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曾想放弃做音乐 蔡健雅回首过去 唱了25年

蔡健雅。

第33届台湾金曲奖,蔡健雅以“Depart”专辑夺下最佳华语女歌手,不仅创下共拥四座歌后奖座的纪录,还夺下最佳演唱录音专辑、最佳华语专辑和年度专辑,风头无两。

她在台上说,曾经想放弃做音乐,是她的第一座金曲奖奖座挽留了她,结果就唱了25年。

出道以来歌曲深受欢迎,才华备受肯定,为何她曾想放弃?原来,我们外界看到的,只是她表面的风光,却不知在这背后,她遇到许多打击。

25年音乐路上的几个关键历程,听蔡健雅娓娓道出。

曾想放弃做音乐 蔡健雅回首过去 唱了25年

从证明自己,到找到自己,蔡健雅形容自己25年的音乐旅程‘好精彩哦’。(环球音乐中国提供)

一把吉他开启音乐路

“Depart”专辑是疫情期间,蔡健雅挑战自己在家中只用一把吉他写歌,没想到写出这么漂亮的成绩单,她说:“以奖项而言,这是我事业的一个高峰,我受宠若惊。”

一把吉他,为她带来如此大的荣耀;一把吉他,也正是她音乐创作之路的开始。

出道前在酒吧驻唱,有一次想改编美国创作歌手Tori Amos一首歌,却被一名乐手呛“你不懂音乐,闭嘴”。这句话刺激她去买一把吉他学习,要证明自己也懂音乐。

回首这段经历,蔡健雅没有动气,一派淡然。“在音乐和人生走了一段路,回头看过去,再看现在的自己,会问:是什么让我走到现在?后来发现让我们想做更好的自己的,都是那些刺激我们的人和事,我学会抱着感恩的心态面对。你骂我,侮辱我,我很生气,但我也有骨气,要证明我不是不懂音乐的女生,我有很多想法,只是不知道怎么沟通。那是挺关键的一个事件,但我现在讲起也没有带着恨意。”

曾想放弃做音乐 蔡健雅回首过去 唱了25年

蔡健雅2006年以《双栖动物》专辑,第一次赢得台湾金曲奖最佳华语女歌手。(互联网)

第一座奖项是转捩点

以创作歌手出道,头几张专辑自己包办大部分的曲,也写了几首词,直到2005年《双栖动物》,公司跟她说,你不如尝试唱其他人的作品,唱一些脍炙人口的歌。结果主打歌不是她的创作,还有人跟她说,没人要你了,让她深受打击。“我质疑身为创作歌手,是否我的创作不被重视了?那个阶段的我处在最低谷,做完专辑之后,我想放弃做音乐,就去了印度沉淀自己。”

就在想放手的时候,蔡健雅凭《双栖动物》专辑第一次得到台湾金曲奖最佳华语女歌手,她说:“很drama,那个奖就像有人伸出手跟我说,你先不要走。”

刚好那时候她和公司的合约结束了,于是她决定将自己归零,重新出发。带着一个行李箱和一把吉他,她搬到了台北。

她说:“那也是一个关键点,就是do or die(破釜沉舟)。”她很幸运碰到亚神音乐,公司放手让她做喜欢的音乐,还让她担任制作人。“其实我当时是惊慌的,我会写歌但不会制作。我不敢承认,就厚著脸皮说好!摸索好久,不会就问人,还买了器材,在家里的录音室摸出一张专辑。”

这张“Goodbye & Hello”专辑,她包办所有的曲,也写了大部分的词,她说是赌一把,要证明自己。隔年,她凭专辑在金曲奖二度获得最佳华语女歌手,还夺下最佳专辑制作人。

曾想放弃做音乐 蔡健雅回首过去 唱了25年

从证明自己,到找到自己,蔡健雅形容自己25年的音乐旅程‘好精彩哦’。(环球音乐中国提供)

身体出状况信心大跌

原本被摧毁的自信,开始一点一点地重新拾起,却在2011年制作《说到爱》专辑时再次瓦解。“我的身体出现状况,胸闷,没办法呼吸,还有严重的抑郁症,后来渐渐恶化,影响我说话和唱歌。一个歌手无法好好唱歌,这让我失去自信,我是不是完蛋了?加上父亲过世,我突然掉入一个黑洞。”

她在做一张关于爱的专辑,却发现根本不爱自己,录制专辑的过程十分煎熬。雪上加霜的是,在录歌曲《不知所以然》时唱到最后一句,麦克风突然坏了,而那支麦克风在台湾找不到,让她烦恼是否得重新唱一遍。“我当场崩溃,打给唱片公司说,我不唱了!然后就去了法国。”她在法国时收到好消息,台湾一名音响师有配件可以修复麦克风。

专辑终于完成,还为她赢得第三座金曲奖最佳华语女歌手奖。她想起之前很烦躁,为何专辑遇到这么多阻碍?“得奖的时候,又是一个信号,要我冷静。”

对比她现在的坦然自若,很难想像她曾经历这些低潮与挣扎,但若没有这些挫折,或许不会有现在的她。

买回三张英语专辑版权

蔡健雅是英语歌手出道,1997年发行首张英语专辑“Bored”,并因此获得台湾唱片公司的青睐,得到一纸华语唱片合约。她之后陆续发了“Luck”和“Jupiter”两张英语专辑。最近她买回这三张专辑的母带版权,并在数码平台上架。

这三张专辑也是她音乐路上重要的历程。“它们是我的开始,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挺念旧的,希望一直记得造就今天的我的人和事。想买回版权的冲动是在疫情的时候,想把所有珍贵的回忆好好珍藏。这三张专辑都在实体年代发行,没有买CD的人就听不到,我们现在在数码年代,我希望喜欢我音乐的人可以听到我的开始。”

回首20、30、40岁

刚开始唱歌时,是个20出头的小妮子,如今已是47岁的熟女;20、30、40岁的蔡健雅,在音乐路上如何成长?

