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床垫有毒物质释放:对健康有何影响?
一项最新研究揭示,婴幼儿在睡眠时可能暴露于多种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主要来自床垫和床上用品。研究指出,这些化学物包括阻燃剂、邻苯二甲酸酯等,与儿童发育问题和激素失调等健康风险密切相关。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多伦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25个婴幼儿卧室中采集空气样本,发现超过20种有害物质,如邻苯二甲酸酯、阻燃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尤其在床铺周边浓度较高。随后对16张新床垫的检测进一步确认,这些床垫是主要的污染源。实验还表明,儿童体温和体重会加速有害物质的释放。
该研究已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上发表。研究中测试的床垫为加拿大市场上常见的平价知名品牌,原材料来源于美国和墨西哥,因此研究结果可能对整个北美地区具有参考价值。
检测发现,部分床垫中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质TDCPP,浓度高达1700ppm。此外,即使是一些标有“安全认证”的产品,也被检测出高达1800ppm的五氯硫酚(PCTP),而这类化学物质在美加两国已被明令禁止用于儿童产品。
多伦多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戴蒙德(Miriam Diamond),作为研究的主要负责人表示,家长很难通过选择品牌、材质或价格来规避这些风险。即使某些产品宣称符合标准,依然可能含有超标的有害化学物。
研究强调,邻苯二甲酸酯常见于食品包装、化妆品及儿童玩具中,长期接触可能干扰激素系统,对儿童的生殖和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即便只是微量暴露,也可能对快速发育中的儿童大脑和身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可能导致男婴生殖器畸形、成年男性睾酮水平降低,还与肥胖、哮喘、心血管疾病、癌症及过早死亡等风险相关。
此外,阻燃剂中的多溴二苯醚(PBDEs)也被认为是影响儿童智力的重要环境毒物。根据2020年的一项研究,从2001年到2016年,PBDE暴露可能导致超过1.6亿智商点数的损失,并与逾73万例智力障碍病例有关。
为减少儿童接触有害物质的风险,专家建议家长优先选择天然材质的床品,如乳胶、纯棉或美利奴羊毛制品,或者考虑使用已经挥发掉大部分化学物的二手床垫。新购买的婴儿用品可在使用前置于阳光下暴晒,以加速有害物质的释放。
同时,在选购床单、窗帘等织物时,建议选择中性素色款式,避免因鲜艳图案中含有的紫外线过滤剂增加污染风险。此外,保持床品和睡衣的清洁,定期通风并吸尘,尽量减少使用毛绒玩具、床垫加垫等填充物,以及避免选择含大量合成成分的个人护理产品,也能有效降低化学暴露的可能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