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私宅租金2月微涨0.3% 交易量为何下滑?
2025年2月新加坡私宅租赁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格局。最新数据显示,不含有地住宅的整体租金指数小幅攀升0.3%,结束了前一个月0.3%的下跌走势。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首轮租赁市场活跃度带来的交易红利开始消退,当月租赁量录得5062个单位,较1月峰值6306个单位出现显著下滑。
来自房地产交易平台99.co与SRX的联合统计显示,今年2月私宅租金同比涨幅稳定在1.8%。细分市场呈现明显梯度差异:核心中央区(CCR)作为高端住宅板块表现突出,租金环比劲升1.6%;外围中央区(OCR)则温和上涨0.2%;值得关注的是其他中央区(RCR)租金意外下跌0.5%,呈现出市场结构性调整。
租赁市场交易量的季节性波动特征显著。尽管月环比降幅达到19.7%,但相较去年同期基准仍录得5.7%的正增长。产业分析师指出,这一趋势主要源于2024年下半年6300个新增私宅单位获得临时入伙准证带来的供应支撑,尤其在核心区域形成有效的新增供应。
市场观察表明,农历新年假期对2月租赁签约造成影响。99.co首席数据官Luqman Hakim指出,跨区域人员流动显著降低了当季有效签约率。不过基于当前稳定经济环境和有限供应现状,业内人士仍维持全年租金上涨2%-4%的预期。
组屋租赁市场呈现独特运行轨迹。尽管租赁量环比缩减10.8%至2352个单位,但整体租金水平逆势攀升0.7%。这种背离现象被归因于两个因素:符合五年最低居住年限的房源供给下降,以及外籍专业人士薪资门槛提升带来的优质租户竞争。
产业研究专家分析称,私宅与组屋市场的联动效应正在显现。核心地段新增供应释放的部分压力客观上分流了部分高端租房需求,同时外籍人口政策调整持续重塑租赁市场格局,这种多维度的动态平衡将主导2025年的住宅租赁市场演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