她形容20岁的自己是一块海绵。“一直在吸收,但还不知道我是谁。出道的时候没有太多自信,没想过会创作、会发专辑,没有准备怎么当歌手,看着电视上的偶像明星怎么呈现自己,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喜欢写歌。”

30岁的她,搬到台北,那是“找自己”的阶段。“开始真正寻找蔡健雅到底是什么人?想唱什么样的歌?要自己去找想说的故事。”

曾想放弃做音乐 蔡健雅回首过去 唱了25年

蔡健雅热爱烘焙,常分享成果照,让人看得垂涎欲滴。(取自蔡健雅IG)

到了40岁,她已经知道自己是谁。“我只须要专注把找到的自己变成一个很好的自己。可以很稳定地寻找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可以说不要,我有那个选择。”

在蔡健雅身上,我看到“下定决心,就能做到”的美丽示范,不管是音乐,或各种爱好。爱烘焙的她,先是考到法国巴黎贝鲁耶美食甜点学校的烘焙师文凭,之后又到巴黎费朗迪厨艺学校学做面包;在家种植物,日益茂盛,阳台成了小农场;最近迷上针织和钩针,在IG分享完成的帽子、围巾、包包、手机套,根本是达人水准,可以售卖啦!

听到记者的形容,她笑说:“我遗传了我妈做什么都要很厉害的个性,她以前卖保险也是要得第一名。”她看着母亲努力工作,辛苦把两个女儿养大,要两姐妹从小学习独立,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要依赖他人,这对她后来到台北生活有着一定的启发。“我的人生就要自己打理,我希望我做的每件事情,不一定要做到最好,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但要做到自己觉得好听、好看、好吃,要到位,不要不痛不痒,我最不能接受‘随便’。”

学会肯定自己

蔡健雅10年前三度封歌后时,我和她做了一个访问,当时她说仍缺乏安全感,觉得自己不够好。现在呢?

她绽放自信的笑容说:“这张专辑就证明我已过了那个阶段。我终于学会接受自己的好与坏,我的不完美也是完整我的一部分。我不必再和任何人比较,最重要是我学会肯定自己。这不是自大,只是跟自己说,你做得好。现在不会再去想我不够好,现在只想知道,我还能做什么去丰富我的人生。”

“Depart”专辑是她丰富人生的一环。“这张专辑是我给自己的一个任务,我不想再讨论自己的小小世界,小情小爱,我想为世界做一点什么。疫情颠覆了人类世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我能否用音乐做一种记录?把它变成我们可以听到、感受和记得的一张专辑?也挑战自己,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应该用一个宏大的制作,但我只能在家里,只能靠自己,只剩那把吉他,而回到简单,需要很大勇气。”

“Depart”的制作过程呼应了她离开家乡到台北重启音乐事业的旅程,而“Depart”的成绩,为她这么多年的努力送上一个最温暖的拥抱。

蔡健雅的音乐历程,起始于不服输,然后证明自己,最后找到自己。请她用一句话形容走过的这25年,她灿笑说:“好精彩哦!”

曾想放弃做音乐 蔡健雅回首过去 唱了25年

蔡健雅从针织学习不被外界纷扰影响,保持内心平静。(取自蔡健雅IG)

针织带来的人生感悟

音乐与生活息息相关。

蔡健雅最近迷上针织和钩针,不仅从中领略人生,也找到与音乐的联结。

她是先开始针织,启发她的是英国跳水王子汤姆戴利(Tom Daley)。在去年的东京奥运会上,戴利在看台一边观战一边织毛衣的视频火遍社交媒体,他后来在IG回应:“织毛衣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从中找到平静,放空自己,并且真的很解压!我很喜欢!”

蔡健雅说:“我被他织毛衣的画面深深吸引,那是好高明的一种保护内心平静的方式;还是看着世界在运转,但不被影响,那是我在学习的功课。”

她自嘲以前觉得针织和钩针是老奶奶才做的事情,后来觉得想做就去做,“反正我有一只猫,连老花眼镜也戴上了,只缺一张摇椅,哈哈哈!”她看视频自学,很快上手,完成第一顶帽子后,就继续织第二顶、第三顶……她形容:“就像创作,不知不觉地写了第一首歌,然后就发疯似的一直写。”

针织和钩针也让她有了人生感悟。“开始时会犯很多错,就要拆线,对很多人来说,要拆,要归零,是一个残忍的过程,很多人不想这么做,可是当你愿意放手,拆的时候是很爽的,就像把身上的包袱全部放下,突然觉得很自由。很多时候我们握住一些成就,其实那些都是包袱,所以我做完一张专辑后,就去找新的灵感,也很平静地对待这几年的荣耀。我知道我做了什么,也知道我做得很好,但结束后要放下,才能前进。”

图、文:联合早报

上一篇新闻

以“全方位艺人”行走娱乐圈 赖宇涵圆梦当创作歌手

下一篇新闻

狮城警方再捕12男女 涉洗钱200万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