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曾有条星加坡路
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因为今年是新加坡开埠200周年,特别留意上海开埠后的近代发展史部分,并做一番新加坡和上海的双城对照。
星加坡路现为余姚路。
新加坡比上海早24年开埠
新加坡于1819年开埠,比上海早24年。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政府失败。根据中英两国签订的《南京条约》,上海与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一起成为“五口通商”的对外开放贸易口岸。1843年11月上旬,英国驻上海首任领事巴富尔爵士抵达上海,同当时的最高地方官上海道台宫慕久经过磋商,双方议定同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
此后,上海从中国东部沿海的县城跃身而起,成为远东的都会城市。来自上海周边省份苏、浙、皖、鲁、粤、闽、赣等地乡民,加上其他来自海外英、美、法、俄等国移民,一起构成的上海城市居民人口,将上海渐渐建设成有东方巴黎之称誉的大都会。
先天地理位置的独特性让它一崛而起,成为新兴的东方大城市,同时也成了“冒险家的乐园”,被船坚炮利的西方殖民者玩弄于股掌之间。
中英鸦片战争之前,新加坡成了大不列颠英帝国鸦片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在印度种植收获的鸦片从加尔各答装船,运到马六甲海峡下端的新加坡加工处理,然后再打包装船运往广州,经走私和贿赂绕过中国海关与地方官员,流入并销往中国内地市场,荼毒当地良民百姓。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以如此手段填补它巨额的贸易逆差。
上海街灯比新加坡先亮
比新加坡开埠较迟的上海不久就后来居上。仅以路边的街灯为例,上海就比新加坡先点亮,率先成为“不夜城”。史料记载,1864年,英国商人在属于上海公共租界的外滩和南京路,开始安装上海的第一批煤气路灯。1865年12月18日,外滩及南京路的街头亮起耀眼的煤气灯。1882年,工部局开始推广使用电灯,当时这是一种亮度更高、性能稳定的新光源照明。第一盏2000瓦试验电灯悬挂在黄浦江畔、外白渡桥旁的浦江公园里,随后外滩2号上海总会紧跟时尚,率先接入电线安装电灯。
根据本地文史工作者吴庆辉的研究,新加坡要到1906年才使用上通电的路灯,这慢了上海24年。
旧上海地图上,可看见星加坡路(橙色)与槟榔路(蓝色),浅绿色为吴淞江。
1907年开辟星加坡路
进入20世纪后的上海人口迅速增至300万以上。在上世纪20与30年代,由华侨和民族资本家创办的先施、永安、新新、大新等百货公司先后在南京路上开张营业。新加坡有大马路、二马路、三马路,一直可以数到七马路,而文化气息最甚的莫不过是四马路。
在上海,南京路是大马路,它在1846年就与二马路九江路、三马路汉口路、四马路福州路东西开通,成为当时及百多年后的今天上海滩最繁华的地带。上海四马路被视为“海派文化”起源地,梅兰芳等北方京剧名角在此一唱成名。路的西头是原公共租界的娱乐世界,1948年时期这里有几百家妓院。路的东头仅报馆就有《申报》《新闻报》等十余家。在我的青少年时代,福州路是中国的“全国知名文化街”,当年的学生和读书求知者喜欢在那里的旧书店、外文书店、科技书店流连忘返。如今,来福士商厦坐落在福州路西藏中路交叉路口。
在上海租界时期,南京路地属由英美控制的公共租界,它包括从外白渡桥一直到沪西曹家渡沿苏州河南岸的广泛区域。在靠近静安寺不远的地带,公共租界工部局于1907年开辟一条以星加坡命名的马路。1943年,南京民国政府收回上海外国租界,这条东西长1673米的马路遂被改名余姚路,并一直沿用至今。
在星加坡路上端,还有一条槟榔路,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都在上海租界有“分路”,从“槟榔屿”到“星加坡”还蛮近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