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月06日 星期三

新闻热点

港口地缘风云再起:李嘉诚资产剥离背后中美博弈

2025年3月5日,美国贝莱德基金主导的财团与长江和记实业达成初步交易框架,拟以304亿新元收购横跨23国的43个海运枢纽。值得关注的是,这批资产涵盖巴拿马运河大西洋及太平洋入口的战略要地,在当前贸易环境下显得尤为敏感。

尽管交易方强调纯商业属性,但两国政治影响力已渗透企业决策。距交易官宣前两个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在就职演说中质疑运河控制权,称该水道凝结着美国3.8万烈士的牺牲,却因「愚蠢」的安排落入中国资本掌控。他尤其指出中国船只通过这个海运咽喉时存在双重标准收费现象,并扬言不惜军事行动收回运河。

作为回应,巴拿马监管机构已启动合同审查程序。此情势下,长和套现190亿美元资产的决策既规避了美国施压风险,又获得资本市场积极反馈——交易公布当天股价跳涨。然而这并未缓解北京方面的担忧,官方媒体通过连发两篇社评,直指该交易造成中国航运企业成本上升、海外市场布局出现10.4%运力真空。

港澳事务办转载的署名文章措辞尖锐,批评资产处置行为实质弱化中方全球海运话语权。文章不点名指出「没有骨气的妥协」可能损害国家集体利益,强调商业领袖需恪守「商之道,济天下」的责任准则。这种舆论攻势直接影响资本市场信心,长和股价随后表现出波动态势。

商业困局折射出更大范围的国际竞争态势。类似案例在TikTok也已上演,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强制脱售,给出「不卖就禁」的最后期限。虽截止日延后至4月5日,但中美双方立场对立意味着僵局难以化解。这两起标志性事件凸显出全球企业面临「政治合规」与「经济收益」的双重悖论。

在关税战与产业管制持续升级的背景下,跨国运营已进入高风险时代。研究数据显示,全球约70%的港口运营商被迫重新规划国际贸易路线。专家建议企业建立动态政治风险评估模型,实时监测政策变动对供应链的影响,这种生存智慧在数字时代显得尤为关键。

上一篇新闻

公社科考察团频现肠胃炎感染 港府紧急检讨大陆交流机制

下一篇新闻

特朗普二度执政遇AI冲击?马斯克'影子总统'之谜解析

相关新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