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 星期五

放弃新加坡,马来西亚后悔了

在1965年之前,新加坡从没有单独作为一个国家出现。1826年,它是东印度公司海峡殖民地的一部分,当时海峡殖民地的行政中心就设立在新加坡。1867年,海峡殖民地转为英国王室直辖殖民地。1946年,新加坡成为英国王室直辖殖民地。

有的小伙伴可能不太明白,不都是英国的殖民地吗?还写的这么拗口?

那时候,英国的殖民地也分为三六九等。这有点像总公司,成立了个子公司,而子公司下面又成立子公司,最早的新加坡是孙子公司的分公司,自然是很不受待见。

直到1946年,新加坡才变为英国王室直辖殖民地。成为英国的一级子公司,开始受到英国的重视,因为那时候新加坡港口的地理优势开始显现。新加坡港在当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英国在1946年把新加坡变为英国王室直辖殖民地,造成了一个后果,他分立了新加坡和马来亚(马来西亚的前身)。在那之前,新加坡是马来亚的一部分。虽然都是英国的殖民地。

随着英国国力的衰退,殖民地的管理越来越力不从心,加上各殖民地争取独立、自由的呼声越来越高。英国的殖民成本也越来越高,变得越来越不划算,于是退出殖民地,让各殖民地自治、独立成为英国最优的选择。

放弃新加坡,马来西亚后悔了壹:新加坡寻求重新加入马来亚

经过与英国谈判,1957年马来亚实现独立并自治。新加坡的自治谈判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但是新的问题摆在新加坡当局面前。之前新加坡从没有作为一个国家独立存在过,新加坡作为一个港口做转口贸易,大多数都是依靠马来亚,他的淡水供应基本依靠马来亚。

当时,不管是新加坡官方还是民众、在英国还是马来亚,都有一个共识:离开马来亚,新加坡不可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生存下去。

在1955年,新加坡进行第一次民主选举的时候,各竞选政党的的竞选纲领都会有一条:“呼吁新加坡与马来亚合并,迅速实现独立;承诺在若干年内的公共管理部门完全马来亚化”。可见当时新加坡加入马来亚的迫切心情。

当然,新加坡加入马来亚有其现实基础,第一:1946年以前新加坡本就是马来亚的一部分,其转口贸易依赖马来亚,淡水供应依靠马来亚;第二:华人虽为新加坡第一大族群,但很多华人做生意还是依靠马来亚,更多的华人期望马来亚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第二大族群马来亚人在情感上的依附更不必说。第三:新加坡从来没有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存在过,对自己的前途没有信心。

从经济上,从情感上,新加坡加入马来亚成为必然选择。

但是,马来亚不这么想,1957年马来亚联邦刚刚独立自治,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东姑.阿都拉曼非常犹豫。一方面:新加坡以前是马来亚的一部分,新加坡的加入会提升马来亚的国际地位;新加坡港地理位置优越,将来若利用得当,对经济提振效果明显。另一方面:东姑.阿都拉曼担心,让马来亚和新加坡合并会让新加坡和华人获得太大的权利。因为在新加坡,华人群体占新加坡总人口的70%左右,在马来亚,华人群体占马来亚总人口的38%以上(截止目前,在马来西亚华人已锐减到20%左右)。新加坡和马来亚一旦合并,华人群体将占到总人口的43%,而马来人只占到总人口41%,华人群体一下变成最大的族群。顺便说一句,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是客家人。

马来亚在当时就已经有很激烈的排斥华人运动。华人在将来有可能主导新成立的马来西亚联邦,这让刚刚实现独立自治,并实行民主选举的马来亚领导人东姑.阿都拉曼感到威胁。

东姑.阿都拉曼想出了应对之策:一、扩大合并的范围,推动新加坡、马来亚和三块英属婆罗洲领地合并,从而保持马来亚人在新联邦中第一族群的地位;二、限制新加坡公民的选举权,新加坡公民不会自动成为马来西亚的公民,马来亚联邦对移民群体获得公民身份的规定非常严格。作为交换,新加坡将成为一个特别的邦,比其他的几方有更大的自治权。

经过谈判,李光耀争取到的合并方案对新加坡非常有利,除了公民身份。《马来西亚协议》最终在1963年7月签订,根据该协议,新加坡、马来亚联邦、沙捞越和北婆罗洲将共同组建马来西亚。中央政府掌控外交、国防和内部安全事务,而新加坡在经济、教育和劳工问题上有更大的自主权。新加坡可以保留自己的议会和政府,以及地方元首和独立的公务员招募制度。新加坡全面负责行政管理和日常政策制定。在财政方面,新加坡上交给中央政府的的钱款被限制在税收收入的40%,只相当于财政收入的27%。

很多人不清楚这个财政缴纳比例强在哪里。在我国,就主要税种增值税而言,前两年,中央和地方的分摊比例是:中央75%,地方25%。为什么中央比例那么多,因为他要承担国防、重大基建、基础教育、基础医疗等支出。特别国防更是重中之重,日本、韩国之所以很快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几乎不需要国防支出。

