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商贩”到印尼首富,他祖籍福建泉州,28年给中国捐了12亿
每一次灾难,海外华侨送来的温暖,总能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 文:灰鸽
近日,“责任云研究院”公布了一组外资企业针对这次疫情的捐赠数据,截至2月6日,共有254家外资企业向中国累计捐赠了13.78亿的现金及物资。
而在统计表里,我们又看到了那些熟悉的名字,正大集团(泰国)、益海嘉里(新加坡)、金光集团(印尼),它们都是来自于海外华侨旗下的公司。
其中,益海嘉里捐款3000万,正大集团捐款5000万,而金光集团则以1个亿的捐赠额排在榜首。
数字的背后,是海外华侨不变的“中国心”,而对于金光集团的创始人黄奕聪而言,他也从来就没有忘记过自己身上流着的是华夏儿女的血液。
“中国是我的生母”
这是黄奕聪一直坚守的道义,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虽然一直身在印度尼西亚,但他和他的金光集团多年来给中国大陆的捐款累计已超过12亿。
黄奕聪出生于福建泉州,虽然7岁就随父母到了印度尼西亚打工求生,从小商贩开始,一路干到印尼首富,他写下了一部闽商的海外传奇。
但他一直都想为中国做点事情,1992年,邓公南巡进一步拓宽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黄奕聪得以与中国再续情缘,那一年,金光集团在中国开始生根发芽。
而黄奕聪也开始了他对祖国的无尽回馈,可以说,至今28年来,中国的每一次“灾难”,他几乎都不曾缺席,而捐赠名单里也总有他伟岸的身影。
1993年,黄奕聪就为北京大学基因研究中心捐赠了240万,但这还没有完,1998年,再次给北京大学捐资1600万,在那个年代,这个捐赠额非比寻常。
黄奕聪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还不止于此,1999年,黄奕聪为希望工程做了很多事,累计的捐赠额超过600万。
2005年,黄奕聪还在海南设立了助学环保基金,捐助金额达到5000万,同年的胡润慈善排行榜上,金光集团(中国)被评为中国大陆慈善企业榜第一名。
对于中国几次大“灾难”,金光集团的捐款更是一直名列前茅。
1998年中国洪灾,黄奕聪定向给广东灾区捐款1000万。
2003年非典,在北京电视台“万众一心抗非典”的晚会上,金光集团捐赠了1000万。
2008年初中国南方暴雪灾害,黄奕聪为冰雪灾害也捐了2060万。
2008年也是中国遭遇汶川地震的一年,黄奕聪不仅通过企业捐款2100万,同时公司的员工还自行募捐了280万,自己的儿媳妇和孙女也以个人名义捐了100万。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黄奕聪再次捐款2000万。
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金光集团捐款3000万。
2014年,93岁的黄奕聪宣布退休,当年也做出了他这一生最大的单笔捐赠决定,捐资5亿元,连续10年支持北京大学的各项学术计划。
退休后的黄奕聪过了几年悠闲的生活,但好人终究也要离开,2019年1月,黄奕聪与世长辞,享年98岁,一颗“巨星”陨落,连印尼总统都出席了他的葬礼。
不过,好人的精神会被传承,黄奕聪虽然走了,他的儿孙们继承了他的意志,这次疫情捐赠的1个亿,正是大儿子黄志源对中国的“致敬”。
其实,大儿子黄志源虽然出生于印尼,但他与中国也有着不一般的情缘。
因从小受父亲的爱国情怀影响,上个世纪60年代,黄志源就回到北京求学,并考入了北京大学,在这个中国的最高学府,黄志源度过了他的青葱岁月。
对黄志源来说,那几年影响了他的一生,他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文化,还读懂了父亲心底的浓浓祖国情。
而毕业之后,黄志源才回到印尼,加入了父亲的金光集团,与父亲一起并肩作战。
金光集团与中国的缘分更深,实际上,在中国已是随处可见它的身影,有一种纸叫“清风”,这个在中国几乎老幼皆知的两个字,就是金光集团(中国)旗下的品牌。
“清风”的所属公司金红叶纸业集团,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生活用纸企业,而金光集团在中国的产业布局还并不仅仅是纸业。
1993年,金光集团在浙江宁波投资成立了宁波国际银行,从事银行、保险、证券、投资、信用卡及租赁等金融业务,现在已开出了多家分行。
中国有一种方便面叫“华丰”,有一种食用油叫“大满贯”,他们也是金光集团旗下的产品。
当然,房地产业是大多数企业都忍不住染指的行业,金光集团在中国也有不少知名的物业资产,比如上海外滩中心、中山广场,宁波金光中心等。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底,金光集团在中国拥有40多家全资和控股企业,总资产超过1700亿,每年在中国创造的销售额近600亿。
看起来,金光集团在中国赚的钱不少,但我们表示欢迎,一个时刻回馈社会的企业,当然也有资格向社会“索取”。
而黄奕聪则已被铭记,在的家乡福建泉州,他捐建的奕聪小学、奕聪中学、金光隧道、奕聪科学楼等,至今仍在向人们述说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鲁迅先生说: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黄奕聪就是其中之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