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 星期二

离家海外 困惑的归属感

离乡背井久了的人总有这样的困惑:要不要回国?回国后不能适应新环境怎么办?如果对家乡的那份归宿感变了,难以适从怎么办?

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源于发现身边很多人都面临这样的两难:不十分喜欢目前所居住的国家,却又不肯回归自己的祖国。

(留下还是回去?)

这里面所提到的很多人,不仅仅指中国人,更不仅仅指在新加坡生活的中国人,也包括来自世界各地,因为学习、工作举家搬迁到其它国家生活的人。

 

和大家分享几位离家在外的朋友,回到家乡以后所感受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冲突,看看为什么离开的人“不愿意”回去。

美国人老何(姓“何”是因为他认为何处都是家)

老何自大学时代便在北京留学,后来分别在上海、泰国、马来西亚工作。转眼十几年过去,他又在新加坡工作了三年,并且未来两年也会继续留在新加坡。

老何说,他对以后是否会回到美国感到不确定,离家十几年,他觉得自己逐渐被家乡的朋友和亲人认为成“一个从外国来的异类”。他的美国发小对他想要分享的海外生活见闻并不感兴趣,他的家人对他可以周游世界,四海为家的生活状态感到不理解。

老何的大儿子在上海出生,分别在上海、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住过2-3年。小家伙说自己是“世界人”!二女儿刚刚两岁,老何说,或许在新加坡继续居住两年或更久以后,女儿会觉得自己是新加坡人,或者是在新加坡的美国人。

同样,老何对自己的家乡也已感到越来越陌生,他曾经在几年前尝试回到美国,但是他发现很多新的单词,口音他并不会读,连自己的口音也与家乡人有了区别。自己被当作一个回归的“新面孔”来看待。

(回到家乡,周围的亲朋怎样看待你?)

 

加拿大华裔宋先生

在加拿大生活了将近十年后,宋先生决定回到故乡北京。和前面两位不同,首先让他感到不习惯的是饮食:

在加拿大,自己明明可以把牛奶从冰箱里取出来直接饮用,在北京,如果喝了冰箱里的冷牛奶,自己一定会在一小时内拉肚子。

在加拿大,自己的胃习惯了蔬菜沙拉,三明治,回到北京的前半年,朋友聚会让宋先生吃到了最正宗的“水煮鱼”、“馋嘴蛙”还有“小龙虾”,问题是,每每尝试,所有用餐的朋友只有他自己会闹肚子。

在加拿大,大家都喜欢户外运动,跑步快走是宋先生很经常的运动,在北京,提到跑步,所有人都会推荐高大上的健身房。

离开十年,宋先生不知道这十年间中国的娱乐文化,不了解明星网红,更不知道奇奇怪怪的网络用语。哥们儿还是哥们儿,只是少了点谈资罢了。当然苏先生也会讲讲在加拿大的经历,但是感觉朋友们听着有点曲高和寡。

刚回国时有一次,宋先生和哥们一起喝啤酒。宋先生对服务业说:“您好,麻烦您帮我再拿一瓶啤酒吧,谢谢。”说完,所有人都乐坏了,他自己莫名其妙,一边的哥们示范着举起手里的酒瓶,同样冲服务员说:“受累,再来一瓶儿!”

关于衣锦还乡

不可否认,久居国外,重回家乡,必定会受到强烈的文化冲击,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要重新适应。美国人尚且如此,更何况高速发展的中国?除了这些客观因素外,主观因素也重要。

比如通常意义上,留在家乡的人会觉得出国的人生活必然比自己好。中国人尤其讲究“衣锦还乡”,如果没有达到衣锦还乡的水平,谁好意思回家呢?

在新加坡的A女士说,自己回南京老家住在父母家的时候,遇到几位老邻居,张嘴就问她什么时候给父母买个别墅呀,是不是挣大钱了等等,让她觉得哭笑不得。

这话有两层含义:

1、你出国挣大钱了还不回来买别墅?

2、你出国也没挣到大钱还是买不了别墅呀!

