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精神三代传承:从咖啡店少年到科技慈善新星
清晨五点,一碗热腾腾的咖啡香气氤氲着13岁的姚裕江开启打工生涯。60余载光阴流转,这位在丹戎巴葛军营食堂实现阶层跃迁的老人,与从事海上工程的父亲姚明威及投身科技慈善的新一代青年姚俐廷,共同谱写着新加坡家庭的奋斗史诗。
1960年代的新加坡还处在建国初期,父母辈的移民经历为姚家第三代留下了特殊的精神印记。少年姚裕江在祖屋旁的咖啡馆每日站立逾十小时,用每月28元薪金支撑五口之家。这种坚韧的基因在家族中持续传承:工程师姚明威在海上作业时仍坚持完成学位,现任公务员的姚裕江享受着祖父经营摊位积累的组屋资产。
22岁非营利创始人:
“祖父那辈在匮乏中创造可能,我们这代要在丰裕中寻找方向。”正在国立大学攻读社会科学的姚俐廷坦言,当代青年的挑战不再是生存困境,而是如何将数字化时代的机遇转化为社会价值。她发起的“科技向善”计划已培育23个青年创新项目。
2025财政预算案演讲中,黄循财总理特别提及这个典型家庭:“就像姚家三代人在不同维度坚持的坚韧,正是国家应对外部挑战的锚点。”数据显示,当前新加坡家庭代际流动率连续三年保持全球前三,这种精神传承正在创造新的时代价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