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与弹丸小国的崛起:新加坡的逆袭之路
弹丸小国新加坡如何崛起?
国土面积不及中国上海的一半,人口更是仅为上海的四分之一,耕地和资源均严重匮乏,尽管有优良港口加持,但从硬件上看,新加坡连立国都很困难,更别说成为强国。
刚独立的时候新加坡人也是这么认为的。1965年8月9日,在宣布独立的大会上,李光耀痛哭流涕。这个眼泪不是因为独立的激动,而是出于对未来的担忧。他在回忆录中形容自己那一刻的心情是“前途茫茫,不知道何去何从。”
1963年,新加坡正式加入马来西亚联邦
实际上,新加坡的独立并非自己主动追求的,而是被动的,更准确点说,是被马来西亚联邦“驱逐”出来后的无奈之举。二战结束后,新加坡成为英国的一个自治邦,还不是主权国家。1963年,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联邦,本意是借此实现双赢,不料双方在政见、经济以及种族方面的矛盾日渐加深,最终导致了分离。
以新加坡今天的发展成就看,1965年时的新加坡一穷二白,十足的“屌丝”一枚。这个“屌丝”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完美逆袭,既有自身的政通人和,也有外部的“贵人”相助。
1.独立之初,身处险境
新加坡独立后的那段时间,可谓内外交困。
当时的中文报纸报道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
当年,新加坡之所以想方设法加入马来西亚联邦,目的就是想利用马来西亚的市场,为自己的产品提供市场纵深。然而,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经济结构相似,几乎形不成互补效应,不仅如此,还对从新加坡输入马来西亚的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所以期待中的双赢局面并没有出现。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工业结构单一,国内市场饱和,独立前失业率高达14%。
雪上加霜的是,1968年英国宣布将从新加坡撤军。彼时,英国在新加坡的海军、空军军事基地的军费开支占新加坡国民生产总值的20%左右,有近4万名新加坡人为基地服务。这一举动使新加坡原先就脆弱的国内经济压力更大。李光耀多次赴英国公关,甚至动员新西兰等一起游说,但英国人去意已决。
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很糟糕。马来西亚自是不必说,李光耀的警卫提醒他,整个马来西亚的报刊、电台和电视台都把他看作是最可恨的人。另一邻国印度尼西亚,当时的苏加诺政权实行反华反共政策,对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极为仇视。新加坡人还担心马来西亚掐断他们的供水管道。当时,新加坡的几乎全部用水都依赖马来西亚的柔佛水库。如果马来人把事做绝了,仅仅200多万新加坡人的用水问题就能把李光耀逼疯。
好在,情况并没有变糟。在英国人的帮助下,新加坡顺利加入联合国。马来西亚领导人东古不相信新加坡能真的独立发展起来,他幻想新加坡早晚会混不下去过来求他的,所以也没把事做的太绝。苏加诺政权很快被国内军事政变推翻,印尼新政权承认新加坡独立。
独立初期新加坡这样的棚户区比比皆是
外部环境的改善,新加坡人终于能够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了。
2.两次转型,化危为机
独立前,新加坡同周边大多数新独立的国家一样,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也就是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国内市场,扶持竞争力较弱的非耐用消费品进口替代产业发展。
此举虽使新加坡国内工业取得一定的进步,但随着与马来西亚关系破裂、英国撤军,这一战略的弊端被无限放大。新加坡快速实施战略转型,实行出口替代。他们聘请荷兰经济学家阿尔伯特·魏森梅斯博士担任经济顾问。在魏森梅斯的指导下,新加坡政府没有采取当时第三世界流行的,为振兴本国经济采取保护性关税壁垒、实行进口限额的做法,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一方面,对国内效率低下的本土工业企业并不提供保护措施,内资和外资一视同仁;另一方面,邀请大型跨国公司把资本、技术和技能引入新加坡,对外国资本比例和利润汇出都不做任何限制。
这样,新加坡就克服了自身市场狭窄的不足,把本国经济融入了全球经济大市场。在当时冷战背景下,西方诸多资本正愁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投资场所,新加坡优惠的投资政策,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美国、日本和欧洲诸多企业蜂拥而至,相继投资建厂。一时间,新加坡成为全球的“投资天堂”和“世界工厂”,制造业、炼油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等多个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短短几年内,贸易总额增长了5倍,成为亚洲美元市场的总部,人均收入跃升至亚洲第二位,仅次于日本。1970年,裕廊工业园区有3万多工人从事生产,另有100多家新进驻的工厂正在建设,曾经让李光耀头疼不已的失业问题被人员供不应求的幸福烦恼所取代。
裕廊工业园区
到了1970年代末,不到20年的时间,新加坡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苏伊士运河以东、日本以西最大的修造船基地,国际重要电子电器生产基地,世界金融中心。
但新加坡人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又提出了“第二次工业化”口号,即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和服务业跨越。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当时周边一些国家也开始实行出口导向型工业政策,新加坡原有的产业及政策优势正在消失;另一方面,以新加坡的地理条件,根本无法承受长期的工业制造带来的环境污染。
今天的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到20世纪90年代初,新加坡完成了第二次转型,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知识经济形态。如今,新加坡已经是公认的全球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经济体之一,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数千家跨国公司在此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其中超过半数都肩负着地区总部的重任。
