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 星期五

一个门外汉,靠着一个个面团,两年里带着全村人发了财!

要说起面食,最出名的要数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等,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是你有没有见过如此细如发丝的面线呢?

这是一种拥有700多年历史的福建传统小吃。在福建当地被称作吃“古早味”,做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炒面线、煮面线、拌面线,最值得一提的是味道鲜香吃过难忘的面线糊。

一个门外汉,靠着一个个面团,两年里带着全村人发了财!

由于这里是侨乡的缘故,在普通小吃的基础上,还附加了一种思乡之情,被华侨带往东南亚各地。

福建的蓬壶镇是一个以面线手艺出名的镇子,尤其以美中村为代表。这里有着三十多户富有经验的面线师傅。在他们的手中,普通的面团能变化出千万根细如银丝的面线。

一个门外汉,靠着一个个面团,两年里带着全村人发了财!

福建面线带头人林培伟,说起这个人,很有意思。在2015年前,他还是个完全不懂面线的外行。仅仅经过了两年时间,他却把手工作坊的传统面线手艺打造成了一个年过3000万元销售额的赚钱的买卖。这两年,都发生了什么呢?

一个门外汉,靠着一个个面团,两年里带着全村人发了财!

以前的林培伟是个煤矿矿工,后来当上了矿长。2015年,林培伟看到在福建的多数地方流行着一种叫做面线的手工面条。而这种面线正是以自己老家美中村为代表生产出来的。在厦门泉州等地,一斤面线可以卖到6元钱,而美中村只需要3.5元。中间有近一半的利润可赚。林培伟觉得这是个好的致富机会。

一个门外汉,靠着一个个面团,两年里带着全村人发了财!

但是愿望是好的,实际情况却有点打脸。他一回村就把收购价格提高到了4.5元,但是却收不上来一斤面线。不论他如何死磨硬泡,就是没有人愿意把面线的销售权交出去。

一个门外汉,靠着一个个面团,两年里带着全村人发了财!

原来,老面线师傅们觉得林培伟太年轻,太理想化,最重要的是怕林培伟只是干一票,干完就走了,干不长远。如果这样的话,不仅现在的客户保不住,以后的面线也没得卖了。

一个门外汉,靠着一个个面团,两年里带着全村人发了财!

几个月下来,林培伟渐渐在众人的眼中消失了。消失后的林培伟其实也没闲着,他找了个地方开始自己练起了面线手艺。他想单干?没有。三个月后,他又再次回到了美中村。一回村,他就找到了面线的带头师傅。这次他没说收货的事,而是展示起了面线的手艺。看着几个月不见的林培伟居然从门外汉变成了一位面线行家。大伙逐渐从心眼里接受了他。

一个门外汉,靠着一个个面团,两年里带着全村人发了财!

林培伟拿出了以前积攒的50万元,用现买现结的方式邀请了5家面线师傅一起成立了合作社。紧接着,林培伟用手中的产品跑通了泉州和厦门的超市及餐饮门店,靠着稳定的货源及可靠的品质,仅 2015年就卖出了近1000万元的面线。

一个门外汉,靠着一个个面团,两年里带着全村人发了财!

合作社的成功,使得更多的面线师傅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在2015年底,合作社的面线师傅就有了30多户的规模。

一个门外汉,靠着一个个面团,两年里带着全村人发了财!

2016年春节还没到,一个大单就来了。泉州的一个面线糊店要求半个月内制作出5万斤的最细的面线。

一个门外汉,靠着一个个面团,两年里带着全村人发了财!

全体师傅加班赶制,但是却在临近出货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制作面线全凭手感。每个师傅的手感不同,所以制作出的面线粗细也有不同。但是同一批货交货时候不能有粗有细啊,这可急坏了林培伟。

一个门外汉,靠着一个个面团,两年里带着全村人发了财!

最后关头,林培伟请了几位手艺好的老师傅连夜赶工,赶制了一批符合要求的极细的面线。虽然按时交了货,但是一件难题也摆上了案头:如何让手工面线生产标准化。

一个门外汉,靠着一个个面团,两年里带着全村人发了财!

2016年,林培伟投资了200多万将合作社升级为公司。建立起了一整套面线的生产线流程。

一个门外汉,靠着一个个面团,两年里带着全村人发了财!

给每一位师傅分配一个岗位,十八道工序分别由每道工序最在行的师傅坐镇,并且只负责这一道工序。由此最大程度上解决面线粗细不均的情况。

一个门外汉,靠着一个个面团,两年里带着全村人发了财!

今年,他又投资400多万,建立了一条面线烘干流水线,从而解决了雨季不能做面线的情况,从而保证了全年都能开工供货。

一个门外汉,靠着一个个面团,两年里带着全村人发了财!

并且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为面线制作了不同口味供客户选择。最贵的一种,每斤能卖到30元,这可比从前3.5元每斤翻了不止一倍。

2017年,公司拿到了出口食品的认证,从而面线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了。

一个门外汉,靠着一个个面团,两年里带着全村人发了财!

从2015年成立合作社开始至今,靠着这细如发丝的面线,林培伟的销售额达到了3000多万元。现在仅公司一位师傅的月工资,就相当于以前作坊时代一年的收入。收入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者纷纷返乡,重操旧业。

上一篇新闻

去新加坡错过哪些美食摊你会后悔?

下一篇新闻

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新加坡,竟有这么多美食可以2块钱吃到饱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