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调查:结合无缝自主学习|新试验教学模式可创造说写华文机会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调查显示,一项结合无缝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的试验教学模式,能配合不同华文程度的学生提供差异化学习辅助,同时又通过真实生活中的学习任务,为孩童提供更多说写华文的机会。
相对于传统课堂,这个新的教学模式可更显著地提升小学生的华文口语和写作能力。
无缝学习指的是跨越各种空间的一种学习历程,例如,结合课内的正式与课外的非正式学习、现实中与网络上的学习等。它强调的不只是随时随地学习,而且是要“无缝隙地”衔接这些学习历程,鼓励学生在不同环境中应用、反思和整合所学知识。
自主学习方式则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程度,让每个人借助科技的辅助,按各自步伐,循序渐进拓展说写能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教学与实践研究中心高级研究科学家黄龙翔博士,以及亚洲语言文化学部助理主任(中文系)胡月宝副教授在2019年联合提出研究计划,分别将无缝隙学习,以及科技辅助的自主学习模式融合一起,在两所小学展开为期八个月的试验计划。亚洲语言文化学部(中文系)借调讲师陈小蕙博士也参与研究。
近120名参与研究的小三学生来自德喇撒学校(De La Salle School)和圣斯德望学校(St. Stephen's School)。两所学校共有三个实验班和两个对照班。实验班两周一次以试验模式授课;对照班则按原来授课模式。学习内容沿用教育部华文教材的五个单元课。
研究员对实验和对照班进行前后测试。实验组在口语流利度、准确度及丰富度的平均进步幅度为36.6%,而对照组的平均进步幅度则只有9.5%。另一方面,实验组在写作流利度、准确度及丰富度的平均进步幅度为22.8%,而对照组反而稍微退步3.8%。
经新加坡教育部牵线,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研究员和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近期会开始接洽,探讨如何推广这项教学模式,以及进行教师培训。
在调查中落实自主学习理念的胡月宝指出,传统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未必能让每个学生有均等的说写机会,这对学习进度较慢或缺乏家庭语言背景的学生相对不利。
这项研究倡导教师使用现成的科技工具,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按不同孩子的需求给予学习支援,并创设更加生活化的学习任务,鼓励他们多写多说。
新模式围绕四项活动展开。第一项活动让学生借助电脑软件的拼音和翻译等辅助,自主学习字词,以及自我评估学习进度。
第二项活动同样在线上进行,学生按预先设计好的模板(template),组织说写一段话的内容。他们也能聆听和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通过自评和互评提升说写能力。胡月宝强调,学习任务的设计秉持保底不封顶的原则,华文程度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伸展说写能力,创意不会受限制。
第三项活动带学生走出课室。例如,学生分成小组并拿着平板电脑,就如何从校园食堂走到课室,学习用华文找路线,说路线,写路线,看路线的学习任务。学生可拍下和上载经过的地点。最后的活动项目让学生在线上展示和互评小组及个人的作品,整合和巩固所学。
研究无缝隙学习理念的黄龙翔说,无缝学习强调师生将任何学习空间里的资源都纳为己用,将生活中的体验和经历用来进行学习。
近年来,学校师生已积极在实践科技教学,教学内容也在朝生活化方向发展。他指出,研究主张进一步让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以便让学生体会华文不只是考试科目,而是一个可实际应用于生活的语文。
教师接受科技的程度以及授课习惯不同,要让融合自主学习与无缝学习的教学模式普及化,前提是让教师受训。
国立教育学院副教授胡月宝说,他们在2019年进行研究时,还未暴发冠病疫情,虽有不少华文教师乐意探索无缝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但多数倾向应用传统课堂方式授课。传统课堂指的是以教师和学生实体互动为主的学习空间,教师在课堂扮演主导角色,负责讲解、发问和答疑。
胡月宝强调,传统课堂授课方式不是不好,但新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同学生互动及备课的方式,以及所需掌握的技能也得相应调整。疫情在2020年暴发后,多数教师了解到未来的教学绝对少不了科技。但她指出,不少师生对科技教育的理解还有待提升。因此,有必要就如何具体进行教学、学习配套的设计,以及技术支援等方面,给予教师培训。
她强调,所谓科技教育并非只是运用某种科技或方法,它往往综合不同教学模式。这项研究希望提炼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引导教师按学生的需要,以及自己的能力设计合适的教学配套。
“我们不能迷信某一种科技来进行教学……我们鼓励老师用便利的、学生也熟悉的科技工具。”
教学与实践研究中心高级研究科学家黄龙翔博士指出,目前各种正在开发中,如虚拟实境等先进教育科技,都是良好的发展,但它们属于中长期投资,未必能马上推广。教师和学生当前面临的一些教学的难点和学习的挑战,未必能等那么久。
“我们希望培养老师善用现有的科技,推广师生掌握应用这些工具进行学习的智慧,让所有学校至少有这些知识。然后我们把教学理念带进来,让师生利用最简单的工具去实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