地区差异”。海外民众对中国食物的认识已不只是停留在诸如粤菜点心、上海小笼汤包和火辣川菜这些“老牌”美食上。(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