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美食
从开埠之初的港口城市,到今日的世界金融中心,新加坡一直走的是国际化线路,其对外开放,友好包容的政策,为新加坡带了世界各地的物流和人流,形成了一个精彩纷呈的多元文化大熔炉,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擦出的火花,成为了今天新加坡一道独特的风景。
很多新加坡人都非常喜欢重庆和成都这两个城市,除了感慨这两个城市安逸的生活以外,当地的饮食也符合新加坡人的喜好。新加坡人日常饮食口味偏重,喜欢吃辣。华人饮食以中餐为主,与中国大陆基本一样,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大陆厨师通过劳务输出的方式,前往新加坡工作,他们把最地道的中国餐饮带到了新加坡,有些菜式的配料和烹饪方法略有改变,以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同东南亚其它国家一样,椰子作为一种食物材料,被广泛的使用。
海南鸡饭(Chicken Rice)
海南鸡饭源于海南,但发扬光大却是在新加坡。相传早年有一来自中国海南的移民阿福,来到新加坡以后,自谋生路,挑着扁担,沿路售卖自制的鸡肉配饭,广受食客欢迎,由此将海南鸡饭传入新加坡。
传统的海南鸡饭必须选用海南文昌鸡,鲜嫩多汁的白斩鸡搭配鸡油拌饭,成就一份经典滋味和招牌。如今,海南鸡饭成为新加坡美食的首选代表,大街小巷,从星级酒店到路边摊档都有供应。受食客追捧的几家老字号分别是:天天、文东记、威南记、阿仔、五星、黎记等。
咖喱鱼头(Fish Head Curry)
这道菜显然是中华美食与印度咖喱碰撞后诞生的杰作,成为最具新加坡风味的美食代表,食材通常是一大块石斑鱼头或红鲷鱼头,在香辣的咖喱中熬煮后,汤味辛辣香浓,鱼头鲜嫩美味。
在小印度的大多数餐厅都有这道菜,知名的几家分别是The Banana Leaf Apolo、Zam Zam、Muthu’s Curry。
Zam Zam在苏丹回教堂对面,除了咖喱鱼头以外,印度煎饼也是这家店的招牌美食。
叻沙(Laksa)
叻,音同“乐”,也称喇沙,米粉是东南亚各国的主要食材,叻沙使用的是粗米粉,而且还被剪成小段,吃的时候只能用勺,不能用筷子,配料通常有虾、鱼片、蚵仔、鸡蛋、豆芽等。
叻沙有很多种,差别在于汤底和配料的不同,新加坡加东地区(Katong)是叻沙发源地,汤底是用椰汁、辣椒、虾米熬制的,以口味鲜辣知名,而娘惹叻沙(Nonya Laksa)则是酸甜和微辣的口味。叻沙是摊铺美食,到处都有,328加东叻沙、结霜桥叻沙较为知名。
椰浆饭(Nasi Lemak)
椰浆饭是传统的马来经典菜肴,在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文莱等国家也非常普及。椰浆饭最大特点就是煮米饭时加入了椰汁、香兰叶、盐和油,使得米饭有特别的椰香味,除此之外,菜式的搭配非常广泛,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国家根据自已的饮食特点搭配菜式,鸡腿、香肠、鱼仔、午餐肉、鸡蛋、蔬菜和坚果等是新加坡餐厅供应较多的品种。
肉骨茶(Bak Kut Teh)
