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数年拿不下日本。李梅献出一招,日本立马破防
本文共4649字,全文阅读约10分钟。共分:一、周末轰炸;二、赌徒;三、复仇;四、地狱火鸟;五、东京的火焰。
一、周末轰炸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在曙光中迎来了一个惬意的周日。
上午7时许,数百架日本九七式鱼雷轰炸机、九九式俯冲轰炸机,以及零式战斗机,组成的飞行编队,出现在了夏威夷珍珠港上空。
当地居民和士兵都认为,这是从加州过来参与演习的“美军飞机”,因此不少官兵还对它们挥手致意。
直到炸弹落在舰船上,珍珠港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
人们才意识到,这不是演习!
二、赌徒
其实自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陷入了战争泥潭。日本高层以为在三个月内就能解决中国,但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粉碎了鬼子们的如意算盘。
钢铁和石油是战争的动力来源。
日本作为资源小国,必须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战争的继续,给他们提供支持的正是美国。
当时日本70%的废钢铁、90%的铜、75%的石油都是美国提供的。到了1940年,购买这些资源,几乎花光了日本的外汇和黄金储备。
为了解决眼前的困境,日本曾做出“南下”和“北上”两个计划。
南下是指侵略东南亚;北上则是入侵苏联。
这两个方向的石油资源,都比当时中国东北探测到的多得多。
最开始日本是倾向于北上计划的,不过1939年5月-11月,在诺门罕战役中日本惨败,让鬼子们不敢轻易与苏联发生战端。
因此,他们如果要维持侵略战争,就只有南下一个选择了。
但是已经瓜分完东南亚利益的国家,愿意让日本人进来吗?
肯定是不愿的!
可是如果鬼子能听话,那他们就不叫鬼子了。
1940年7月24日,美国罗斯福总统要求日本撤出侵略中南半岛和中国的军队。
接着在26日下令,禁止对日本出口多项战略资源,包括石油与钢铁,并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资产。
英国、中国以及在亚洲有殖民地的荷兰,也相继加入对日本的资源封锁。
这个政策被日本称为ABCD包围网。(美America、英Britain、中China、荷Dutch)
同时,美国让太平洋舰队进驻珍珠港,计划进一步加强对日本的封锁。
而日本海军中有一个赌徒,他正计划着一场改变自己,也改变两个国家命运的豪赌,这个人就是山本五十六。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赌鬼,日本将棋、台球、桥牌、麻将、扑克等皆有涉猎。
山本经常说的一句戏言,便是:
退役后要到摩纳哥,去开自己的赌场,赚光世上闲人的钱。
偷袭珍珠港就是他的一次赌博。
他认为对美国这个巨人般的国家,必须先发制人,在美国军事能力动员起来前,就先将其力量摧毁。
那么首要目标,就是摧毁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失去了太平洋海军的美国,将不得不向日本低头。
似乎受到了日本天照神的庇佑,山本五十六的这个计划,从一开始就施行得很顺利。海军大臣曾极力反对过,但是倭王裕仁站在了山本这一边。
舰队的集结与训练,以及一系列技术难题,在山本的主持下得到了解决。
其中包括为了解决珍珠港海水较浅的问题,他们别出心裁地将鱼雷装上木架;以及将战列舰穿甲弹挂上了轰炸机,变成了威力更大的航空炸弹。
1941年11月26日,一支神秘的舰队从单冠湾出发。
关闭了所有通讯的舰队,如同一群幽灵,10天后,出现在夏威夷附近海域。
当收到第一攻击编队渊田美津雄发回代表奇袭成功的“虎虎虎”讯号,山本知道在这场赌局中自己还是赢家。
日本海军共派出了6艘航空母舰,300多架战机,分两波进行奇袭。
击沉及重创美军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及3艘驱逐舰、摧毁战机188架。造成2402人死亡,1282人受伤。
日寇仅损失29架飞机和5艘袖珍潜艇,共有65名士兵阵亡或失踪,一位日本潜艇乘员被俘。
山本这个赌棍一战成名,也将整个太平洋,拖入了战争的漩涡之中。
三、复仇
珍珠港被袭,点燃了美国人的复仇火焰。
遇袭第二天,罗斯福宣布美日之间已经处于战争状态,太平洋战争在日本偷袭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虽然此刻的美国人满腔怒火,而且他们的航母也躲过了珍珠港轰炸,但在太平洋战争的开始阶段,日本海军势如破竹。
1941年12月8日,日寇大举进攻东南亚。缅甸、马来西亚及菲律宾、新加坡等相继沦陷。
12月26日,驻守香港的英军向日寇投降。
在马来西亚海战中,当时号称“世界第一”的英国皇家海军,也被日本海军全面击溃。
英国著名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被日寇的轰炸机击沉。
这个事件成为飞机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霸主的标志之一。
太平洋战役中,日寇频频胜利,更为甚者,他们对美国西海岸进行了空袭。
