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住房顽疾,加拿大究竟该学谁?答案是:新加坡
学学新加坡?就算不能照搬,但这些税收理念,真的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
加拿大的住房问题由来已久,本以为前些天政府会“下狠手”,出台类似禁止海外买家、或是禁止1年内卖房这样的政策,结果却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实质动作。
多位业内专家认为,如果加拿大联邦政府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做,那么应该参考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比如,可以学习新加坡,让独立屋重新分区不用审核,从而增加居住密度,但这个方法争议较大,被认为很难执行。
如果真的下狠手,明令禁止海外买家买房,或者禁止房屋短期内倒卖,亦或是大大提高房屋贷款利息,这又容易矫枉过正,让房地产行业瞬间崩盘。毕竟,房地产可是加拿大的支柱行业。
那么,有什么折中的做法?近日,温哥华太阳报专栏作者Douglas Todd撰文表示:“加拿大最应该学习的国家,不是新西兰,而是新加坡。”
如何打压本地投资者?新加坡的做法值得提倡
加拿大部分地区,虽然针对海外买家有15%~20%的税,但对本地投资者却完全没有任何限制措施,只有不痛不痒的房屋增值税。
新加坡却是这么做的:哪怕是本地人,第一套房如果是投资,需要缴纳5%的税,如果第二套房还是投资,需要缴纳17%的税,如果还想买第三套投资房?税收高达25%!
如果第四套、第五套、第六套?还是按照25%来收。所以,如果在新加坡购买3套,价值各为100万美元的投资房,分别要额外多花5万、17万、25万,总计47万元!
为什么说新加坡的这个做法恰到好处?因为针对投资者的税收恰到好处,既不会不痛不痒,又不是一刀切。至于为什么递增,道理很简单:
能买得起两套房的人,经济实力普遍比一套房的人强,以此类推,能买的起4套投资房的人,还付不起25%的税吗?但就算付的起,也会皱皱眉头,毕竟比例是四分之一啊。
至于海外买家?海外人士想在新加坡买房,无论投资还是自住,一律需要支付30%的海外买家税,比BC省的税率还高10%。
房价上涨9%,新加坡已经有所行动
2021年,新加坡整体房价上涨9%,而加拿大部分城市全年房价涨幅超过30%。即便如此,加拿大还是选择先不出台重磅政策,但涨幅远不及加拿大的新加坡,却已经有所行动。
虽然新加坡的一些地产人士认为政策过火,尤其会打击豪宅市场、豪宅投资市场,但新加坡领导人的答复却很果断:“如果我们不做限制,明年房价上涨会更快,房屋市场的库存量会更少。”
不仅新加坡房价涨幅远不及加拿大,投资者的比例同样不如加拿大各大城市。比如从2016年到2021年,在对海外买家已经最严格的温哥华,居然有40%的房屋是被投资者购买,多伦多的比例也占到了35%。
在一些远郊城市,投资行为更是令人发指:SFU研究院Any Yan表示,2021年大温远郊城市奇利瓦克,首次购房者的交易份额居然只有8%,而奇利瓦克全年房地产交易数量增长了50%。
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大量的投资者希望在低利率时代、在后疫情时代,在远郊买房然后做短线投资,赚的盆满钵满,而受害者肯定是刚需买房者。
情况比加拿大要温和很多的新加坡,都能如此有魄力,加拿大为何至今还不管不顾?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自住买房随便贷款?新加坡说“不”
说完投资,再说说自住,尽管加拿大存在贷款压力测试,但钻空子贷款的比比皆是。比如月薪报税8000的家庭,甚至能贷到1万以上的月供,月供比总收入还多。
但在新加坡,要求却特别严格:月供金额必须小于家庭总收入的55%!也就是家庭年收入1万的话,最多允许付5500的房贷。这种做法,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也不会让家庭出现财政危机。
反观BC省,不仅一些低收入人士能贷到很多款,甚至出现了很多无收入的学生名下拥有大豪宅的“闹剧”,政府和监管机构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试问如何控制房价?
相比于新加坡的一些精准税收,加拿大的税收显然力度不够,比如BC省的投机空置税、温哥华的空屋税,其实都是小打小闹,有时还会有冤假错案发生,不仅不治本,甚至不治标。
加拿大接下来会有重拳吗?
既然联邦政府已经许诺要改善房屋危机,接下来还会有重拳吗?目前看来,概率相对较高的是对100万加元以上的住宅征收附加税。
如果排除多伦多和温哥华这些房价昂贵的大城市,100万以上确实属于豪宅,如果稍微收取一些税,也不会面临多大阻碍。但问题是,100万还不到温哥华的平均房价,如果全国推行的话,相当于温哥华大部分家庭需要缴纳。
如此以来,阻力自然会非常非常大。BC省住房部长David Eby就明确表示:“给100万以上的房子收税,太荒唐了,至少在BC、在温哥华是行不通的。”
那该怎么办?联邦政府的确很苦恼。要不,学学新加坡?就算不能照搬,但这些税收理念,真的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
注: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