肉骨茶并不是茶,而是用猪骨和药材煲成的汤,因避讳“药”字,所以称之为茶。吃肉骨茶通常搭配油条,另外,咸菜和花生米也不错。以前人们喝完汤会饮茶解腻,现在薏米水更受年轻人欢迎。松发、黄亚细、发起人等都是当地肉骨茶的知名餐厅。
松发肉骨茶克拉码头店
位于仰光路的黄亚细肉骨茶是一家老字号餐厅
咖椰吐司(Kaya Toast)
新加坡的国民早餐,也常作为茶点。咖椰是由鸡蛋、椰浆和香兰制成的酱,和黄油一起涂抹在吐司上,甜中带咸,夹杂着酥脆的吐司,刚好唤醒早晨刚起床的味蕾,还有两颗加了生抽和胡椒的半熟鸡蛋,饮料是咖啡或拉茶,在咖啡馆或面包店,大概5新币(25元人民币)就能享用一个这样最常规的套餐。亚坤咖椰吐司是新加坡最著名的品牌,有很多分店,物美价廉,品质如一。
辣椒螃蟹(Chilli Crab)
螃蟹是常见的海鲜品种,但新加坡人将它做成了“狮城国菜”。一般选用斯里兰卡螃蟹,个头大,肉质紧实,用番茄和辣椒配成的酱汁大火爆炒,最后淋上蛋花汁勾芡,是一道重口味的料理,可以点白馒头蘸着酱汁吃,保证让你停不下来。
对于不吃辣的食客,这道菜还有很多其他口味可供选择,比如黑胡椒、咖喱、咸蛋,奶油等等。这道菜在新加坡非常普遍,当地的海鲜餐厅,都会有这道菜,最出名的是珍宝海鲜楼、无招牌海鲜、龙海鲜螃蟹王等。
珍宝海鲜楼克拉码头店
无招牌海鲜圣淘沙店
肉脞面(Bak Chor Mee)
肉脞(cuǒ)是福建话,肉沫的意思,新加坡的肉脞面不仅有肉沫,还有猪肉片、鱼丸、猪肝、香菇、云吞和鱼干,食材丰富。肉脞面有干面和汤面两种,面条有粗细之分,点餐之前注意和店家确认清楚。
炒粿条(Char Kway Teow)
粿,读guǒ,潮汕和福建地区的小吃,由米磨成粉以后制成的食物,也指糕点。粿条类似于国内的宽米粉,炒的时候会搭配蛤蜊、虾仁、鸡蛋、腊肠、豆芽、鱼饼和韭菜等一些辅料。
还有一种“菜头粿”,是米粉中添加了白萝卜碎,裹成块后切成小条,“菜头粿”可以炒,也可以与鸡蛋一同煎,是新加坡的潮汕裔居民中非常普遍的一种食品。
沙爹(Satay)
就是烤肉串,传统马来风味的烤肉,将腌制好的牛肉、鸡肉、羊肉在炭火上烤,然后蘸上由花生、椰浆和虾米调制成的沙爹酱,味道香醇无比。还可以配上米饭、切片黄瓜和洋葱丝等蔬菜,就是一道可口美味的马来小吃。沙爹通常是在路边摊位或熟食中心,每串0.5-0.7新元(约2.5-3.5元),10串起售。
乌节路附近的纽顿熟食中心,实龙岗的忠忠熟食中心(Chomp Chomp Food Centre)都是沙爹摊档多,口碑较好的地方。
虾面(Prawn Noodle)
虾面是新加坡街头常见的一种食物,面条、虾、肉、排骨是常见的搭配,面条是碱面,有带汤和干拌两种,深受许多人喜爱。华记大虾面、河南肉骨大虾面、亚峇街大虾面是食客追捧的老字号。
乌打(Otak)
将鱼肉捣碎,混合调味料制成鱼肉饼,先蒸至七八成熟,然后用班兰叶包起来,在炭火上烘烤而成。
黄姜饭(Nasi Kunyit)
黄姜也叫姜黄,是一种天然香料,类似于生姜,但没有辣味,主产地是印度、印尼和中国。中国的黄姜较多入药,在印度和印尼,当地人将黄姜磨成粉,添加到食物当中。颜色鲜艳的印度黄姜饭就用到了姜黄,也因此而得名。
竹脚中心是“小印度”最繁华热闹的市场,上层销售民族服饰和配饰,下层美食摊位卖的黄姜饭和印度罗惹,风味独特和正宗,感兴趣的中国游客可以一尝。
罗惹 (Rojak)
