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回顾2021:美国外交大事记

回顾2021:美国外交大事记

2021年,是美国总统、民主党人拜登上台执政的首年,美国在外交方面面临包括修复盟友关系、重塑美国领导力、设计亚太战略等多方面的挑战,在美国两党激烈对立的情况下,拜登政府走过了极为艰难的一年。海国图智特此推出系列回顾,对拜登政府执政首年的状况进行梳理,全面回望美国在2021年的复杂形势。

1月回顾2021:美国外交大事记

1月26日,布林肯宣誓就任美国第71任国务卿。图源:美国国务院

拜登新政:重新与国际组织接触

20日,就在宣誓就任总统后短短几小时内,拜登相继签署多个行政令,其中包括美国重新加入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气候协定》,以及重新与世界卫生组织展开接触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热烈欢迎拜登所采取的重新加入巴黎协定的举措,共同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应对气候危机,古特雷斯同时欢迎美国声明重新与世界卫生组织进行接触,支持世卫组织对于全世界更好地协调应对新冠疫情的努力绝对至关重要。

布林肯履新国务卿,开启拜登政府外交工作

26日,资深外交官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的国务卿人事提名在国会参议院以78对22的票数获得通过,布林肯当天正式就任美国第71任国务卿,也是国务院史上第三位由常务副国务卿升任的国务卿。布林肯就任后几日内,密集地与包括加拿大、日本、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外长进行通话,表明美方重视以接触沟通为核心的外交工作。

美俄元首初次通话

26日,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双方讨论了美俄双边关系发展及全球热点问题等。这是拜登上任后双方首次通话,美联社称此次通话“突显了昔日冷战中的两个对手之间,难以处理的关系以及微妙的平衡”。尽管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都保持了谨慎的态度,但在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该条约是两国之间唯一有效的军控条约,将于2月5日到期。

2月回顾2021:美国外交大事记

2月4日,拜登在国务院大楼发表演说,阐述其外交政策主张。图源:Evan Vucci/APPhoto

美俄军控条约期限延长

3日,美俄宣布双方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长5年。美俄双方当天互换外交照会,完成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协议的相关内部程序,协议即日生效。《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2月5日,条约内容保持不变。布林肯表示美国将利用5年的延长期寻求与俄方达成涉及俄所有核武器的军控协议。

外交政策演说强调美国回归

4日,拜登在美国务院总部大楼发表演说,阐述其任内外交政策的方针。拜登宣称“美国回来了”,意味着美国之前以其多种外交手段主导的对外政策将会回归到日常决策上,强调特朗普之前相对正常的外交决策体系的回归。拜登同时主张将修复民主制度,回到国际平台重建美国领导力,以及应对来自中国、俄罗斯等方面的挑战。

重新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接触

8日,国务院宣布美国将重新恢复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接触。美国是人权理事会的46个初始会员国之一,但前任特朗普政府于2018年6月决定退出理事会。布林肯表示美国此前的退出没有鼓励有意义的变革,反而造成了美国领导力的缺失,而拜登政府将重新致力于以民主、人权和平等为中心的外交政策

拜登政府开始制裁缅甸

10日,拜登签署行政令,首次就缅甸发生军事政变、军方接管政权等问题制裁缅甸方面,包括冻结缅甸在美国超过10亿美元的资产等措施。拜登又警告还会针对缅甸推出更多的制裁措施,包括实施出口禁令,呼吁其他国家加入制裁的行列,不过同时拜登也强调强调会继续在医疗、公共卫生等事务上直接向缅甸提供相关援助。

Quad外长电话会议

18日,美日印澳四国外长在“四方安全对话”(Quad)框架下举行电话会议,讨论了疫情应对和恢复、气候变化等议题,四方同意至少每年举行一次部长级四方会议,并定期举行高层和工作级别会议,以加强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合作。

美国重返《巴黎协定》

19日,根据拜登上任总统首日的行政令,美国于当日正式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国务卿布林肯表示,气候变化和科学外交不再是美国外交政策讨论中的“附属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现实威胁和听取科学家的建议,将是美国内政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

3月回顾2021:美国外交大事记

3月1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与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防卫相岸信夫举行会谈。图源:KIMKYUNG-HOON / AP

