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为了这口清凉美食,我才不要在大夏天出门
骄阳似火、夏日炎炎,当暑气不容分说地来袭,如何降温解暑就成了生活中重要的议题。不过这件事落实到饮食层面,可真难不倒善于就地取材和乐于施展厨艺的人们,放眼国内外,不同地域的人们交上了各自的答卷。
01
来点颜色
清爽的绿、静心的白、剔透的澄明、深沉的黑……缤纷的颜色总是最能吸引眼球,毕竟赏心悦目本身就有去躁的功能。
煎蕊是马来西亚和印尼街头的一道人气美食,它既不用煎的做法,也和花蕊没有关系。煎蕊其实是一碗米粉,一碗放在冰沙中的,以红豆等辅料为点缀的绿色的米粉。
煎蕊
绿色来自于植物板兰香叶子的汁水,这可是一种天然的染色剂。除了煎蕊,还能以它为原料制作斑斓糕。
斑斓椰汁糕
仙草粿是一款祛暑食品。仙草粿又称烧仙草,它的卖相比龟苓膏还黑,用料也和龟苓膏很不同。
将仙草洗净晒干,放至大锅中加入适量碱水熬制数小时,滤汁去渣,剩下深色的液体,然后加入淀粉煮沸搅拌,放凉后自然凝结,仙草粿就做好了。成品仙草粿的黏性很强,常见推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叫卖的阿伯们用力将草粿舀起,分割成数块,再撒上糖粉调味,分外诱人。
街头卖的仙草粿
02
辅料多多
光用颜值打开局面还不够,唯有丰富的辅料才能满足那些挑剔的舌头。
泡鲁达同样流行于东南亚,同样以椰奶冰沙打底,但还会加入奶油面包干、西米、椰丝和炼乳。金黄的面包干微焦,泡入冰爽浓郁的椰奶冰沙中,再撒上椰丝,集酥、脆、香、甜、软于一体,口感丰富,色泽诱人,让人光是想想就垂涎。
泡鲁达
么么喳喳(buburchacha)又叫做摩摩喳喳,是一种带有南洋风味的甜汤。“喳喳”来自马来语,意思是“一颗颗、一粒粒”,顾名思义,么么喳喳其实是一款“杂捞”。西米、亚达子提供Q弹的口感,菠萝、木瓜、芒果贡献水果的芳香,芋头、红豆绵润,椰浆香滑,一道么么喳喳,为夏日解暑开出了复合“处方”。
么么喳喳
相比之下,流行于广东、广西、海南的清补凉采用的食材则更本土化一些。甭管是豆类的绿豆、红豆,还是谷物类的薏米、西米,又或者是百合、红枣、南北杏、芡实、麦冬、淮山,都可以用作清补凉的原料。
清补凉
如果再加入各色水果,就是甜品清补凉;如果加入鸡肉或者猪腱肉,就又成了咸口的清补凉老火汤。总之,谁也说不清清补凉究竟有多少种,谁也找不出究竟哪一家才是独一无二的“第一家”,不同地区根据不同人群,常有其特色配料。好家伙,清补凉简直是夏天的“乱炖”啊!
椰奶芋圆清补凉
刨冰用料也很丰富。刨,其实是一种制作方式。它介于冰沙的细腻和碎冰的粗粝之间,口感集二者之长,又没有它们的缺点,可谓是巧妙的调和。小时候听歌里唱:“红豆、大红豆,芋头、大芋头……”并没有多想,去了台湾才知道,这不就是刨冰的原材料嘛!除了这两样之外,任何你能想得到的食材都可以往刨冰里加,可能每一碗的用料都不一样,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芒果红豆冰沙
03
解暑更解饥
新加坡的面包夹冰淇淋很有名。将冰淇淋从冰柜取出后,连着纸壳一起切下,切完后再撕掉包装,直接夹进切片面包里。冰淇淋多是薄荷巧克力味,又清新又爽口,看似是奇怪的搭配,吃起来却很过瘾。
面包夹冰淇淋
四川的凉糕主要用糯米、大米、籼米,石灰水、碱水制作而成。湖北的凉虾则取材更广泛些,家常的大米之外,还可加入黑米或玉米,制成彩色的凉虾。最后统一以红糖水调味,与粮食的香味相得益彰。
凉虾
还有吉林延边的凉豆面,第一次吃简直想要惊呼:此面只应天上有。豆汤打底,配上荞麦面冷面,豆子的香气缠绕根根面条,又冰爽,又好吃。谁说天气太热胃口不好了,如果是凉豆面,吃完一碗总要冲着后厨大喊一声:“再来一碗”!
凉豆面
04
少不了喝的
可乐、绿茶、气泡水,这些饮品虽然通行全国,但是千杯一面。相比起独具特色的地域美食,总还是少了些迷人的独特气质。
甘肃的杏皮水也叫杏皮茶,它以当地特产李广杏熬制而成,口味酸甜,与北京的酸梅汤有异曲同工之妙。
杏皮茶
甜醅子广泛流行于西北地区,将燕麦或青稞脱皮洗净,适度蒸煮后拌入酒曲,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喝了。甜醅子口味微甜,沁着淡淡酒香,看似平凡,却让家常的餐桌熠熠闪光。
甜醅子
呼市的稀果羹似乎更小众一些。将柿饼、杏干、黑枣洗净,在水中浸泡一整天。待彻底泡软后,捣成泥状,再加入冰糖、玫瑰酱、山楂等充分搅拌,冷藏后食用。由于制作起来很麻烦,利润又很薄,现在能喝到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稀果羹日渐成为了一款惹人怀念的夏日记忆。
同样越来越少有人喝的饮品还有西北的浆水和腌渍水果的酸汁,它们虽然普通,却是匮乏年代的生活智慧。它们明明那么平凡,看起来却又那么不凡。
浆水粉鱼
一路走,一路馋,看不尽,说不完……夏日炎炎,太阳这么大,还在骗我出门的,就只有这些人间风味了!
夏天你最爱吃什么解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