中国文化有退而求其次的境界,却更强调拔得头筹的结果。“次”这个字衍生出残次品,次要这样的词语,似乎对“求其次”的理解有了褒贬上微妙的影响。

退而求其次,走出去都是见大世面的,混不下去了才回来,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观念,带给被判断者难以挣脱的自我暗示。

大家都应该听过,某某某移民哪哪哪了,买房买车过得如何如何;某某某从哪哪哪回国了,好像找的工作也无非一个月那么点钱罢了。

人心深处的审视对比,恰恰给自己造就了要么衣锦还乡要么退而求其次的认知。殊不知,人生最大的不易不是拔得头筹,正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想想很多被中介欺骗的劳工,再苦再难都不敢回乡,很大原因是无法面对自己的家人乡邻,还不起四处借来的外债,作为弱势群体,对他们来说,这样的认知远远超越了其本应承受的界限。

受困的身躯,背着精神的枷锁,走到哪里都更加难以找到自我,更何况是家。

关于贴标签

你是一个在国外生活的人——你周围的人会给你贴标签。

在国外,你是一个外国人——你周围的人会给你贴标签。

(被贴标签的感觉)

这些标签,有时候是善意的,有时候是嫉妒的,有时候还参加着羡慕和一点点不甘心。

这一点绝不仅仅在中国存在,相信世界各地都有同样的情况,是人心深处那一点不能否认的阴暗。

出国离家的人,要面对的是来自双向的标签,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去留都不是滋味了。

正像老何说的,自己的美国朋友对自己在海外的经历显得并不很感兴趣,因为他们或多或少会觉得,这是一种炫耀,虽然他只是在分享。多数人都希望停留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内,增强存在感和安全感,当他打破这个范围时,标签就产生了。而在新加坡,2米以上的身高,黄头发蓝眼睛的老何,将永远是一个“洋人”。

新加坡或许是除中国外最合适中国人生活的国家

我在新加坡生活五年后,发觉自己确实变化了很多。

不久前我带着孩子回北京,竟然会因为晚上九点半在北京二环西直门桥附近等待了一个小时却打不到出租车而拨打110投诉——警察叔叔很礼貌的给了我一个叫出租车公司的电话,但还是打不到车。

就餐的时候我会因为餐厅提供食物与菜单照片相差太远而投诉,投诉结果是对方表示“伺候”不了我这样的顾客。

带孩子在儿童乐园玩的时候也会因为卫生防范不佳提出意见。

我的先生说,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新加坡住久了。

新加坡恐怕是世界上除中国以外华人最易融入的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洋人在亚洲国家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在亚洲,他们未必能获得归属感,但优越感却相当程度的弥补了这一空缺。

而亚洲人在西方国家却难以找到认同感或归属感。一个普通中国人在欧美国家,很难获得中高层管理者的职位,但在新加坡机会则相对高很多。

尽管很多人表示并不喜欢新加坡,但是对比回国所产生的文化及生活差异,加上这里良好的治安,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子女教育等等因素,更多的人还是选则留下来生活。

回去或留下,矛盾纠结中找到自己的家 

虽然在新国家里取得认同感比回到家乡更具有挑战(这恐怕是很多人表示不喜欢自己居住的外国的主要原因),但在一个环境里长期生活后,形成习惯,有了适应感,多数人潜意识中会自动优先选择保持现状。更何况走出去的人已经有了更现代更国际化的眼光,多数也有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纠结往往发生在要放弃已形成的习惯,选择一个未知的状态前,因此,走出去了,决定回来,不容易(就像当初选择走出去也不简单一样)。

另一方面有点像长大的孩子,当你有了自己的家庭,成熟的视角后再度回到父母身边,会发现自己竟然和从小一起生活的父母存在这么大的分歧和差异!

原生家庭就像祖国,你对她拥有无法割舍的情感,但当你有了自己的眼界和价值观的时候,又必然和她产生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冲突。

心在何处,家人在哪里,那就是家

至于归属感和家的定义,想分享一对来自欧洲的朋友的故事。

他们的两个孩子出生在土耳其,孩子们两岁以后搬家到新加坡,后来辗转去了很多国家不同城市。夫妻俩对孩子们会认为自己是哪个国家的人这个问题感到焦虑,他们特意安排孩子们返回土耳其,想告诉他出生地的故事。但他们的孩子喜欢土耳其却对自己的出生地这个事件并不感冒!

孩子们很少向别人介绍自己护照所属的国籍,有时候他们会介绍自己的父母是哪个国家的人,至于他们自己从哪里来,通常他们会说搬家前所居住的地方。他们不去深究自己到底是哪里人,他们的家在哪里,如果一定要回答,他们会说:“我们大家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呀。”

 

(风里)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麦当劳vs肯德基宫斗大戏,谁能活到大结局?

下一篇新闻

刚刚全新加坡都看到满天其科幻彩霞,天有异象…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