放弃新加坡,马来西亚后悔了贰:从合并到分裂

马来西亚联邦原定于1963年8月31日正式成立。但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表示明确反对,苏加诺有自己的盘算,他一直想统一整个马来人的世界,新加坡加入马来亚会让他的梦想落空。为此,苏加诺不惜发动武装斗争,发动抵制者制造爆炸事件,印度尼西亚军舰扣留大量新加坡渔船。斗争一直持续到新马再次分立。

由于苏加诺的抗议,马来西亚将成立日推迟到9月中旬。正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推迟,为新马再次分立埋下伏笔。

1963年8月31日,新加坡正式脱离英国统治,获得自由和解放。但是由于马来西亚联邦成立推迟了,新加坡忽然就获得了15天的独立时间(在法理上不属于马来西亚联邦也不属于英国)。

天赐良机,李光耀竟然见缝插针的搞了一次选举。因为在此之前,李光耀所在的执政党必须依仗人民联盟党的合作才能有所作为。马来西亚的成功合并,让李光耀所在的执政党人民行动党民意大增,人民对人民行动党的支持正在快速扩大。李光耀需要通过一次选举,巩固自己的权利。

马来西亚中央政府只有眼睁睁的看着人民行动党成为新加坡最大单一党。通过这次选举,执政党牢牢控制住议会。

李光耀的行为让东姑.阿都拉曼大为恼怒。李光耀在选举中的大胜,意味着人民行动党失去制衡,新加坡将更加无法掌控。

为安抚马来西亚联邦中央政府,李光耀承诺人民行动党放弃参加1964年马来西亚联邦举行的大选。但马来西亚领导人并不买账,开始着手在新加坡强化自己的力量,马来西亚中央开始大力支持新加坡巫统(新加坡巫统是马来西亚联邦派驻的领导人),以抗衡人民行动党,从而确保对新加坡的掌控。在接下来几个月里,人民行动党不断向马来西亚中央示好,但马来西亚中央一点没有收手的样子。

李光耀决定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进行反击,改变原来的策略,积极参与到马来西亚的政治,通过参与马来西亚的政治,来影响马来西亚对新加坡的政策。李光耀决定参加1964年马来西亚联邦举行的大选。

李光耀彻底激怒了东姑.阿都拉曼,他甚至觉得这样下去,终有一天华人会掌控马来西亚。他公开指责新加坡介入联邦政治是背信弃义。

李光耀的人民行动党后来在马来西亚联邦选举中失败,但双方的矛盾已经变得不可调和。

东姑.阿都拉曼知道,局势已经脱离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与李光耀达成妥协已经全无可能。东姑.阿都拉曼想过用武力迫使人民行动党政府下台,逮捕李光耀。但这样的做法并不现实,英国在马来西亚还起著决定性的影响力,要这样做必须先得到英国的同意,而这是不可能的。

再三权衡利弊之后,新马分立似乎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东姑.阿都拉曼认为:“为了防止身体其余部分也腐坏,要把新加坡切除出去。”

李光耀也认为:“只有完全摆脱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的控制,新加坡的经济才有机会繁荣发展”

新马分立的准备工作秘密完成,分立协议在8月9日联邦国会召开时,作为既成事实递交给国会。所有正式的法律程序在一天之内全部完成。

8月9日,新马同时宣布新加坡独立。

放弃新加坡,马来西亚后悔了叁:新加坡的重生

新生的新加坡处境很危险,也充满了挑战性。新加坡政府聘请了荷兰经济学家阿尔伯特·魏森梅斯博士作为其首席经济顾问,这位经济学家后来被称为新加坡“经济奇迹”的设计师。新加坡政府听从魏森梅斯博士建议,一心一意搞经济,其他都为经济让路。

魏森梅斯亲自引来了大型石油公司壳牌和埃索,还说服荷兰的工业巨头飞利浦在新加坡建立工厂。新加坡本来就已经是一个拥有相当数量商业设施的国际港口,此时则进一步扩展,发展成为金融中心和国际交通枢纽,拥有一个世界一流的货柜码头和一个设施完备的机场。

它在国际上更广泛地宣传本地在经济上具有吸引力,加大力度吸引本地和境外的资本,以使贸易和投资模式多元化。在一代人的时间里,新加坡的经济从转口贸易,转向更有韧性的炼油业、制造业、金融业和服务业。

新生的新加坡共和国运气不错,因为初独立的那几年,国际经济形势非常好,新加坡借助有力的环境,在工业化方面突飞猛进,创造出大量就业机会,并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随着新马分立,新加坡与印度尼西亚之间的贸易额有了提升,

而由于美国逐步加大对越南战争的投入,也使得作为主要供应中心的新加坡获益良多。

1967年,中东发生“七日战争”,苏伊士运河因此关闭,而现代新加坡发家致富,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这条运河,但就连这样不利的条件,也仍然给新加坡带来了更多希望:它的船舶修理生意大大红火起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日本迅猛发展,日本和美国的贸易额不断增长,新加坡是日美贸易的主要获益者。

最近三十年,中国快速崛起,由于中国70%以上的对外贸易马六甲都是必经之地,这直接把新加坡送进人均GDP超6万美元的俱乐部。

这一切,马来西亚只能静静看着。

上一篇新闻

在新加坡过年,就去这十大香火最旺的寺庙祈福吧!据说有求必应哦

下一篇新闻

感受真实的移民新加坡后的生活环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