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新加坡放宽PR、公民政策

今年年初,新加坡的移民政策就有放宽的倾向。2019年3月,在南大对话学生的论坛上,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公开表示:随着劳动人口减少,国家需要更多人力。新加坡会朝着人口白皮书690万人口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进,引进更多移民。

毕竟,持续下降的生育率(2018年又创新低达到1.14%)和加速的老龄化,已经威胁到新加坡的国际地位。新加坡现有人口560多万,离690万的目标,还差著100多万呢!

加速引进,从去年就悄悄开始了。2018年,更多的人拿到了新加坡身份!

去年,新加坡公民批准人数变化不大,而获得永久居民权(PR身份)的人数,却从前几年的每年2.9万左右,一举跨越到了大约3万2700人。

批准小高潮,没跑了!

今年,虽然具体数据还没出来,凭著对身边人批准率的敏锐判断,我们已经体会到,PR批准的高潮在持续扩张,连公民批准起来都容易多了!

有这样一位客户,跟我们分享了自己在新加坡十几年,先后4次申请PR被拒,终于一家三口拿到PR批准信的经历……

“我是19岁高中毕业来新加坡留学的,来到新加坡以后并没有像中介说的那般轻松就考上国大、南大那样的顶级名校。

虽然只是读了个私立大学,但是因为选择的专业自己喜欢,加上我毕业的时候新加坡的就业形势并没有那么严峻,所以从留学到拿SP工作准证工作一切都很顺利。

刚工作一年我就遇到了我老公,他是做IT行业的,薪水是我的两三倍,拿着EP准证在新加坡一家公司工作……恋爱没谈两年我们就顺理成章结婚了,因为我婚后怀孕就辞掉了工作,SP准证也被割掉,就换成了DP家属准证。

孩子刚出生,我们沉浸在初为父母的喜悦之中,我们也意识到,是时候该申请PR了,有了PR我们才能有机会买组屋,才能在这里安家立业!

第一次申请PR,我们想像的非常美好,毕竟我老公的收入不算少,我又在新加坡上学和工作,可以说融入新加坡社会,何况我们还生了儿子!但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我们怀着期待和忐忑的心情等待了半年之后,我们查到的是被拒的消息!

当时我们分析了各种原因,最后总结为,我不能再在家带孩子了,要出去找份工作。

在家带了两年孩子的我,又重回了职场,一方面适应着职场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一方面因为我们不是PR更不是公民,不能给父母办长期准证,所以要让父母来帮忙照顾孩子,他们只能两三个月就回国,这么来回折腾……

我们更意识到申请PR的迫切性,于是第二次递交了申请资料,没想到的是,这次被拒的更快,4个月就查到被拒了!

第三次、第四次的申请,我们的条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拒绝也似乎成了常态。

第五次申请之前,我终于成功跳槽,薪水比之前高了一些。老公也拿到了一个本地研究生文凭,职位提高了……经过漫长的等待,耗时9个月,从2018年9月到2019年6月,我们终于拿到了PR!

来新加坡十几年,前后申请5次,被拒4次,人到中年,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PR,跟我们情况相似的,大家千万别放弃!!!”

还有,记得提升自己!

我等了4个月就拿到了PR!

来新加坡不到一年,申请PR,4个月就拿到批准信,这位“大神”到底有什么高招?

“为了爱情,我选择赌一把!

2018年上半年我辞掉工作来到新加坡,跟老公(当时的男朋友)预约了9月份在新加坡注册结婚。一方面准备结婚事宜,一方面在新加坡找工作。当我拿到LTVP的时候,我已经找到了一份适合我的工作!

跟老公两个人挤在一个租来的单间,我做梦都想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家!自强的我们又不想依靠父母,那么如果我拿到PR,我和老公一个公民,一个PR,我们就能申请政府新组屋了!经济压力也会小很多……

于是2019年春节前我就递交了PR的申请,本来还在担心,结婚时间太短会被拒,没想到6月17日,我们在网上一查,我的PR竟然批了……

当然,我知道我的PR拿的这么顺利,是因为有老公的担保,他19岁高中毕业后来新加坡留学,毕业于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然后进入职场,继续读NTU的本科,现在是NTU的硕士在读,两年前已经拿到了新加坡公民。

和我一样的小伙伴们,不要纠结,赶紧申请吧!说不定你也跟我一样幸运!”

友情提示:最好先工作哟!毕竟,即使是夫妻担保申请身份,自身的经济能力和融入新加坡社会的程度也是要被考量的!

其实,能顺利拿PR的“成功因素”,新加坡人力部部长杨莉明早就帮我们总结过了。

她表示,以下几方面内容是新加坡政府对移民审核的主要依据:

申请者的年龄

家庭背景

融入新加坡的程度

对新加坡经济的贡献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港“不进则退”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吃鸡哪家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