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商用网约车三年锁定期政策详解:如何抑制拥车证投机与稳定市场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近日宣布,自2025年2月19日起,所有企业新注册或 convert 为商业载客用途的网约车,必须维持车队运营状态至少三年。在此期间内,车辆不可私自转为私家车或转让给个人车主。
该政策旨在调控拥车证(COE)市场的过度炒作。交通部门指出,新注册车企需签订锁定期合同,即使转让仍由新承接方继续履行剩余期限。此举被车商视为抑制非实质性需求的有效措施。
统计显示,2022至2024年间,约有1500辆商用网约车在首三年内提前退出运营。而截至2025年1月,网约车总量已达90,882辆,其中企业注册车辆占比四成,近两年增幅高达10%。
政策明确区分个人车主与企业运营规则:个人以自有车辆提供网约车服务不受锁定期限制。若需恢复私用,仅需支付100新元行政费用。德士(出租车)虽无锁定期,但整车禁止转作私家车。
为确保政策公平实施,LTA提前对受影响车辆范围作出界定。第二轮COE投标中取得资格证的车辆需执行新规,而前一轮(2月19日前)注册车辆维持原有规则。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提前启动源于系统供应商NCS的技术泄密事件。
学者指出,这项监管改革将改善出租车与网约车的市场竞争生态。车商梁南兴强调,政策促使企业审慎扩建车队,预计银行信贷审查也将更严格。在最新COE拍卖中,中小型汽车组别价格反弹至9万新元以上,显示市场仍在调整期。
NCS已确认该异常为部署错误所致,目前正与交通部门协作推进监管合规。根据2023年启动的政策审查计划,更多出行服务监管措施将于2025年3月随财政预算案揭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