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寺庙祈福、吃汤圆……新加坡的元宵节仪式感满满

元宵节是吃“元宵”的日子,也是东方情人节,元宵节的英文可以翻译成Lantern Festival(灯笼节),在新加坡,元宵节又称Chap Goh Mei。所以如果有人走过来跟你道声:“Happy Chap Goh Mei!”你可千万别惊讶!

Chap Goh Mei,是闽南语“十五暝”的发音,顾名思义就是农历新年的第十五夜,过了这年十五,新年也就结束了。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人和福建人较多,因此“十五暝”的叫法也比较普遍。

除此之外,元宵节也称作“上元节”,根据《岁时杂记》记载,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道教信徒会在这天祈求天官大帝赐福,保佑一整年平安顺利。

“新加坡眼”将在元宵节当天(2月5日),直播天福宫元宵庙会,感兴趣的小伙伴不要错过,赶快预约起来!

新加坡元宵节的习俗

古代社会保守,年轻女性平时不允许外出,婚姻更是不能由女性自己做主。她们只有在元宵节这天才能结伴外出,到灯会看灯赏玩,不少男女因此擦出爱的火花,少女们也会向上天祈求婚姻美满。

在马来西亚槟城一带就衍生出“擲柑”的习俗——“掷柑”,俗话叫“掷柑,嫁好尪”(拋掷柑,嫁个好丈夫)。

女孩们会在元宵节这一天,打扮一番出门,到海边或河边“抛掷柑橘”,期望嫁个好丈夫。

在婚恋自由的现代,“掷柑”演变为一种交友方式。在这一天,姑娘们会把自己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写在柑橘上。

寺庙祈福、吃汤圆……新加坡的元宵节仪式感满满

参加“掷柑”活动的男生,则会把自己的信息写到香蕉上。参加活动的人们从水池里随机捞起香蕉和柑橘。或在现场跟意中人交换,一段美好的姻缘或许就从此开始了。

元宵节的美食

大部分新加坡华人祖上来自南方,因此新加坡华人在元宵节会吃汤圆。

寺庙祈福、吃汤圆……新加坡的元宵节仪式感满满

元宵节大家会吃“鸭母捻”(Ah Balling),起源于广东潮汕地区的带馅汤圆“鸭母捻”在新加坡是常见的平民小吃。这种汤圆煮熟后会浮在糖水上,犹如白母鸭浮游于水面。大家在老牌的小贩中心小食摊能找到这种美味小吃的踪影。

但据说在古代,人们吃的不是汤圆,而是另外一种外形相近的食物——元宵。

关于元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宋代诗人周必大在《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坐间成四韵》写道:“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诗里的“珠”指的就是元宵,而元宵和汤圆最大的不同在于制作手法:前者是“滚”出来,而后者是包出来的,二者的馅也大不相同,元宵是咸的,而汤圆是甜的。

但在元宵节无论是吃汤圆还是元宵,圆滚滚的外形都是象征着阖家团圆,幸福美满。

往年,全岛各地都会有舞龙舞狮的活动庆祝元宵节,人们也会选择到寺庙为新年祈福,因为疫情封闭的三年里无法在节日当天去祈福,今年的元宵节终于可以恢复到往常一样了,大家可以一起庆祝节日的到来,可以去寺庙祈福,和朋友一起聚餐,饭后再来一碗汤圆,过节仪式感满满。

— END —

上一篇新闻

田亮女儿田雨橙参加新加坡网球冠军赛,首战告捷

下一篇新闻

英国医疗单位试用无人机运输药品和病人样本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