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 星期六

新加坡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添九项,看看都有哪些

“ 作为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国度,新加坡在文化的丰腴程度上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新加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如今又再添九项。

去年新加坡小贩文化申遗成功,为新加坡的小贩行业注入强心剂,民间和官方近年来对新加坡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方兴未艾。列入新加坡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的项目数量,两年多来也已经增至到97个,新加坡国家文物局去年第三次为清单添加的项目包括捞鱼生、粿汁、印族花环制作,以及手工牌匾雕刻等。

新加坡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添九项,看看都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清单中的项目可归纳为六大类,除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大分类,即“口述传统与表述”“表演艺术”“社会习俗、礼仪与节庆”“大自然和宇宙的知识与习俗”,以及“传统手工技艺”,还包括一项额外的“饮食文化遗产”类别。

新加坡文物局于2018年4月列出清单中的首50个项目,旨在记录、保存及传扬新加坡丰富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项目包括新加坡小贩文化、南音、马来皮影戏,以及清明祭祖、龟屿进香等节庆习俗。

新加坡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添九项,看看都有哪些

文物局研究团队之后继续挖掘资料,透过全国调查并向文史专家及民间组织等征集反馈,不断壮大清单。2018年3月和10月,清单增添20个和18个项目,包括歌台、印族蓝果丽(rangoli)沙画、马来粽(ketupat)制作等;去年11月,清单再添九个项目。

最新列入清单的包括华人手工牌匾雕刻手艺。75岁的书法家杨昌泰与71岁的雕刻家谢翰林,联合经营昌泰画廊约35年,可说是本地唯一结合书法与手工牌匾雕刻艺术的服务商。

杨昌泰说,牌匾如今能以机器制作,本地懂得以手工雕刻牌匾的工匠已非常少。

“早期本地很多牌匾都以手工雕刻,但工匠未必懂得书法。我们既了解书法,也懂得木刻,便能在一凿一削中把书法的神韵表达出来。”

他相信手工牌匾受肯定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部分,能提升国人对这门手艺的重视,也有助刻字艺术的传承。

针对捞鱼生去年也列入清单,美食家林益民说,华人祖辈从中国南方过番南洋之前,就有吃生鱼片的习俗,但这道简单的小吃来到南洋后,尤其在新加坡,进一步发扬光大。上世纪60年代,这道菜经合称“四大天王”的本地粤菜名厨谭锐佳、冼良、许国威和刘育培改良,再配合捞鱼生时喊吉祥祝语以带动气氛,令它逐渐发展为亚洲闻名的农历新年应节菜肴。

新加坡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添九项,看看都有哪些

至于粿汁也列入清单,林益民认为,这道早期潮州人的街边小吃,是一道既便宜又让人温饱的平民美食,受到认可令人欣慰。

文物局副局长:肯定传承人和实践者贡献

这些项目列入清单,不仅代表它们受肯定为新加坡多元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意味它们往后有条件争取像小贩文化那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它们的实践和传承者也可获提名,角逐“新加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奖”。

新加坡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添九项,看看都有哪些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政策与社区)陈子宇说,该局希望借此清单肯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实践者的贡献,提高国人对本地活生生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欣赏。

“清单中呈现有关项目的研究资料,涵盖它们的历史、现行表现方式,以及所面对的挑战。这有助文物局推出战略和措施,以及开发与实践者的合作项目,促进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新加坡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添九项,看看都有哪些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国会提呈紧急法案,未经许可使用“合力追踪”将被严惩

下一篇新闻

海底捞股价创新高!创始人身家涨245亿,坐稳新加坡首富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