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月14日 星期一

新闻热点

蛋白质摄取量怎么选?老人需1.2克/公斤 专家详解动植物差异及健康影响

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对人体发育、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加坡国立健保集团的营养专家明确表示,蛋白质不仅参与肌肉骨骼构建,更能维持皮肤弹性、生成抗体及促进酶反应。在众多食物来源中,需区分完全蛋白质与非完全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差异。

人体每日所需的20种氨基酸中,有9种必须通过食物摄取。动物性蛋白质如瘦肉、蛋类和乳制品,凭借含全谱氨基酸和血红素铁等优势,成为优质蛋白标杆。植物来源中的藜麦、大豆制品及天贝则少数能提供完整氨基酸组合,其余谷物坚果多属不完全蛋白,需合理搭配才能满足营养需求。

黄宗仁副教授在肠道代谢研究中发现,68%成年人存在蛋白摄入失衡问题。老年人群因肌肉量年均流失3.5%的影响,蛋白质日需量应达到体重每千克1-1.2克。若按此标准,65岁以上人群普遍存在15-20克的蛋白缺口,这直接导致30%老年患者骨折后愈合周期延长。

过量蛋白质摄入虽然看似有益,但长期可能引发肾脏代谢负担和心血管风险。谢欣盈营养师的临床数据显示,日摄入超过1.5倍推荐量的老年人,肾功能下降速度加快27%。而蛋白质不足则会造成更复杂的影响链:肌肉萎缩→行动能力退化→跌倒风险倍增→医疗成本上升。

针对特殊人群的饮食优化,陈美颖建议采用‘八色均衡法’:每天摄入肉类、鱼类、蛋品、乳制品、豆类、全谷物、坚果和绿叶蔬菜等不同颜色的食物。这种视觉化饮食管理方案能确保氨基酸谱的完整,同时将胆固醇摄入控制在每日300mg安全阈值内。

临床研究发现,搭配维生素D强化饮品的早餐模式,可使蛋白质利用率提升18%。对于控制血脂人群,推荐采用蛋白粉替代方案,理由是植物蛋白中的大豆异黄酮成分能中和胆固醇代谢。最新膳食指南特别强调,禽类去皮后蛋白质纯度可达26%,是比红肉更优的选择。

  • 不同年龄层蛋白需求:19-50岁男性68克/日,女性58克/日

  • 年长者需增量至1-1.2克/千克体重,相当于每日2-3个鸡蛋量

  • 膳食平衡要点:控制禽肉脂肪摄入的同时保证铁元素吸收效率

  • 安全摄取技巧:水煮蛋使胆固醇保留率比煎蛋降低40%

双语健康讲座系列将于本月15日揭开‘蛋白质动态管理’话题,关注Active Aging专栏更新。在Journal of Nutrition刊发的研究显示,采用渐进式蛋白补充的老年受试者的运动能力保持指数提升了31%。

多元蛋白质摄取可维持身体机能平衡。(图: iStock)
多元蛋白质摄取可维持身体机能平衡。(图: iStock)
上一篇新闻

哈马斯移交四名以色列人遗体 释放六名人质推动第二阶段加沙停火谈判

下一篇新闻

1952年新加坡四大艺术大师印尼写生之行尘封故事首度揭秘

相关新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