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当初那些选择新加坡留学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每年都有很多孩子,不远万里赴异国求学,出国留学热一波接着一波。
许多中国孩子,可能没上完初高中,就来新加坡读书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当你踏上了这一片陌生的土地,心境会和曾经完全不一致,你的人生也将会发生巨大的颠覆。
而当初那些选择新加坡留学的人,后来都过得怎么样了?
以下分享来源于知乎和百度:
教会我独立 @Tiotao
从2007年15岁来新加坡到2016年,一共在新加坡待了9年。
在这样一个稚嫩的年纪,要在异国他乡独自面对现实世界是一个莫大的挑战。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要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还要学会在深夜排解寂寞的负面情绪。
初来乍到时,买什么东西都要精打细算,乘以5换算成人民币看看是多少钱。学生时代比较拮据,每个月生活费山穷水尽之时就只能吃隔壁街两块钱的鸡饭,有时稍微奢侈一点会加个五毛钱的卤蛋。鸡饭好吃吗?鸡肉柴、米饭硬,但是倒在汤里,一个人吃也格外暖心。
后来认识了许多朋友,有些人成为至交,有些人可能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联络了。我非常感谢他们,异国他乡朋友就是亲人,彼此照应,遇到难题互相帮忙,让我度过了许多道一个人难以应对的难关。
如今离开狮城也好几年了,在美利坚的深夜里时不时还是会想念。想念旧机场路的美食,想念NUS Utown草坪的青草芬芳,想念东海岸咸湿的海风和绚烂的落日,想念让我心头一颤的人。
非常感激新加坡这段经历教会我的独立,来美帝之后我能够很好的适应新生活,我始终相信,独立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
关于新加坡的记忆,不管是开心的还是沮丧的,大概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吧。感恩那些经历!
又是一个小别离 @知乎网友
来坡八年,SM2奖学金,NUS毕业两年,需要在新加坡工作六年还bond,目前某大公司小职员,PR。
高中考SM2的初衷之一是不想经历高考,高二快结束时成绩波动很大,北大清华基本无望,高考发挥正常应该可以去到上海的高校,但是未知因素太多焦躁不安。考上了奖学金觉得出国念书也是不错的选择。
来了之后发现很多时候被碾压,英语被SM1的碾压,成绩被同届的大神碾压,认识到人在智力上的差距于是对自己不再那么苛刻。
大学四年半磕磕绊绊拿双学位毕业,住单人间,去美国交换,去香港读了summer school,在A star做毕业设计,导师还给撰稿在期刊上发了paper,感激有这些机会,但也明白我在新加坡做学术的水分极大。
上班两年,东南亚的首都转了一圈,意识到新加坡一个弹丸之地,在东南亚这些国家之间发展成现在的样子实属不易。但是一个国家的大小确实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气质,太过务实的行事风格也让人们在工作上更加斤斤计较。
不过,极度安全也是爸妈放心我一个人在外这么多年的重要因素,新加坡的犯罪率低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但是有时候也会担心,这些一直为了养老而工作的人,如果哪一天受不了压力,社会会变成什么样?
人生中重要的朋友大多在这几年相遇相识,毕业后大家也都在思忖著何去何从。可能又是一个小别离吧。
给了我真正的自信 @阿维娃
来坡六年,我是一个非典型Raffles Institute毕业生,因为我非常烂的A-LEVEL 成绩。
这六年让我变成了一个完全出乎爸妈意料的人,可以说,他们在我身上所有的期望都没有实现。我依旧感激在新加坡的这六年,尽管我拿着非常烂的A-LEVEL的成绩单,但我变得更加了解自己 ,找到了真正的自信。
在国内时,我是个人见人爱的宝宝!而刚来这里时,我感到孤独并且遭受排挤,还有一种担心自己不会被别人接受的不安。可以说,新加坡让我失去了原有的一切!
但后来,我开始学着用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一切。我甚至觉得,失去一切再找到真正的自己,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信,才能知道每个人都是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个体。
有计划有目标有野心 @拾夜
新加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高素质。不乱丢垃圾、不摘花、不插队、公共场合小声讲话。第二印象是从容。永远看不到脾气暴躁的收银员,所有人按部就班从容不迫。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开始学会规划生活。合理的安排时间,去健身房、去晨跑、去享受下午茶、去规划人生,我学会了对自己负责。
我非常享受这样的生活,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想要什么的感觉非常非常棒。在新加坡是没有天花板的,你有多强未来就会有多好,机遇与挑战如影随形。我相信我选择的是我想要的生活。
巨大压力下的快速成长 @西西
还没念完初中的我拖着两个巨大的箱子独自飞去了这个热带岛国,开始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年。
灼人的热浪和全英文的环境让我兴奋又惶恐。头两个月是英语课,从一开始的完全听不懂到真正开学时的70%听不懂,再到半年之后的20%听不懂,经历的酸甜苦辣实在不算少。
初中对口的中学是华侨中学,因此我不用考O水准,直接IP进入到华中JC。从那时开始,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在JC里几乎所有事情都与考大学息息相关:平时的测验不能考差,CCA要有点成绩,要有这样那样的竞赛奖牌…几乎是忙得脚不沾地。同班同学都是大神,peer pressure有多大可想而知。
现在回想起来,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支撑着我在那段时间内长期保持高强度的脑力活动。
后来,我拿到了剑桥的offer。又一次拖着两个巨沉无比的箱子走向异国,我不再像15岁初来新加坡时那么惶恐。抵达宿舍的第一晚我没有像在新加坡第一个夜晚那样想家,安心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自己办理各种手续。
我的大学生活,其实从15岁时就已经开始了。希望接下来的英国生活也能够像在新加坡一样精彩。
写在最后
或许,你现在还在整装待发,设想着今后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憧憬着着未来一切你的幸运。
或许,你已经经历了人生剧本中的某些故事,辛酸苦辣,悲喜交加。
留学后的日子怎么过,路怎么走,完全在于你自己。
王小波说过:“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黄金时代。”
我们要做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毕竟这是很长的,很好的,属于你的一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