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没出手,美国就给英国当头一棒,督促英航母尽早打道回府
这次英国航母访问远东其实在国际上还是收获了很多眼球,一来是大英帝国已经很多年没有向远东派出军舰了,这一次全新的伊丽莎白女王号领衔几乎是英国皇家海军未来近半数的作战力量访问远东,证明了英国干预东亚事务的雄心。
二来,英国政府为了这次活动可是下足了宣传的功夫,几乎是用尽了他们拥有的一切渠道去向全世界通知这件事情。而且英国为了吸引注意力,还做出了许多暧昧的暗示,各国观察人士都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
作为美国最“特别”的盟友,很明显这次军舰出访活动实际上只是最基础的,接下来还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说英国是否会寻求在东亚常态化地部署军舰?英舰编队在经过南海时是否会挑起一些事端?对于这次出访活动他们会给出怎样的定义?
等等很多问题,虽然现在看来这些问题都已经有了答案,但之前是没有的,这就为这次行动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与这次事件直接相关的中国,更是做足了预案。
在七月英舰编队驶出印度洋进入马六甲海峡的时候,当时的美国媒体报道时还提出了许多意见,其中不乏一些白宫方面对英方的期望。
比如说很典型的美国右翼保守派媒体《华盛顿观察家报》就刊文称:检验美英同盟成色的时候到了,美英同盟是否具有特殊性将取决于英国军舰是否愿意闯入中国南海岛礁海基线12海里以内,因为其他国家都不敢在这一问题上跟随美国,如果英国这样做那将成为一个榜样。
“英国军舰是否会闯入中国领海,就像他们在黑海对俄罗斯所做的那样?”
这几乎成为了英舰经过南海那段时间最热点的话题之一,对此中方可是给予了高度关注,不仅外交部发言人喊话重申中方立场,对应的中国海军在南海上英国舰队航线靠北的海域划定了军演区域,由中国第二艘服役的航母山东舰领衔的舰队在南海整装应对。
只要当时英军军舰敢闯入中国南海岛礁的领海范围,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会如期举行,包括军舰近距离逼迫转向,飞机在敌舰航线上投弹逼迫转向等等场面应该都会成为现实。
当时几乎可以说全世界的目光都放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希望看一看英国是否敢于顺着美国的意思,以实际行动挑战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但实际结果后来确实让我们非常失望,英方不仅不准备闯入领海,甚至还取消了经过台湾海峡的计划,并且更改航线与中国南海诸岛维持着数十海里的安全距离,径直驶入了菲律宾海。要知道,按照原本的计划英军舰队在经过南海以后会几乎踩着台湾海峡中线经过然后抵达访问日本与韩国!
按照他们最初的航线计划,无论英方如何表态,其对中国的政治压力都是客观存在的。为此中方准备了多套预案应对英方可能的挑衅行为,结果还没等到中国出手,他们就自己认怂了!
对此美国方面当然是非常失望,因为这和他们预想的结果完全不一样,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直接发言称“英国航母应该迅速返回本土,关注本土防务,而不是着眼于地球另一边的远东,希望英国能够更多地关注在欧洲的事务,这样能为美英同盟带来更多帮助。”
但不要忘了此前他们还说帮助英国航母部署日本,而奥斯汀最新的这番发言几乎是推翻了此前美国官方对于英方这次军舰访问东亚的行动的态度,我想若非“英美同盟历史悠久”,恐怕就要连吼带骂叫英国人滚回老家了。
为什么美方前后的态度会发生这样180度的改变呢?
要知道美国最开始积极支持英国军舰出访东亚乃至于常态化部署,根本上讲是希望英国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保持一致,说得更直白一点,他们还希望英国在东亚部署的部队战时直接交给美军指挥。
这样能大大缓解美军兵力匮乏的困境,毕竟现在美军在西太平洋上能够保证常态化部署的航母并不多,根据航母战斗群运作维修周期的限制,只能维持1-2艘航母常驻西太,航母不够的时候就连美军也不得不抽调海军陆战队的两栖攻击舰搭载F-35B客串航母的角色。
相比之下,英军的航母虽然也没有弹射器和拦阻索,但至少能运作24-36架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F-35B,在配合美军航母使用时,战斗力也能达到美军一艘航母的60-70%,能够大大缓解美军的压力。
为此,美国在一段时间里几乎成为了英国常态化部署航母到东亚这一计划的最大支持者,在他们的要求下日本政府绝对开放本土的基地供英军驻军,英军航母计划的部署港口是横须贺海军基地,和美军航母呆一个窝里面。
但从英方舰队经过南海前后的表现来看,恐怕这个想法并不能变成现实。如果说英国方面有胆子在中美发生冲突时与中国开战,他们又怎么会不敢派军舰闯入中国领海呢?连这么一点对华敌对的胆子都没有,我相信不会有人期望认为英军在未来可能的中美冲突中明确站队美国。
那么实际上这次英国舰队出访东亚的影响,也就单纯是服务于自己的利益了,也就是在中国面前蹦跶,展示自己所谓的远洋军事投送能力,证明自己有和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不要忘了,在这次出访之前英方可是通过各种渠道对华示好,比如说英国财政大臣在伦敦金融城做演讲,称“伦敦金融城能为中国提供价值至少40亿美元的金融服务,我相信两国在经贸领域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细心的读者也应当注意到,这次英国军舰出访后从七月份开始,英国在政治上便停止了对中国的敌意表态,根本上讲就是不希望这次舰队出访东亚的活动被中方判定为对华军事施压;
