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行动党会为民选总统付出政治代价吗?

今天中午,前国会议长哈莉玛终于走完程序,成为我国第一位女总统。喜欢不喜欢都好,这个结果人们老早就料到,没什么好多谈的了,媒体还一窝蜂地去做直播,真有点搞笑。倒是,总理公署部长陈振声提的“代价论”才让人越嚼越有味。

陈振声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政策研究所举办的保留总统选举论坛上称:“李总理说,我们可能会因为启动保留选举而付出政治代价,没有特定种族当总统所引发的问题可能不会马上浮现,但万一问题二三十年后出现,新一代的领导人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政治)空间来制定应对机制?一个政治领导人必须预先察觉将来可出现的议题并适时制定机制。”

陈振声让与会者表决,有关总统选举制的辩论和推出“保留选举”,是否意味着政府必须因此付出一定代价,结果大部分与会者举手表示同意。他接着说,世界上多数从政者都会要保全政治筹码,但李显龙总理的这一席话,让他深深体会到政客和政治领导人之间的不同。

论坛是在9月11日当局公布哈莉玛是唯一合格候选人之前举行的,陈振声等部长在论坛的发言,被视为预先透露这次没有选举的结果。从网上的反应看,人民行动党政府似乎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民众对没能投票、候选人的种族身份争议,保留选举削弱“唯才是举”原则且强化族群隔离意识等现象,激烈抨击政府操作手法恶劣,没有对保留选举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深思熟虑。很多人因此表示,将把对当局不顾民意的傲慢的不满,在两年后的全国大选发泄出来,教训行动党。

沈泽玮9月11日的《哈莉玛不战而胜 执政党将为总统选举“保留制”付出什么代价?》一文,也如同论坛现场的与会者一样,相信行动党将为此付出政治代价。但这个结论恐怕还需要再斟酌一下。

没错,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一片谩骂声,而且不乏要在大选给行动党教训的恐吓。沈泽玮的结论,相信是受到了这些铺天盖地的声量的影响。只是,有没有人走出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去了解民情?

首先,很多新加坡人根本就不关心本次的保留选举。毋庸讳言,当总统保留给马来族群后,很多华人基本上已经switch off了,因为觉得事不关己。除了那些有空上网谩骂政府的年轻人,以及有时间和闲情出席论坛的知识精英阶层,老实说,有事业、有家庭、有孩子的一般成年人,生活里需要关心和分心的事情太多了。这反而证明保留选举的必要性,因为这种事不关己的态度,恰好透露了种族是不可回避的因素。

其次,从独立至今,新加坡选民其实表现了高度的狡黠性格。当然,在李光耀时代的政治高压氛围,莫名的恐惧心理也是让很多人不敢乱投票的原因,但是基本上新加坡人对于利用手中的一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是非常世故的。1970年代和80年代初,经济高速起飞,生活蒸蒸日上,选民没有理由同自己的利益过不去,把善于治理的行动党换掉。选民用选票教训行动党,最显著的例子是在1984年的大选,行动党的得票率一举跌落了12.9个百分点,原因是政府要把公积金的提取年龄,从原本的55岁提高到60岁。这还是在李光耀当总理的时代,可见一旦涉及切身利益,新加坡人可以是“奋不顾身”的。2011年的所谓“分水岭”大选,也是因为此前对外来移民鸠占鹊巢的不满、房价腾涨、地铁失灵等切身问题导致。“保留选举”这类“非面包与牛油”的课题,则完全不会有类似的效果。

再次,2011年工人党秘书长刘程强孤注一掷,离开后港挑战阿裕尼的历史条件不可复制。除非再出现地铁大瘫痪之类的重大民怨,每一个选区的选民都不希望自己的组屋价值停滞。他们或许会出席反对党的群众大会摇旗呐喊,真正进入投票站时,相信还是不会同自己的切身利益过不去。

最后,在智能手机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和热情真的只有五分钟。新闻事件那么多,八卦那么精彩,怎么可能会持续把对“保留总统”的不满保留到两年后的全国大选?两周后恐怕绝大部分的人都会把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所以,陈振声在论坛的“哀兵牌”,其实不必当真。他的说法,一来不无给总理加分的用意(政客和政治领导人之间的不同),二来也展现行动党回归李光耀时代“果敢做出选民不高兴的正确决策”传统的坚定意志,有助于凝聚基本盘的士气。

“付出政治代价”?言重了。

上一篇新闻

总统选举“保留制”能否促进种族和谐?看看外国媒体怎么报

下一篇新闻

不懂新加坡国情 新移民女商人被当庭收监喊想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