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哪九件事值得美国人学习?
中国几千多年来的悠久历史孕育出了灿烂的东方文明,虽然美国是超级大国,但美国人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很多事情,中国人比美国人干得好。当20年前,中国热议“北京人在纽约”时,所有人大概都不会想到,20多年后,中国人会热议“老外在中国”。外媒称,如今,美国人正在迁往中国,并定居下来,日本人、德国人和澳大利亚人等等也是如此。
图片来源China Plus
1、戏曲
如果问题不是出在精緻妆容和精湛技艺上,那么很难说西方歌剧能像中国传统表演那样吸引观众。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距今约有三百六十多个戏曲剧种,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的京剧、豫剧、越剧,被官方和戏迷友人们誉为中国戏曲三鼎甲。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坠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一般来说,古代各个民族在前艺术阶段(即原始宗教阶段),各种艺术因素的萌芽是综合在一起的。到艺术阶段,欧洲各艺术种类趋于逐渐分化。譬如在古希腊时代的欧洲戏剧是有歌有舞的,后来经过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人的改革,歌(舞)队渐渐失去作用,成为以对话、动作为手段的单纯戏剧。
这种戏剧由诗的对话,演变为现在的完全模仿生活语言的对话,由诗剧转化为话剧。而歌、舞分化出去,以歌剧、舞剧的形式在整个戏剧领域各占一席之地。中国戏曲的情况就不同了,它始终趋于综合,趋于歌、舞、剧三者的综合。
从秦(前221-前206)汉(前206-220)俳优作为中国戏曲早期渊源起,中间经历汉代百戏,唐代(618-907)参军戏,直至宋代(960-1279)南戏、元代(1279-1368)杂剧,这是一门艺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逐渐成为一种包容广泛,花样繁多得令人目不暇接的综合性艺术。
换句话说,中国戏曲是在文学(民间说唱)、音乐、舞蹈各种艺术成份都充分发展、且又相互兼容的基础上,才形成了以对话、动作为表现特征的戏剧样式。
中国民间武师李连贵师傅,身怀绝技/ 图片来源北京晨报
2、武术
面对现实,美国的作战和自卫主要凭借枪支和胡椒喷雾,它们虽然很有效,但缺乏技巧性,也无法强身健体。几千年来,武术却在中国薪手相传。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是中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是中国一种特有文化,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品牌,是国家形象的代表,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尚武精神”虽然不是中国民族精神的全部,但却是打通中国任督二脉的绝招,是中国走向复兴的必然之路。
中国武术只是指中国传统的武术套路及散手,包括太极、少林等,而不包含摔跤和目前流行的散打。有句俗话说:“武术加掼跤,神仙也不怕。”(掼跤就是摔跤)这里面说的武术就是狭义的武术,很明显同摔跤区别开了。
所以,中国武术在广义上和中国功夫是一个意思,但是在狭义上却不一样,中国功夫包括中国武术。
而在英语的翻译上一直很混乱,wushu,gongfu的含义应该是通用的,都是泛指的中国功夫。因为上述的这些细节老外是不会理解的。从字面上讲,chineseboxing,kickboxing都是指的散打,因为boxing是拳击的意思,体现了很强的对抗性,散打正是符合。而西方也有摔跤,像自由式和古典式,chineseboxing如果包含中国摔跤的话,就不全面了。
这只是在字面上的解释,国外尤其是西方对中国功夫了解一直实在雾里看花的状况
图片来源GOOGLE
3、食物
中国人不仅为自己开发了一种复杂而美味的菜系,他们还成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些关键食物。
4000年前,面条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食物,他们还享有番茄酱至少5个世纪了。美国人对全球美食的最大贡献则是快餐。
中国人会吃,也讲究吃,两者结合,便将简单的果腹需求提升为高雅的文化。中国饮食不仅仅是烹饪技艺,还包括了营养摄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地域特征、礼仪艺术等多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生动有趣、也最博大丰富的组成部分。
孙中山曾说,“中国不独食品发明之多,烹调方法之美,为各国所不及,而中国人的饮食习尚合乎学卫生,尤为各国一般人所望尘莫及也。”能把饮食上升为文化,甚至形成特有的民族性格、哲学思想,恐怕也只有中国人才能做到。
中国是“吃文化”最悠久的国家,很早我们就有“礼乐文化始于食”、“民以食为天”的观念,进而囊括了技艺、营养、礼仪等多方面文化,仅仅在菜肴上便形成了”观色、品香、尝味、赏形”的艺术,可谓博大精深。
贵州省坝陵河大桥
4、基础设施
美国曾经是大型基础设施工程的领袖。如今,中国在这些方面更具有行动力。从高铁到所有新城市的发电厂,中国的建设步伐无疑是惊人的。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中国对基础设施的投放是GDP的8.5%以上,美国是GDP的2.6%。
全世界各种各样的建筑之最,例如最高的桥,最长的桥,最长的隧道等等,都在中国。比如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第一是青岛海湾大桥,41.6公里,第二是杭州湾大桥,35.7公里,第三是珠港澳大桥,35.6公里,第四是上海的东海大桥,32.5公里。世界最高的桥梁,世界前六名都在中国。
新加坡媒体惊叹中国高铁速度,350公里/小时超过了日本新干线和法国高铁。印度媒体称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超过2万公里,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网。不仅仅与此,中国现在还打算要开发“超级高铁”。
