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女子走私小猫牟利获刑 利用被单遮掩猫只
- 一名36岁新加坡女子通过马来西亚网络平台订购宠物猫,并雇佣两名同国女子以特殊手法实施跨境走私活动。涉案嫌疑人符思萍因违反动物保护相关法规,最终被判服刑240天。
- 法院文件显示,符某最初于2023年协助邻居完成宠物交易时发现市场机会。2024年1月,她开始系统性地通过线上渠道联络卖家苏晓恩,锁定特定品种猫只并约定每只约754新元的采购价格。
- 涉案运输方式较为隐蔽:嫌疑人陆秀美驾驶车辆时,同伙苏晓恩将猫只藏匿于大腿部位的被单下。这种手段在2024年4月至6月间成功操作10次,累计走私20只猫只进入新加坡。
- 调查发现走私活动存在严重公共卫生风险。2024年6月被查获的三只猫中,两只英国短毛猫在转运期间死亡。尸检报告显示其携带高致病性猫科病毒,该病毒可引发厌食、呕吐等致命症状。
- 涉案商品交易链路完整:每只猫贩卖价格维持在1600-2500新元区间,扣除人工及运输成本后,单只获利约1000-2000新元。主要买家多通过现金或移动支付完成交易。
- 协助运输的马来西亚籍女子已先期受审,分别获刑30至32周不等。新加坡国家公园局指出,此类动物走私案件可能破坏本地生态防疫体系,今年以来已累计破获30余起走私动物案件。
- 案件揭示新型走私手法,移民与关卡局特别提醒旅客:任何未经检疫的动物入境均违反《动物与飞禽法令》,最高面临五年监禁或5万新元罚款。涉案猫只死亡案例亦引发动物保护组织对运输条件的关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