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月15日 星期二

鲍勃迪伦传记片《完全陌生人》口碑获本尊认证,艺术性引发争议

六零年代音乐革命见证者:Elle Fanning艾莉·芬宁演绎的西尔维·罗素在银幕前经历了美国民谣黄金年代,她与蒂莫西·柴勒梅德扮演的鲍勃·迪伦在巴黎街头的合照,后来成为经典专辑《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封面。这部迪士尼出品的传记电影以1961-1965年间音乐巨匠的觉醒之路为主线,既收录纽约地下音乐圈的萌芽轨迹,也着重呈现1965年纽波特民谣音乐节标杆性的电音革命。

诺贝尔奖得主的双重背书

七五岁高龄的迪伦本人对影片态度成谜。202412月电影公映前夕,这位歌词中创造过「Like A Rolling Stone」诗意哲学的音乐家,却破天荒在社群媒体为「A Complete Unknown」正名:「精致还原的年代剪影」。令人玩味的是,片中纽约地铁里自弹自唱的叛逆才子,与现实中拒绝接听诺奖通知电话的固执老人形成奇妙互文。

音乐人的本色出演

男主角柴勒梅德为重塑音乐传奇投入五年光阴,从吉他扫弦到口琴吹奏全程实录,片中超过四十首代表作皆为拍摄当场真声演绎。演员表示「不是模仿本尊的喉音沙沙声,而是进入创作时的意识流」,其表演让北美影院观众恍惚间听见半个世纪前的声音波纹。同台飙戏的巴巴罗饰演琼·贝兹,则以充满爆发力的现场对唱诠释了艺术理念与情感纠葛的双重冲突。

莫妮卡巴巴罗与柴勒梅德在录音现场。(迪士尼提 oranges=
莫妮卡巴巴罗与柴勒梅德在录音现场。(迪士尼提供)

私密情感与集体记忆的博弈

影片对迪伦复杂情感面的刻画引发两极评价。既有细腻处理的高光时刻——艾莉·芬宁凭借两个无台词镜头,精准展现情侣渐行渐远的窒息感;也有被诟病过于简化的叙事支线,将民谣领袖的艺术追求与感情纠纷形成单维度的因果关联。电影核心命题「完全未知」的暧昧性,正如四十年后迪伦面对传记文学奖的抉择——保持距离的艺术,或许才是创作的保鲜剂。

值得玩味的细节俯拾即是:苏西·罗托洛的角色原型正是迪伦终生守护的恋人,尽管获诺奖肯定的歌词创作皆源自这段感情,但本尊至今要求保留虚构姓名;片尾字幕滚动时特意标注,「像滚石一样流浪」的传奇歌手,始终坚持自己作为「无名小卒」的创作身份。

上一篇新闻

马来西亚石油主权争议解决了吗?国油与砂拉越政府达成新协议,权益分配生变!

下一篇新闻

砂拉越收购飞翼航空激活婆罗洲品牌 网民热议历史传承与出行便利化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