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点赞深度求索开放路线:AI技术发展需创新共享与风险防控并举
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与风险防范并存的背景下,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娄勤俭(3月4日)以深度探索(DeepSeek)的崛起为例,阐释了中国科技发展路径的选择逻辑。这位专注自然语言处理的初创企业,凭借开放式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印证了开放生态对智能化时代的战略价值。
发言人特别指出,由“80后”“90后”主导的DeepSeek团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这些年轻技术人才在自然语言模型领域的持续攻关,既体现了中国科研生态的包容性,也展示了民营企业参与前沿科技研发的巨大潜力。通过将核心算法向全球开源社区开放,这家企业已助力多家跨国机构构建个性化AI解决方案。
娄勤俭以移动操作系统发展史为参照,系统阐述技术路线选择规律:当初局限于封闭生态的Symbian系统逐渐没落,而拥抱开源的安卓系和ARM架构则实现了生态繁荣。这验证了“单一企业难以闭门造车推动技术突破”,跨机构协作共享才能实现普惠型创新。
技术发展的双重维度
在肯定开源共享价值的同时,发言人也着重强调了AI发展的“安全红线”。随着大语言模型加速渗透舆论场、决策系统等关键领域,算法偏见、数据泄露、深伪技术等风险已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中国正通过建立分级分类监管体系、制定AI伦理指南等措施,构建“发展+安全”的双向治理框架。
资料显示,DeepSeek已向开源社区贡献超过12项基础模型版本,其开发的MoE混合专家模型在参数效率指标上突破行业瓶颈。这种技术路线既确保了研发进度,也为中小企业开源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