而且大本营已经制定了登陆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作战计划。
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日本的进攻节节失利。
为了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罗斯福特别指示美军,尽快组织起对日本的反击。
对日本本土的攻击就此提上了日程。
由于美国陆军、空军的双引擎轰炸机受航距所限,从任何一个美军基地都无法飞到日本本土。
而海军的舰载轰炸机都是单引擎的,作战范围更小。航空母舰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靠近日本近海。
这时,海军作战部的一名参谋提议,让陆军的双引擎轰炸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
经过多番测试,最终确定了B-25米切尔型轰炸机,以及担任此次任务的指挥官吉米·杜立特中校。
在这之前,同盟国对日本本土的空袭记录几乎是零。
仅国民党空军在1938年5月19日夜间,以美制的两架B-10轰炸机空袭日本长崎。但是他们投下的是100多万份传单,而不是炸弹。
杜立特的这一次行动,可以说是“有去无回”的绝命任务。
B-25轰炸机在经过改造减重后,将在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
由于航程有限,在完成轰炸任务后,轰炸机将在中国降落。此次行动出于保密的原因,并没有向中国方面具体通报。
1942年4月18日下午,16架B-25轰炸机,在距离日本本土450海里的海面上起飞。
傍晚时分,东京上空响起了凄厉的警报,10架B-25轰炸机投出复仇的炸弹。
另外还有6架轰炸机,分别对横滨、名古屋、大阪及神户发起轰炸。
本次空袭导致日本90余座建筑物损毁,近50人丧生。
这场“杜立特空袭”,是首次对日本本土进行的轰炸。
从军事上来说,并未达到任何目的,不过对节节败退的美军而言,这次成功可以说是一剂强心针。
对日本而言,则是一次耻辱!
因为就连倭王裕仁都屈尊跑到了地下掩体。
他训斥东条英机和山本五十六,认为是他们的无能,才导致本土遭受美军攻击。
之后日本海军竭力寻找美军航母编队决战,却没想到折戟中途岛,太平洋战争就此逆转。
随着战局的进展,对日本本土新一轮空袭被提上议程。
这一次降临在日本本土的不再是复仇的怒火,而是来自“地狱火鸟”的惩罚。
四、地狱火鸟
1942年9月21日,美国波音公司开发出一款新型轰炸机——B—29超级堡垒轰炸机。
日本人后来称之为“地狱火鸟”。
这款飞机拥有四个巨大的引擎,能在12000多米的高空上,以560公里的时速飞行。
按照当时的战斗机性能,根本无法在空中对它造成威胁。
B-29的作战续航距离超过4800公里,可携带9吨炸药,连续飞行16小时。飞机首次使用了加压机舱,飞行员无须长时间戴上氧气罩以及忍受严寒。
1944年4月24日,B-29轰炸机作为运输机,飞越“驼峰航线”抵达成都,为当地的对日作战部队提供补给。
同年6月5日,77架B-29轰炸机,轰炸了曼谷的日寇基地,这是“空中堡垒”的首次作战。
虽说这款飞机性能优越,用途多样。
但真正让它成为日本人梦魇的,还要数美国的空军将军——柯蒂斯·李梅。
李梅被称为美军轰炸机战术大师。
22岁时就接受飞行员训练,成为航空军官学员;23岁即担任美国陆军航空队预备役少尉。
丰富的飞行经验,让李梅熟悉各类美军战机。
初次跟B-17邂逅时,他就对四个引擎的“空中堡垒”迷恋万分。
1942年时任少校的李梅,负责组建305轰炸机大队,使用B-17对纳粹德国施行轰炸任务。
当时盟国空军的轰炸机群,总是过早采取规避防空火力网的战术动作,因而很少击中目标。
也就是说,他们常常徒劳往返于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
李梅对此进行过大胆的革新。
他向机组人员发布的命令是:
“不许采取规避战术动作。”
面对满腹疑虑的飞行员们,他保证:
“我们将以更少的损失击中更多的目标。”
在这一轮轰炸行动中,共有6架飞机被炮弹击中(包括李梅驾驶的飞机),但该大队投向目标的炸弹,是其它大队的两倍。
几周后,"无规避行动"成为整个航空队的口号。
此后,他又发明了"交错式"飞行编队,使得己方飞机可以轻松地对德国战斗机进行反击,而不用担心会射中己方飞机。
李梅在欧洲战场的战绩十分出色。1944年,他被派往太平洋战场参加对日作战。
6月15日,李梅指挥B-17的超级升级版B-29,执行“马特霍恩”行动。
68架B-29从成都起飞,轰炸位于日本北九州的八幡制铁所。
不过这次攻击并未取得预想效果。
68架飞机中只有47架命中目标,有4架未能起飞、4架坠毁;还有6架因机件问题,在途中弃置所带的炸弹;有一架被击落。
其余的大多数,只轰炸了次要的目标。
从1944年6月到11月,美军先后对日本本土进行多次轰炸,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日本守军更是轻蔑的称呼B-29轰炸机为“B君”。
五、东京的火焰
战术大师李梅发现,对日轰炸与对德轰炸存在很大的区别。
首先日本群岛高空气流不稳定,B-29在1万米高空投弹,极易被气流影响而偏离目标。
其次日本岛多雾,雾气弥漫之下,严重影响投弹手的视野。
加上日本建筑均为低矮房屋,单个目标极小,不少目标建在山地森林、沿海地区,建筑以层叠为主。
复杂的地形以及建筑类型,给轰炸带来的困难不言而喻。
如何用最高效的轰炸方式,最大程度的摧毁目标又减少自身损失?
