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生活成本90%都涨价了!你的薪水还够用吗
一晃3年了,很多小伙伴薪水都涨了,那新加坡的生活水平还会和几年前一样吗?
当然不是。
新加坡最近的物价,可以用一个字概括:
先来看一下最近的一些新闻:
01 核心通胀率十年新高
新加坡核心通货膨胀率(不包含车与房)上涨了3.3%,为10年来最高水平。总体通胀率为5.4%。
增长主要来自于能源(电力、天然气)和食品成本上涨。
通货膨胀对大家生活的影响,可以这么说吧,除非你的收入增长能够抵过生活成本的上涨,否则随着时间推移,你的购买力会下降,花同样的钱,能买到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少。
0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再说说另一个数据:新加坡的通货膨胀水平主要是通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
CPI主要给出的是以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PR) 为首的普通家庭所消费的固定一揽子商品和服务的加权平均价格,主要分为10个消费类别。
下图就是最新公布的价格指数:
基本上,除了通讯价格没涨以外,其余可以说是都涨了。
其中,交通上涨了15.5%,与能源价格有关。住房价格涨了5%;食品价格上涨了4.1%。
03 消费税要涨
再加上,今年财政预算案里才提到的,2023年1月1日起,新加坡将提高消费税,从7%至8%。而2024年则会从8%涨到9%。
不过,新加坡政府也会推出66亿新币的“定心与援助配套”计划,来帮助多数家庭抵消至少5年的额外消费税。
(图片来自:8world)
再说说具体的吃住行吧。
吃
其实有很多我们常常会吃到的东西已经悄无声息的涨价了:
(图片来自: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比如咖啡:
比如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鸡肉事件:
因为邻居马来西亚下令从6月1日起,暂停每月出口360万只活鸡。新加坡34%的鸡肉供应来自那里,所以接下来恐怕鸡饭和新鲜鸡肉也是要涨价的。
超市里的牛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跟3年前价格不一样了:
猪肉价格(左边为250g,右边为500g):
《联合早报》也整理了一份新加坡食材十年价格的对比:
(图片来自:联合早报)
物美价廉的小贩中心价格也涨了10%-30%,甚至更多,比如有些地方的:
水粿从1.2涨至1.6新币,涨幅超过33%
豆浆从7毛钱涨到了8毛钱,涨幅14%
鸡饭从最低3新币,涨到了3.5新币,涨幅为16%
对比下来,虽然都在涨,但自己在家煮饭可能还是最省钱的。
住
新加坡房价涨了。
想买公寓?不好意思,新楼盘已经进入了2000新币每尺的时代了。
想买组屋?转售价已经连22个月增长了,百万组屋也不再是什么稀罕事。
据说今年4月就有22套百万交易。前不久,红山一套组屋甚至卖出了140万的破纪录高价。
买不起,那就租房吧。可是,租金也涨了:
据EdgeProp统计,公寓的租金从2019年疫情刚开始时候的每平方英尺3.28新币增加到2022年的每平方英尺3.75新币,增幅14.3%。同期组屋的租金涨幅为9.1%。
(图片来自:EdgeProp)
但总是要住的,想要在住宿上省点钱的话,可能还是要采取合租或是租组屋的方式。
例如:如果是在市中心租一套3房式/4房式组屋,租金中位数为2300新币/3000新币,这难道不比公寓香嘛?
(图片来自:HDB)
行
有车一族或是想要买车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新加坡车的价格包含了那张“世界最贵的铁皮”——拥车证。
目前,COE价格已经攀升至95901新币,且只有10年有效期。
再看看近两年的价格趋势,一路上扬:
(图片来自:motorist.sg)
然后汽油价格也是涨了不少:
(图片来自:motorist.sg)
以95号为例,近两年的上升趋势:
(图片来自:motorist.sg)
再说说过路费(ERP),最近新加坡也宣布要将8个路段的费用调高1新币:
那不开车的话,搭公共运输如何?从去年12月26日起,新加坡的地铁巴士车费已经涨了2.2%。
偶尔叫个车?车费至少涨了10%-20%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心都凉了?在新加坡的衣食住行,基本上已经没有不涨价的地方了。
其实也没那么糟糕,毕竟对付通货膨胀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涨薪了。
涨薪
据新加坡人力部最近公布的数据,在2021年劳动力市场吃紧的情况下,更多的员工(70%)获得了加薪,而之前一年只有60%。
同时,在公司工作至少一年的员工去年总薪水增加了3.9%。
必须要说的是,即使有加薪,但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消费能力相当于只增加了1.6%。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所有行业和岗位的薪资水平,比如哒哒最熟悉的互联网行业及科技人才:
软件工程师在各种技术领域的加薪幅度最高,2021年平均同比增长22%。
其中,担任领导职位的高级软件工程师的加薪幅度甚至高达32%。
据了解,新加坡本地科技人才在跳槽时可能会获得约20%的涨幅,而那些在电商和金融技术等高增长领域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有望获得30%的涨薪。
有这样的薪资水平与涨幅,倒也是不用太为通货膨胀发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