一种新加坡特色的沙拉,既有蔬菜,又有水果,还有主食,将豆芽、绿叶蔬菜、油条、豆腐泡、菠萝、黄瓜、青芒果,混合虾酱、糖和辣椒酱拌在一起,最后撒上一层花生碎,是一道酸甜开胃的小食,搭配沙爹非常不错。
珍多(Cendol)
是一种传统甜点,以碎冰、椰浆、由绿豆和斑兰叶制成的粉条混合而成,还可以根据喜好添加红豆、仙草、黑椰糖等,最后淋上香兰汁与棕榈糖调味。
恐龙美禄(Milo Dinosaur)
在新加坡,雀巢的美禄可可粉是最受欢迎的“国民饮料”,吃法多样,而“恐龙美禄”这个听起来完全不搭界的单词组合,是最受欢迎的一款,新加坡人饮食重口,连饮品也非常高能。
调制一杯正宗的恐龙美禄,需要五个步骤:杯底先放五勺美禄粉,然后加两勺白沙糖、再加200毫升炼奶,然后放入多一点的冰块,最后在冰块上再加三勺美禄粉。
拉茶 (Teh Tarik)
奶茶反复交替地从一个茶杯倒入另一个茶杯,两个茶杯相距越远,奶茶就被“拉”得越长,泡沫就越多越细腻,茶叶和炼乳就融合得越充分。熟练的拉茶师傅可以让茶杯相隔1-2米而不洒出一滴奶茶。
酸橙汁(Lime Juice)
刚吃完辣螃蟹、沙爹或叻沙等重口味食物之后,来一杯冰冻酸橙汁,可以缓解咸辣油腻的感觉,或者在太阳下走路乏了,一杯酸橙汁可以解渴提神,帮助恢复体力。
班东(Bandung)
由玫瑰糖浆、炼乳加水调制而成的夏日清凉饮料,有玫瑰的清香和牛奶的丝滑,粉红的颜色就是它最醒目的标记。
面包夹雪糕(Bread & Ice Cream)
冰激淋的新加坡创意吃法
熟食中心(Food Center)
很多新加坡人,尤其是年轻人,都不在家里开火做饭,一日三餐都是在餐馆解决,可想而知,新加坡的餐饮业非常发达,每个小区都有熟食中心,相当于国内的美食广场,也是新加坡特色的“公共食堂”,几十上百个摊档,选择多样,价格不贵。
中峇鲁老巴刹
芳林巴刹与熟食中心
麦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
除了各区的熟食中心以外,还有一些美食汇聚的地方,比如克位码头、牛车水以及位于摩天轮附近的新加坡美食汇——路边摊。
另外,还有一些本地老字号,比如老曾记,经营各类油炸食品;鼎泰丰,源自台湾的一个华人品牌,受大陆游客追捧较多。
必买新加坡伴手礼
药油药膏
新加坡的药膏药油在中国一直有不错的口碑和信誉,华安药行药酒、大东亚双虾牌青草油、海底铁树油、千里追风油、冯满记颈肩松等都是人气手信,送给长辈绝对一流,在当地药房按需购买。
Irvins咸蛋鱼皮
Irvins咸蛋鱼皮是超高人气零食,新加坡特产,游客必买手信。国内电商也有提供,但价格很贵,六十多一袋,真心吃不起。好不容易去趟新加坡,不妨多吃多买点。
猪肉干
新加坡名优产品,非常薄,大约两三毫米,四方型10cm x 10cm。味道有点像广东甜腊肠。有几个品牌,林志源更受欢迎,除了猪肉干,他们还有牛肉、鸡肉、虾肉、鱼肉干,甚至还有鸵鸟肉干。另外,美珍香也是知名品牌。
亚坤咖椰酱
咖椰吐司的美味,就在于特制调味酱,如果喜欢这个味道,不妨带些回国,即使在国内,你也可以自制新加坡人的“国民早餐”。
班兰蛋糕
Bengawan Solo是新加坡著名的糕点品牌,当中最受欢迎的是班兰戚风蛋糕(Pandan Chiffon Cake),因为添加了班兰叶的成分,这种蛋糕是绿色的,也是网友一致推荐的必买手信之一。
南洋老咖啡
喜欢咖啡的人士,不要错过这款代表新加坡咖啡文化的饮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