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文化的独立与融合
时至今日,新加坡经济充满活力,在全球竞逐中举足轻重,但它仍然是一个充满悖论的国度:儒家学说与亚当斯密理论的奇异混合体。实行权威主义的宪政民主体,崇尚个人成就与自强自立,但又强调个人对家庭及社会的责任。
国家的凝聚力建基于一个多种族、多语言的世俗社会。新加坡表面上没有太过掩盖族群间的差异,更多的是通过赞颂多元文化带来的丰富性,尝试创生一种专属于新加坡人的认同感和特定的价值观。
李氏没有采取大多数新生国家创立国家意识的方式——大力提倡本土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族群的文化——这其中或许不免有政治的考量。基于新加坡独特的历史与地域环境,导致采取这一策略可能会激起华人沙文主义。
南洋大学的兴衰很大程度上映射了新加坡当局的这种策略。1955年南洋大学创立后,一度被视为新加坡当地中华文化的图腾,但在很长时间内,南洋大学的学生,不但学历得不到承认,政治与经济也都受到极大的遏制。1980年,南洋大学终于被迫关闭。
这种自上而下对南洋大学予以“特殊关照”的政策,对于消除同情北京政府的情绪,无疑具有最直接的效果;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切断了华人群体与母国之间联系的文化根基。
抛开民族情结,李氏的执政思路无疑具有极强的标本意义。作为一个与周边国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弱小岛国,要实现独立发展空间,首先需要创生一种专属于新国家的认同感。
因此,保存至今的各大族群的聚居区,更多的只是新加坡政府宣导文化融合与独立的表征。成了当地人基于愈发微弱的族群惯性,回望文化根源的一个去处。
喧闹依旧,物是人非。
1
牛车水,早期华人聚居区
牛车水,新加坡的唐人街。1819年英国人莱佛士登陆新加坡之后,从中国南来的华人越来越多,大部分人就住在现在的牛车水区。于是,几年之后,莱佛士索性把这个区划为华人居住区。现在的牛车水区,算是市中心的繁华地区之一。
可是在当年,新加坡还没有自来水设备,全市所需要的水,都得用牛车自市郊载到市中心,再由市中心转往市内各地。由于唐人街位于中心地区,于是这个以牛车载水供应用水的区域就叫做牛车水。
牛车水东北面余东璇街上的“大华剧院”,1927年兴建,第二年竣工。初期名叫“天演大舞台”,由本地大富豪余东璇出资兴建。
2
小印度,印度族群的聚集地
小印度就仿佛是一个印度的缩影。据记载1819年,莱佛士爵士的船航行到了新加坡,在随行的队伍中的印度籍助手以及士兵,成了新加坡的土地上第一批的印度移民。
这里具有浓浓的印度风情。在亚拉街能看到很多颜色鲜艳的纺织品、藤器、皮具和手工制作的青铜艺术作品。这里有很多富有时代民族特色的建筑物,经过一番粉刷,更保留原本的风采。
新加坡政府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构筑一种普世,同时又契合本国实际生存需求的国民认同感。“共享价值观”白皮书的五项共享价值观便是最好的体现:国家高于群体,社会高于个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社群要支持并尊重个人;求同存异;维护种族和宗教和谐。
对于普通百姓,无论当政者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只要人们确实普遍享有机会均等,能够靠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集体的认同感自然就有了落地的根基。
牛车水、小印度,至少是吸引外来游人的好去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