3.“贵人”相助,助力腾飞
新加坡的逆袭路上,最大的贵人当属英国。 二战结束后,英国人重返新加坡。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后来彻底脱离英国,加入马来西亚联邦。两年后,新加坡被逐出马来联邦。
独立之初的新加坡有点四顾茫茫、举目无亲的感觉,为求生存,两个月后加入英联邦,再次抱上英国这条大腿。这条大腿虽然实力上今不如昔,不过对自己的联邦成员还是照顾有加。尽管在撤军问题上没给李光耀面子,但作为补偿,英国人向新加坡提供了一揽子援助计划,如5000万英镑的软贷款(其中四分之一是免费赠送),对因撤军而失业的雇员进行再培训,移交军事基地时,对其中的各种设施均予以保留。
新加坡地理位置
当时,英国军队在新加坡占据了超过十分之一的土地,其中不少地块地理位置极佳,这些地块上建有众多住宅、学校、医院、运动设施以及其他一些高技术设备,包括设备相当齐全的海军船坞。英国人的慷慨,让新加坡人一下子拥有了一大笔财富,不仅解决了发展的“第一桶金”问题,还为后来发展造船业和海上石油勘探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英国撤军后,新加坡傍上了美国这条更粗的大腿。实际上,在英国撤军前,标榜“中立不结盟”的新加坡对美国并不待见,经常公开批评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行动。英国人撤出亚洲后,新加坡出于安全考虑,决定抱上美国这条更粗的大腿,口风也随之转变,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成为了制止共产主义扩张无可替代的后盾。新加坡开始支持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这种转变带来的好处立竿见影,美国不仅成为当时新加坡的主要国外投资国,还成为新加坡第二大贸易伙伴。驻扎在越南的美军也定期到新加坡来消遣娱乐,数量占到了当时新加坡总游客人数的近一成。到70年代初,大量的美国高级军事官员定期访问新加坡,新加坡的工厂为越南战争生产武器。美国海军在新加坡设立独立的船只修理中心,新加坡港被作为第七舰队装修港。军事项目,又为新加坡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此后,李光耀几乎年年访问美国,成为美国总统的座上客。美新关系也越走越近,新加坡成为美国在亚洲可靠盟友,美国也为新加坡提供了最需要的安全保证。
4.中央集权,保证发展
新加坡得以崛起的关键在于李光耀。
年轻时的李光耀
李光耀,1923年生,祖籍广东梅州,早年在英国留学。二战结束后,东南亚掀起民族解放热潮,李光耀舍弃律师身份,参与创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新加坡争取自治地位,之后的30余年里一直担任新加坡总理。
李光耀能够得以带领新加坡人崛起的关键在于他采取了一种与东西方都不同的威权体制,即将中央高度集权与基层广泛的民主有机结合。 每当新加坡感受到生存危机时,它的领导人就借此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比如,英国政府宣布撤军后,李光耀立即解散国会,要求人民对他进行新的授权。他说,他需要人民在其今后的几年内实行强硬政策时给予全力支持。为了发展经济,新加坡牺牲了民主,不少反对派和对改革持不同意见的人士被关进监狱。不仅如此,政府对任何可能危及经济发展的言论、行为都进行严格管束。这样的体制,用李光耀自己的话说,虽然带来苦痛、不够平等,但却是在当时环境下新加坡最好的选择。
李光耀夫妇与儿子李显龙在家中 李光耀接受过系统的英国高等教育,他深知对于新加坡这样一个小国来说,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础。所谓船小好调头,百万级的人口也使得政府实施全民教育成为可能。早在1959年新加坡还是个自治邦时,新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就达到6000多万新元,后来经济发展了,教育投入更是水涨船高,到1979年时,在教育上的投入达到了13亿新元。他们还利用英联邦成员的先天优势,与世界上发达经济体保持着密切接触,从而为选送人才赴海外受训创造了便利条件。优良的教育,使新加坡全民拥有了较高的素质。快速发展的经济,又为新加坡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海外人才奠定物质基础。
除了教育,新加坡政府在以“不公平”的发展度过危机后,及时提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消除贫困,并在住房、医疗等民生问题上来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在土地资源极为紧张的新加坡,居然能实现绝大多数老百姓“居者有其屋”,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李光耀在宣布脱离马来联邦时的录像截图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原来一盘散沙的老百姓被拧成了一股绳。新加坡的迅速崛起吸引著众多国家的注意。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自身智慧克服众多困难,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而一些拥有更好资源的地区却陷入困境,这是值得深思的。另一方面,出身华人世家,成长于英国的李光耀,在东西方之间很好的充当了桥梁纽带作用,他既亲美、英,又注重维持好与中、俄等大国的关系,他对新加披经济崛起所作的巨大贡献,也是值得人们去探究的。
2015年3月,李光耀去世。包括中俄美英日在内的24国政要参加了葬礼,试问,当今世上的小国领导人中,几人能享这份殊荣?
参考资料:
1.康斯坦丝·玛丽·藤布尔著,欧阳敏译:《新加坡史》;
2.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3.约翰·F卡迪著,姚楠、陈炎等译《战后东南亚史》;
4.李光耀回忆录《经济腾飞路》;
5.周理清:《新加坡的平衡外交研究》;
6.郭建军:《新加坡外向型经济发展历程:全球化与区域化视角》;
7.李晓:《新加坡的“小国大外交”研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