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密室,乌节路来又去的乌鸦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小,如果驾车不需要一天的时间就能走遍整个国家。
虽然新加坡的土地面积小,但新加坡国民很少操心大多数人关心的住房问题,因为政府的公屋政策很好的解决这个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只要你是该国公民,到一定年纪就可以申请购买由政府出资兴建所谓的公屋。如今国内推出的廉租房应该是学习新加坡的经验做的尝试。不同之处是大部分新加坡人住的都是公屋,这一点很容易从产权年限区分,公屋的产权年限是99年,还有一种产权年限是999年的房子,就是所谓的私人房产,是私人开发商建造出售的房子,售价自然比公屋高很多,购买这类商品房的都是有较高收入人士,还有就是外国人。
虽然私人房产的价格比公屋高,但还是比国内很多城市黄金地段的房价低,一套公寓的价格大概人民币数百万,但所有的房子都没有阳台,整个新加坡的房子都是这样设计的。
无论是公屋还是私人房产,新加坡的房子都会有一间只有门没有窗户的密室,因为面积大概两平方左右,平时这间小屋子都是空着,关起门就像一间狭小的密室,人在这间特别的房子里只能站着或蹲著,里面有准备的饮用水和照明的工具,再无其他的。
这间小房子的墙都是混凝土浇筑完成,比房子其他地方都要坚固,甚至可以用坚不可摧来形容。
最初发现有这一间小房子是在理工大学教授的家里,是一套四居室的私人公寓。在第一次去的时候就发现屋子里有一扇看起来格格不入的小门,初时认为是杂物间,可所在是整个房子的中间位置,很容易看出面积很小,杂物间根本不应该设在这里。
离开时也没有问,直到第三次到教授家里实在忍不住说了出来,听教授解释后才恍然大悟。
原来新加坡所有的住宅都有这样一家小密室,主要是为了应付紧急灾难发生时当作临时避难所。不然说发生火灾时出不去的情况下可以躲进房间等待救援,而且是整个房间最坚固的地方,能抗击地震造成房子的破坏,里面长期准备饮用水就是为了在救援过程人可以生存。
或许对处在全球海上交通咽喉位置的国家,用法律来规定所有房子都要加一间小黑屋更多是出入国民的安全考虑。
在很多方面新加坡的政府做得还是很好的,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足够的包容,而且说中文的人随处可见,国内越来越崇尚过洋节的今天,“牛车水”这个新加坡的唐人街保留下来的中华文化,让人产生一种道不明的失落。
乌节路上人来人往,很多不怕游客的乌鸦,像是广场上争食的和平鸽,那是离开后在观前街看到的另一种风景。
虽然找不出不喜欢的理由,但对于这样一个仅有几百万人口的国家而言,这样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实在是太小了。
大概这才是不喜欢,才离开的真正理由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