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月11日 星期五

新闻热点

医院急诊治疗体验引争议 老人哮喘发作疑感染新冠难确诊

2023年12月31日,一位慢性哮喘患者突发急性发作就医。由于医疗机构已取消常规新冠检测,医疗团队无法确认病患体内是否存在病毒后遗症关联,仅能通过血检报告确定肺部存在病毒感染迹象。在SK医院急诊科耗时五小时的候诊过程中,患者家属清晰感受到医疗资源调配的紧张态势。

当日上午十时接诊后,病患在候诊区苦等到下午三点始终未见医生主动问询。护士站多次询问无果,最终截获清洁人员代传讯息,但工作人员离开后即杳无音讯。移动护理车前询问年轻医师获得的反馈却是程式化回答:“每位病患都在排队等候,这是当前工作流程”。值得注意的是,现场有医疗设备持续发出纸张打印声,显示分诊系统仍在运作。

转机出现在印度籍医师的主动介入。该医生注意到患者呼吸窘迫状态后,立即调取电子手环信息锁定主治医师信息。随后接诊的欧美籍医生展现出专业素养,用本土化口语给出治疗建议:“昂哥气色是好些了?先按疗程完成雾化治疗。”在完成药物治疗后,医生将出院决定权交还家属的模式引发行业反思:“症状指标达标即可离院”是否符合医学伦理?

上一篇新闻

恶蛇突袭带走近十位名士!猝死无常触发生命教育新思考

下一篇新闻

不丹魔鬼辣椒成国民胎记?代际饮食差异引热议

相关新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