实际上英国国防大臣也一直是这个意思,他们多次在记者会上说“英军舰队的行动将在国际法允许范围内,中国不应为此感到紧张或者焦虑。”而在舰队即将驶入南海前一天,他们又发言澄清:“英国军舰不会采取此前行经黑海时所采取的行动。”就是说,他们表态不会闯入中国领海。
那么说难听点,这次英国军舰来亚洲能为美国带去什么呢?几乎是什么都没有,他们既没有在南海挑战中国,也没有在台海挑战中国,这次中国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一个也没有发生。
至于说英舰编队最后在菲律宾海参加多国联合海上军演,这种事情随他们去吧,对中国已经不重要了,经过了这次事件,中英关系可谓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至少中方接下来会给他们一个好脸色了。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方如此愤怒,防长奥斯汀丝毫不掩饰对英方行为的鄙夷:既然英国都不愿意接受美国的要求,那么又又何必要插手东亚事务呢?所以现在美方反对的其实已经不仅仅是英国航母常驻东亚了,他们还反对其他欧洲国家类似的尝试。
白宫方面当然可以接受这些国家涉足东亚国际事务,但前提是他们要按照美方希望的方向去做,具体而言就是在南海问题、台海问题上保持与美方一致的态度并采取一致的行动;但现实情况却是:盟国们的确愿意保持一致态度,但要说一致行动?还是算了吧。
迄今为止美国的所有盟国中没有一个敢派军舰硬闯南海诸岛12海里线的,包括英、日、澳三国都不敢,但现在更夸张的事情似乎发生了,就是他们连台湾海峡都不敢跑了。
这次英军舰队出访活动还没有结束,接下来还要访问日本与韩国,按照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菲律宾海,那么大概率英军编队会直接北上经过台湾以东海域抵达日本,也就是最后连台海都不会穿越。
英国尚且如此,日、澳两国能做什么呢?说实话英国好歹还能拿出一艘航母来,日本也还有一堆驱护舰,澳大利亚那就真的啥都拿不出来了,他们想要硬闯南海都没那本事。
对于这种现状白宫也是忧心忡忡,不知不觉之间他们竟然已经没有了干预南海问题的支点!包括新加坡、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域内国家都明确表示不会就南海岛礁的归属问题挑起争端,为什么会这样?
毛主席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以前南海问题有很多国家是愿意跟着美国的,2011-2014年间发生的很多事情大家都不陌生,而在此之后最近的一次也就是2016年中美南海对峙事件,当时的菲律宾政府在美国的怂恿下带头炮制了“南海仲裁案”。
对于这件事情中方丝毫不予以理会,之后美国海军动员了两个完整的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摆出开战架势,解放军自然也是严阵以待,而在几天的对峙之后,事情悄然结束,美军航母战斗群撤回菲律宾,事情到这一步其实还不算特别糟,毕竟双方的军事对峙互相试探没有分出个结果也是常有的事情。
但接下来,这次事件的责任人之一,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美日混血的哈里·哈里斯上将被调离,之后亲华的杜特尔特总统上台,并迅速压制、清洗了菲律宾亲美派;
发展到这一步几乎可以说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是中方的全面胜利,而此事不久之后特朗普上台,其“独特”的外交政策又加剧了很多问题的发酵,导致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全面溃败,时至今日连菲律宾当局自己都不提这个东西了。
有了这样一些先例,无论是域内还是域外国家实际上在是否插手南海事务这个问题上都有很明显的顾虑,说白了菲律宾这种实际上是美国殖民地地位的国家他们都不太愿意按照美方的意图去行事,那么凭什么能要求英国这样做呢?
更何况英国搞不好还有自己的想法,自二战结束后直到今天英国一直奉行的是离岸平衡政策,其外交战略的根本性指导思想在于“全力挑拨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矛盾,避免美国盯上自己”,尽可能地把美国带进沟里然后自己才能抽身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说白了,让他们派军舰来远东为美国造势,这个可以,但你要说让他们真枪真刀地跟着美军打仗?也不是不行,打打阿富汗塔利班、伊拉克什么的可以,但正规的大规模战争还是算了。
甚至某种程度上讲,现在英方听到美方要求他们把航母撤回去的喊话,说不定心里还非常高兴,反正出访行程也差不多了,已经展示了自己的军事存在,继续在远东驻军只会徒增负担,要是能以此为筹码找中国要点好处什么的那就再好不过了,把美国带进了沟里,自己还有必要留在那里吗?
也许有,但驻扎一艘航母的成本显然太高了。现在白宫可能出于传统的美国战略他们会希望盟友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但现实情况是,中国现在的实力相比起整个西方社会其实还是不见得构成什么威胁,只是对于美国而言威胁挺大。
而且中国在政治上不寻求扩张,在欧洲国家看来并不是什么隐患,也就无法成为美国所希望的那样成为西方世界的敌人,像当年的苏联一样逼迫整个西方团结一致。
现在对于一些国家而言他们巴不得看着美国一点点放血死掉,至于说团结起来对抗中国?西方世界确实可以做到这一点,但不是现在,因为现在的中国的力量对比还远远没有达到当年苏联的水平,至于说达到之后?那个时候的国际局势又和今天不一样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