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音伦敦上市计划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供应链转型与信任策略解读
在全球贸易格局波动的背景下,跨境快时尚品牌希音(Shein)仍稳步推进英国伦敦上市进程。该计划目前正面临多方考验,包括特朗普政府对小额跨境商品免税政策的调整,以及资本市场对公司估值的争议。
彭博社周五披露的访谈显示,希音执行主席唐伟强调,登陆公开资本市场是建立消费者信心的核心举措。他特别指出,通过上市程序可强化企业运营透明度,从而回应外界对其供应链合规性的质疑——此前部分中国合作厂商因劳动法问题遭媒体点名。
这家注册于新加坡的电商巨头近期在伦敦展开投资者路演活动,寻求对拟议IPO的支持。尽管外界推测其估值需从660亿美元腰斩至300亿美元,但唐伟未对价格调整发表任何评论。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明确否认了特需监管机构批准低流通量股份(低于10%)的传闻。
当前贸易环境的关键变量之一,是美国政府拟终止针对800美元以下个人物品的免税通关政策。这项被称为“微量豁免”的条款每年惠及约150万个包裹,占希音美区业务总量超30%。行业数据显示,关税调整可能推动其服饰单价上浮5%-15%,这对平均消费额仅18美元的北美客群将构成直接冲击。
针对潜在压力,希音正在实施供应链多极化策略。企业向合作供应商施压,要求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建立后备产能。这种去中国化布局虽增加运营成本,但能规避部分贸易壁垒。同时,企业内部正优化订单合并系统,通过大单运输降低单位物流支出。
尽管面临年利润下滑三成的不利财报,这家创立于南京的跨国电商品牌仍保持现金流稳健。最新运营数据显示,美国市场营收贡献占比维持在38%高位,欧洲区增速则突破45%。唐伟重申其全球业务未现实质性疲态:“我们将客户体验置于首位,无论何种贸易波动都不会影响交付稳定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