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业倒闭潮背后:疫情裁员与消费降级夹击
在北京郊外一座斑驳的仓库内,安大为正带领团队清点成排的商用烤箱与冷藏柜。这些曾活跃于餐饮后厨的设备,如今成为见证行业寒冬的特殊标本。
据企查查平台统计,去年该团队每月拆除200家停业餐厅,业务量同比激增270%。全国范围内,2023年注销餐饮企业近300万家,创行业历史峰值。北京市场尤为严峻: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餐饮净利润同比暴跌88%,部分月份单月倒闭率高达15%。
行业分析报告显示,中国餐饮企业平均存活周期仅500天,北京地区更缩短至不足一年。这种异常现象与2023年疫情解封后的连锁反应密切相关——多个行业大规模裁员促使失业人群涌入餐饮领域创业,导致市场供给短期内严重过剩。
'叉车轰鸣声就是我们的催账铃',这位设备回收商透露,北京核心商圈的商铺更替速度远超预期。激烈竞争迫使从业者发动价格战,某烘焙品牌前负责人坦言:'竞争对手用十元差价击溃我们三年积累的客群基础'。
需求端的萎缩加剧了行业困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居民人均餐饮消费同比显著下滑,直接导致该行业全年收入增幅放缓至5.3%。市场观察人士指出,当前餐饮业正经历供需双重挤压的结构性调整,这种产业阵痛可能持续影响未来三年的创业方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