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战不招惹美国,日本能躲过去吗?
1941年12月1日,日本高层在位于东京的皇居内召开御前会议,经裕仁天皇裁决,日本终于决定向美英荷三国开战,其宣战诏书有云:
“帝国为自存自卫,不得不奋起以击碎一切障碍。”
关于向美国开战的决定,很多人认为是狂妄所致的失策,然而如果对日本当时的境况有所了解,即会发现,向不向美国开战,这似乎并不是一个日本人可以自由作出的选择。如今,这一问题又有了一些别样的意蕴,颇值得讨论一番。
一、美国出招:石油禁运
1941年的夏天,对于日本而言,正可谓危急存亡之秋。
对外,日本侵略战争陷入了泥沼,对内,战时经济日益恶化,最关键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日本的经济制裁愈演愈烈。
美国先是冻结日本在美一切资产,继而宣布禁止飞机燃料和机械工具输往日本。这其实已经等同于在经济上向日本宣战。至1941年8月1日,美国的经济制裁终于达到了日本所能忍受的极限——石油禁运。在美国的协调下,美、英、荷三国同时切断对日石油出口,考虑到日本国内那几乎可以忽略的石油产量,美国此举等于彻底切断了日本的能源生命线。
没有了石油,不仅已经获得的利益无法确保,国内的工业也将无法维持,日本将彻底沦为一个二流国家。这是日本无法接受的。
二、日本应招:南下夺油
情况到了这一步,日本所能选择的应对招数也就非常有限了。
其一,暂时接受美国的条件,退出侵占地区,静待时变。
这在战后看来是正招。日美之间的实力差距过于悬殊,与其在惨败后认怂,不如暂时认怂以待时变。然而,这是我们站在上帝视角做出的判断,当时的日本人可不这么想。
接受这一条件,不仅意味着日本十余年的战争“成果”功亏一篑,更关键的,石油将很可能成为美国人时不时抡起的大棒,日本将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屈服于美国,这是日本人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
其二,夺取荷属东印度的油田。
既然无法通过贸易获得石油,也就只能直接占领油田了,这与德国的高加索战略如出一辙。
放眼当时的世界石油产区,荷属东印度地区(今印尼)的石油是日本的唯一选择。该地区年产石油超过800万吨,大约是日本年需求量的1.6倍,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很多历史爱好者,甚至一些专家学者都以为当时日本陆海军之间存在什么北进和南进之争,其实根本是子虚乌有,在日本高层之中,主张北进攻俄的只有外相松冈洋右一人,日本陆海军均主张南进,原因也在于此:不南进,日本就没有足够的石油继续战争。
三、可分还是不可分?
既然目标是荷属东印度的石油,那么,问题似乎又简单了,日本只需向荷兰开战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招惹美英两国。
很遗憾,这只是外行人的看法。在军事上,这其实是个敌人可不可分的问题。
一战之时,德国参战只是为了应对俄国的军事动员,然而战争一旦发动,德国却不得不先行打击似乎置身于事外的法国,原因正在于德国无法承受世仇法国背刺的风险。
日本也面临同样的情况。荷属东印度虽然归属荷兰,但是日本到荷属东印度的海上交通线却掌握在英美手中,一旦日本大举南下,在亚太地区拥有庞大势力的英美将构成对日本巨大的侧翼威胁。
如果放任英国不管,据有马来亚地区和新加坡要塞的英国可以随时封锁马六甲海峡。一旦马六甲海峡被封锁,日本的石油运输路线将被切断,日本占领荷属东印度将毫无意义。
在御前会议的讨论中,日本人确信英国绝不会坐视荷属东印度受到攻击,事实的确如此,彼时的丘吉尔正在千方百计地拉美国人下水,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让战争扩大的机会。
那美国方面的情况呢?
放任美国不管,就等于让美国继续保有菲律宾这样一个临近日本的巨大基地。日本南下进攻荷属东印度时,美国可以突然介入,切断南下日军的后勤供应,也可以持续加强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在必要时切断日本的海上航路,给予日本致命一击。
也就是说,如果不攻占菲律宾,日本的境遇并不会得到改善,美国依然可以依托菲律宾随时切断日本的石油供应,日本的能源生命线还是被美国人捏在手中。
因此,从军事上来说,一旦决定对荷开战,英美必须同时列为打击目标。
四、败局,开始就已注定
不论日本向不向美国开战,实际上,美国都立于不败之地,日本的命门始终捏在美国人手中。
按照美国的估计,即使日本大规模攻击美国位于西太平洋包括菲律宾、关岛在内的诸多基地,美国也完全可以接受,只要保有若干前进基地,享有海军优势的美国依旧可以掌握主动权,夺回失地并非难事。
美国人没有料到的是日本会冒险长途奔袭珍珠港,这算是日本人的妙手,重创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能大幅延缓美国再次进入西太平洋的时间,为日本构筑防线创造条件。可惜,这一出乎美国预料的举动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局,日本还是在美国人的算计之内。如果日本人的胆子再大些,直接拿下珍珠港,可能会对美国造成真正的麻烦。
实际上,从石油禁运开始,日本貌似步步先手,却步步受制于美国,美国貌似被动挨打,却始终握有强有力的后手。
这种局面的形成,既有美国强大实力的缘故,也与美国一贯的谋定而后动的军事传统有关。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
说到底,这是个非常难缠的对手。
欢迎关注,与龙马君一起,相信思想的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