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资讯与分享:城市就是花园,花园就是城市,新加坡的发展策略(二)
毕竟作为一个国土面积狭小,文化历史也不算太丰富悠久的岛国,新加坡能够凭借人造景观制造旅行吸引力已经是很不错了。新加坡能够在短短几十年间,从一个淡水资源都被马来西亚控制的穷岛,再到亚洲四小龙,再到如今的花园城市," 人为的精细化控制与管理 " 正是它腾飞的秘诀。
除了外围一些更小的岛屿
这个国家基本就是一座城市
面积只有上海的九分之一,靠捷运就可基本覆蓋
花园城市是怎样炼成的?
1965 年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建国后的新加坡,百废待兴,总理李光耀深知对于此时的新加坡而言,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和提供足量的住房是首要任务。
新加坡曾经也是 " 马来西亚联邦 " 的一部分
马来人以为这个独立的小岛会穷途末路
然而这个华人国家最终令世界惊艳
为了支持城市建设,新加坡将岛内大面积的原始绿地改造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但同时李光耀总理也意识到绿地对于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对于这个土地资源稀缺的热带岛国而言,维持大片的原始绿地显然与新加坡城市发展的方向互相矛盾。新加坡政府决定采用折中的办法:在居民生活区内部和附近打造更多的公园和公共空间,以弥补因为城市建设造成的大面积原始绿地的损失。
虽然国土很小,即使在本岛也仍保有很多森林和湿地
本岛西北端的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
1973 年,新加坡政府开始实施城市美化计划,其中包括大量种植树木和灌木。新加坡政府组织成立了由高级公务员组成的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为创建花园城市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新加坡政府首次正式提出建设 " 花园城市 " 这一目标。
1975 年新加坡政府正式立法并成立了公园和娱乐部(Parks and Recreation Department)。法律规定预留土地用于公园和绿化缓冲区。
保留着相当高比例的绿地,富人区的比例更高
除了公共绿地之外,新加坡鼓励本地业主在建筑上安装垂直绿化和绿色屋顶,使建筑更加绿色,使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生态。由此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垂直绿化和绿色屋顶景观,比如位于新加坡市中心的皮克林宾乐雅酒店(PARKROYAL on Pickering)。逐渐地,人们提到新加坡就开始联想到充足的绿化和干净的城市环境。新加坡 " 花园城市 " 的印象逐渐深入人心。
这种潮湿炎热的环境确实也很适合搞垂直绿化
随着 " 花园城市 " 的发展,新加坡的绿地系统逐渐成型。2013 年至 2019 年,新加坡新增公共绿地面积 500 多公顷,公园的数量也超过了 350 个,其中就包括之前提到的滨海湾花园。
寸土寸金不表示要竭泽而渔 但维护环境本身是维持城市魅力的基础
为了使这些公共绿地更具吸引力,公园内还设立了慢跑区、自行车道、烧烤区、垂钓区、遛狗区等设施,方便附近居民和游客进行活动。公园也顾及不同年龄组别人士的需要,如为儿童设立特别游乐场等。建设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新加坡致力于提供一个人人都能享受休闲和享受的公共绿地。
都市周边一样可以有自然空间,而且是应该有
在此基础上,新加坡政府又提出了 " 在花园中的城市 " 这一新的口号。新加坡政府希望现有的 350 多座公园能体现不同的主题,发挥不同的功能,并能够通过公园连接道联系在一起,打造新加坡的公共绿地网络。这样新加坡人就能更高效地利用公共绿地,也保证了人人享有绿地的公平性。
通过不同功能的绿道将整个城市的绿地系统连为一体
图:National Parks Board
除了公园以外,新加坡还有 18 个自然保护区,同时新加坡还围绕几个主要的蓄水池打造了适合徒步的景观带。对如今的新加坡人而言,徒步文化已经植入骨髓。每到节假日,新加坡人总爱前往各个公园、水库、自然保护区等进行徒步锻炼活动。李光耀总理当年对于新加坡人游憩休闲空间的设想算是得以践行。
过于舒适
新加坡的公共绿地规划是政府主导的计划,旨在为新加坡所有居民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新加坡作为一个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集的世界级城市,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原有的绿地逐渐减少,留下了一系列人工的、精致的、功能多样的公共绿地。
花园里有城市,城市里有花园
在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方面,新加坡无疑是成功的。经过多年的建设,新加坡已成为世界闻名的 " 花园城市 ",这些人造的绿色景观为新加坡的旅游业和其他经济产业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疫情对旅游业带来的打击显而易见。自新冠爆发以来,新加坡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帮扶旅游行业从业者。作为一个赤道上的热带岛国,新加坡尤为期盼著国际旅行能够恢复正常。毕竟这些维护成本高昂的人造景观急需外国游客前来贡献荷包,缓解新加坡政府的燃眉之急。
文章观点源于【地理知识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