刚成为美军第21轰炸机司令部司令的李梅,为此掉了不头发。
深思熟虑后,一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闪过。
李梅出生在美国五大湖地区,从小就听说了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
而在人类在战争史中,使用火焰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德国人首先设计出步兵便携式燃烧武器,到了战争后期,各式各样的喷火器先后被研制出来。
1942年哈佛大学的团队,研发出人工合成凝固汽油,凝固汽油弹应运而生。
后来又经改良,加入了易燃物磷,它能增强凝固汽油的杀伤性,使凝固汽油会渗入肌肤继续燃烧,造成更加严重的烧伤。
美国人称呼这种炸弹为“烧夷弹”。
自中途岛战役之后,美军节节胜利。
日本本土附近的马里亚纳群岛、硫磺岛等军事基地,成为了美军轰炸机的大本营,东京的火焰由此展开。
1945年2月23日至24日,在李梅的指挥下,美军首次对东京,采取大规模燃烧弹攻势。
当晚174架B-29轰炸机,趁着夜色低空飞临东京上空,在东京抛下大量凝固汽油弹和白磷弹,把东京约2.56平方千米的地方焚毁。
东京仿佛在一夜间,回到了1657年明历大火的地狱之变中。
第一次行动的成功,让美军为之一振。
随后的 3月9日至10日,李梅再次执行“火牛”轰炸行动。
这一次,共有334架B-29轰炸机,从马里亚纳群岛出发,使用凝固汽油弹,对东京进行持续2小时的地毯式轰炸。
每架飞机携带六至八吨燃烧弹,燃烧面积可达6500平方米。为避免己方不必要的伤亡,空袭时各轰炸机单独轰炸而不进行编队。
其中不少飞机为了多载炸弹,而拆除了自卫机枪,仅保留了尾部的机枪。
轰炸开始时,由两队B-29轰炸机先行进入目标区,投掷M29燃烧弹,引发一个十字燃烧区,其余轰炸机以此为标记进行投弹。
这次轰炸成为日本继关东大地震以来最大的灾难。
东京有不少建筑物都是传统的木造建筑,当夜又刮起了大风,猛烈的“烧夷弹”轰炸,使当晚的东京出现了火灾旋风。
334架B-29投下了超过2千吨燃烧弹,产生的高温足以使燃烧区内的一切化为灰烬。
大火造成近10万人死亡,近41平方千米的地方被焚毁。
主要是倭王居所以东的地区,裕仁躲在地下掩体得以幸免。
事后统计,东京约有1/4被夷为平地,其中18%是工业区,63%是商业区,其余是住宅区。
美军计划中的22个工业目标全部被摧毁。
由于日本本土附近的岛屿相继失守,这些岛屿成为美军在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舰。
从1945年3月起,美军对东京、大阪及名古屋、神户等日本各大城市展开火焰空袭。
其中空袭大阪的任务中,300架B-29投下了1700吨燃烧弹。
5月25日,美军再次派出470架飞机轰炸东京。
焚毁房屋22万间,7000余人死伤,裕仁不得不又在地下掩体中生活近一个月。
李梅摧毁日本的“民心”,用的不仅是燃烧弹,还有“轰炸通知书”,这个举动让日本国内人心惶惶。
仅东京一地,就有上百万人逃往农村,工厂工人的出勤率不到从前的一半,致使日本战时经济陷入了瘫痪。
除了广岛、长琦、新潟(xì)、小仓外,几乎所有的日本主要城市,均遭受不同程度的轰炸。
B-29的“B君”蔑称也变为“地狱火鸟”。
时间到了8月6号和9号,这个新称号对B-29来说,愈发形象了。
广岛和长琦遭遇的,不再是成吨的燃烧弹,而是对恶魔的最终审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一场浩劫与灾难。
日本法西斯因为自己的疯狂,导致国民跟着担负起不可承受之重。
而这些经历,被他们偷换成日本才是二战受害者的“事实”,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每一个认真对待历史的人,都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后来人更没有权利替前人原谅那些侵略者。
战争并未离我们远去,二战“英雄”——美国,经过时间的考验,他们表现的也没有那么光明。
生活在当今世界,和平仍然是人类最大的共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