中国基建公司还拥有世界上数量最为庞大的富有经验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建筑工人,这些都是别的国家在短时间内无法拥有的。
图片来源Newsgd
5、中国园林
悠久的园林历史园林是人们为了游览娱乐的方便,用自己的双手创造风景的一种艺术。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对风景的不同理解和偏爱,也就出现了不同风格的园林。
归结起来,世界上的园林可分为三个系统——欧洲园林、西亚园林和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那“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原则,那熔传统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等艺术于一炉的综合特性,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地位。
无意冒犯玛莎斯图尔特,但中国园林艺术已经超越了美学,布局和植物也被赋予了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只有天才才能提出在园林里修建宝塔的想法。
图片来源GOOGLE
6、时区
中国坚持使用1个时区,而美国有6个。当然需要赋予每个地方令时的好处,但也要计算和紧跟那些没有夏令时的地方。
西元1912年之前,中国各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时间。在封建时代,国家的标准历法由皇庭颁布,而中国传统历法同时依赖于日月两个天体的运动,并以实际天文观测为准,因此历时标准都以朝廷所在地(准确说,是钦天监的观测点)的经纬为准。
1912年,中国分为五个时区:昆仑(GMT+5:30)、新藏(GMT+6)、陇蜀(GMT+7)、中原标准(GMT+8)和长白(GMT+8:30),后来并为单一时区,并改称北京时间。
图片来源Vrworld
7、超级计算机
前5个国家里,虽然美国的超级计算机最多,但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却最快。而且,排名第1的国家会握有很多冷却器。
英国广播公司近日报道称,根据对世界TOP500最高性能计算机所做的最新调查,中国上榜的超级计算机总数名列第一,“神威·太湖之光”以及“天河二号”分别夺得冠亚军。中国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已经连续多次摘得全球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桂冠。
TOP500也专门就中国超算的优异表现进行了评述,称本次中国上榜超算数量为202台,中国超算的总体表现也呈现领先态势。“神威·太湖之光”已连续四次在该榜单中夺魁。中国科技在全球的地位日益突出。
在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中,全球最快的五台超级计算机中,有三台为美国所拥有。但美国能源部仍将投入巨资打造更快的超级计算机。
美国希望能在2025年以前建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脑。为建造超级电脑,美国推出一个名为“国家战略电脑计划”(NSCI)进行研究和建造。
现在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天河2号”位于广州的中国国家计算机中心。美国最新的超级电脑计划被视为试图挑战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要在竞赛中领先,就必须加大投入。
另一方面,中国科技已经有了大批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比如,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华尔街日报》称,中国的四大发明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对于下一项伟大发明,中国可不想再等上千年了。中国正在投入成百上千亿美元来发展创新项目,而在某些科研领域,它已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8、另类医疗
中国的医疗实践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例如针灸、中药和太极。而美国医疗只是走了一段时间的自然路线,19世纪末就开始转向了合成药物。
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
但现在,在国际上,针灸已吸引医学界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
图片来源Global Times
9、学汉语、学中文
近年来,海外不时刮起“中国风”:学汉语、包饺子、挑灯笼,穿旗袍,一系列中国元素在海外走俏。如今,“汉语热”逐渐升温席卷全球,学习和掌握中文,对海外的“洋面孔”而言既时髦又实用。西方主流媒体也将汉字拼音等中国元素融入其中。
全球各地中文学校中的“洋面孔”明显增加。中文班中有九岁的孩子,也有64岁的华人媳妇、洋婆婆。而在英国,中文学习已被列入正规课堂学习。11月初,俄罗斯则首次制定了中级义务教育(五年级以上)汉语教学大纲,并计划以此为基础制定全国统一考试。
近期,西方主流媒体接连用中文作封面标题引关注。比如,德国《明镜周刊》刊载中文汉语拼音“xing lai!”(醒来)作为封面标题,无独有偶,11月13日《时代》周刊也首次出现两种语言的封面。在英文标题的下方刊载对应的中文标题——“中国赢了”。《经济学人》更是早在2012年就推出“中国”栏目,这是自1942年开辟“美国”栏目之后,70年来首次单独为国家开辟栏目。
BWC中文网也注意到,美国人学中文的热情近年来有增无减,美国媒体称,很多华人小区活动上,政府官员们用简单的中文开场问候华人,成为时髦,更有一批世界各地的“歪果仁”们说着流利的中文开始活跃于华人小区,用流利的中文主持大型活动、拍华语电影、甚至应聘于中文学校,用中文为孩子们授课,学习中国文化,在新西兰,当地小朋友不仅会唱、会跳《小苹果》,还会一板一眼的打太极。
当然,对于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外国人学习中国的不仅只有以上9件事,对于他们来说,更希望能抓住东方的这股“神秘力量”......(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