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经济形势分析(3)
3.1 上世纪六十年代(上篇文章介绍过)
3.2 上世纪七十年代
主要的经济挑战是什么?
尽管在1960年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增长,但新加坡的经济仍远未取得成功。失业率仍高达10%左右,经济挑战主要来自对英国撤离该岛的怀疑和印尼的对抗政策。与香港不同,新加坡政府不再支持英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分离破坏了在该地区建立共同市场的最初计划,这将使新加坡对外国投资者更具吸引力。新加坡政府必须继续努力改善国家的经济状况。
政府为改善经济做了些什么?
EDB继续检讨其税收优惠计划,以保持新加坡在外国投资者眼中的吸引力。“先锋”的地位在1970年被修正,将减税延长到固定的五年期,在1975年再次修正为固定的十年期[1]。然后在70年代末,税收激励计划被扩展到支持新加坡拥有的小型制造企业,以及为那些为现有企业提供服务的企业提供福利。税收优惠和福利显著削减了33%以上的生产成本。除了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和其他福利外,新加坡政府还努力建立其他支持机构。政府在缺乏当地私人专长的领域接管了投资。随着新加坡开发银行(DBS)、新加坡航空公司(SIA)和森巴旺造船厂的诞生,在金融和运输领域出现了国有化公司。这些机构在新加坡建立金融服务以及继续发展有形基础设施和非有形基础设施方面发挥了支持作用。为了资助新加坡的公共投资,政府继续推行中央公积金(CPF)社会保障计划。
虽然该计划有若干变化,如CPF资金用于购买住房和医疗福利的多样化,但CPF计划对所有劳动个人仍然是强制性的。它对经济的作用是帮助建立一个以辛勤劳动、节俭和自助为基础的劳动力。新加坡政府还监督该国的劳动条件,旨在提供一个积极的劳动环境,吸引外国投资者。20世纪7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通过《就业法》制定了防止和解决雇员与雇主之间问题的就业标准。此外,1972年,新加坡政府成立了全国工会大会(NTUC),作为唯一的全国工会来监督就业和工资问题。
这一时期的经济结果是什么?
直到70年代末,政府的所有这些举措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到20世纪70年代末,失业率低至3.5%,而制造业继续增长到GDP的25%左右。新加坡以10%的年GDP增长率获得国际认可。
3.3 上世纪80年代(篇幅有限,下篇继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