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北约战略文件首提中国,美国被反华偏执困入死局

中国网评论员 华章

当地时间6月29日,正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北约峰会通过了该组织最新的“战略概念文件”。据悉,该文件将确定该组织未来十年的优先事项、核心任务和具体方法。它大约每十年更新一次,上一版是在2010年的里斯本峰会上发布的。正如此前外界所预料,今年的文件中首次提及中国,声称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对北约构成“系统性挑战”。

讽刺的是,一番渲染“中国威胁论”、叫嚣对抗的论调之后,文件又称,该组织“对与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持开放态度,包括建立对等的透明度,以维护联盟的安全利益”。而就在前一天,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还公开表示,不应把中国当作对手,北约需要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与北京接触。

一边带着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肆意攻击抹黑中国,一边又强调在“该合作的领域”与中国接触。这种自相矛盾、自以为是的逻辑,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去年提出的对华“竞争、合作、对抗”三分法如出一辙。因此,这份看似“集体智慧结晶”的“战略概念文件”,实际上是美国意志的体现。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已多次用拉山头、搞小圈子的方式对抗中国,试图用团队力量构建“实力地位”上的优势,逼中国在关键领域妥协退让,以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本次北约峰会拿中国说事、向中国喊话,恐怕目的也是如此。但问题是,美国每次自诩为多边主义的行动,本质上都是把盟友利益当做实现美国利益的垫脚石,把盟友伙伴推上大国对抗的前沿,为美国冲锋陷阵的单边主义。各国都有自己的小日子要过,谁会心甘情愿为美式霸权甘当扑火的飞蛾?

此前,美国在本土与东盟和美洲国家召开的两次峰会,皆因此遭到冷遇。东盟国家集体表示,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为代表的东盟各国领导人也多次明言,美国要接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的既定事实,中美两国对抗,不仅不符合两个当事国的利益,更会让全世界陷入危机。美洲峰会更是遭遇多国领导人缺席抵制,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甚至直斥美国召集开会,是“帝国招呼后院国家过来发号施令”。

在刚结束的G7峰会上,拜登宣布G7将在5年内筹资6000亿美元,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以替代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消息一出,立刻引来各国民众的强烈反对。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何G7的计划是“取代”中国,而不是中国资金之外的“补充”?

本次北约峰会期间,在对华问题上,美国与盟友也发生了激烈争执:美英两国竭力推动对华使用更强硬的措辞,但法德等“老欧洲”国家表示反对,甚至就连立陶宛这样曾不惜“赴汤蹈火”配合美国反华的国家也提出质疑,中国与北约之间没有直接边界,怎么就成了威胁和挑战了?更不要说在会场外,数千民众涌上马德里街头,高举“不要北约,不要战争,为了和平”的横幅,对美国及其追随者的倒行逆施持续抗议了。

可见,美国这套以“援助”“合作”“共同价值”“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为诱饵,实则要求对象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甚至放弃自身利益给美国当马前卒的把戏,吃相太丑,用得太久,已经天下皆知,很难再骗得了人。

而实际上,“中国威胁”本就不存在,不过是美国政客为达到自身政治目的而编造出来的。美国亚洲和中国安全问题专家、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史文撰文指出,当前造成美对华战略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美对华进行评估时严重夸大了“中国威胁”,脱离了基本客观事实,即“威胁通胀”。

应该说,这一判断准确描述了中美关系困境的实质。美国前政府为摆脱内外困境,硬生生制造出了“中国威胁”这个假象,并通过舆论宣传等手段,强化其在美国公众心中的认知,一方面转移视线,一方面为政府采取极端措施寻求共识。然而,被误导的公众和舆论随后反噬了美国政府,反华成了“政治正确”,任何主张缓和中美关系的声音都会被贴上“绥靖主义”甚至更糟的标签,逼得美国政府明知是错,还不得不一条道走到黑。如今的拜登政府也是如此,明知取消对华关税对降低其国内通胀有好处,但就是无法轻易作出决断;明知对华脱钩、全面对抗并不符合美国利益,甚至也很难得到大多数盟友的支持,也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坚持下去。

如今,为反华而反华的偏执心态已经将美国困进了战略死局,美国政府能做的,就是停止以意识形态划线挑动对抗,放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做法,重回中美关系的正常轨道。就看美国政府是否有决心和勇气,吐出自己“酿造”并饮下的“反华”这杯毒酒了。

来源:中国网

上一篇新闻

「中国网评」美国加息全球埋单,美元霸权何时走向终结?

下一篇新闻

「中国网评」印度退出IPEF谈判,美国拉印制华自讨没趣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