Quad首次线上视频峰会

12日,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菅义伟、印度总理莫迪与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等四位“美日印澳安全对话”(Quad)成员国领导人共同出席该机制下的首次线上视频峰会。会后声明指,四国着重讨论了整合四国资源,在新冠疫苗、气候变化、新兴技术三大领域加强合作。四国将合作提升新冠疫苗产量,计划在2022年年底前向东盟和其他地区国家提供多达10亿剂疫苗。拜登表示美方致力于与地区盟友伙伴合作以实现地区稳定。

布林肯任内首次出访,与日韩沟通

15-18日,国务卿布林肯开展其任内首次出访,与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先后前往日本与韩国,分别与两国举行“2+2”机制部长级会谈,并与日本首相菅义伟和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晤。美日联合声明中提出美日同盟仍然是印太地区和平、安全与繁荣的基石,声称对中方的行为十分关切,美韩双方则重申强有力的韩美同盟是印太地区和世界和平、安全、繁荣的关键,双方还讨论了为应对疫情和气候危机扩大合作的重要性。

布林肯首访欧洲,旨在修复北约盟友关系

22-25日,国务卿布林肯前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外长会议,并与欧盟及北约的高级官员会晤,这是其任内首次访问欧洲。布林肯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会面时,重申美国对北约的承诺,以及它作为确保跨大西洋和平与自由的主要和不可或缺的工具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继续就阿富汗问题进行磋商,对中俄双方表示持续关注,就军控和地区安全问题进行协作。布林肯此行还与北约各成员国外长、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等官员分别举行会谈。

4月回顾2021:美国外交大事记

4月16日,拜登与到访的日本首相菅义伟前往白宫玫瑰园举行联合记者会。图源:TomBrenner / Reuters

气候特使首访,拜登气候外交启动

5-9日,总统气候特使约翰·克里(John Kerry)前往印度与孟加拉国访问,这是前国务卿克里履新这一职务后的首次出访,也标志着拜登政府气候外交的启动。访问期间,克里与印度总理莫迪会面,讨论美印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也与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举行会谈,商讨美国与孟加拉国等其他气候脆弱国家如何在格拉斯哥气候大会之前加强合作,减缓气候暖化带来的影响。

布林肯再访欧洲,首访阿富汗

13-15日,布林肯相隔一个月再次前往布鲁塞尔访问,此次与国防部长奥斯汀同行,讨论了美国与北约成员从阿富汗撤离计划的执行问题,还讨论了应对俄罗斯在俄乌边境的可能行动,双方一致认为,北约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支持至关重要。15日布林肯转抵阿富汗,与时任阿富汗总统加尼会面,讨论美阿未来合作与共同反恐等事务。

菅义伟访美,拜登首度接待外国领导人

15-18日,日本首相菅义伟受到拜登邀请访问美国,是拜登上台以来首位接待的外国领导人。双方会谈以中国作为重要议题,会谈后双方发布题为《新时代的美日全球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其中写入了“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鼓励“和平解决两岸问题”。此外,美国重申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并承诺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手段协防日本。

美方主导气候峰会召开

22-23日,拜登在白宫主持召开线上视频形式的国际气候峰会,共有来自40个国家的领导人参与。拜登在峰会上宣布,美国将在2030年之前减少50-52%的排放。此为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的首次较大规模气候外交活动,也为下半年美方参与联合国气候大会等多边活动进行了铺垫。

5月回顾2021:美国外交大事记

5月4日,布林肯与英国首相约翰逊在伦敦首相府会晤。图源:Reuters

布林肯出席G7外长会议

3-5日,国务卿布林肯前往英国伦敦参加七国集团外长会议,与会各方讨论了包括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缅甸局势、叙利亚问题和阿富汗局势等议题。此外,布林肯还单独与英国首相约翰逊、外相拉布、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韩国外长郑义溶举行会晤。

美以多次沟通,收效有限

巴以地区爆发新一轮冲突,为此拜登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分别在12日、17日、19日连续进行多轮通话,白宫透露拜登“鼓励以色列尽一切努力确保对无辜平民的保护”,并且两国领导人“讨论了以色列针对哈马斯和加沙地区其他恐怖组织的军事行动的进展”,但拜登与内塔尼亚胡在相关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

文在寅访美

19-23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前往美国访问。21日,美韩元首会谈之后召开联合记者会宣布将在新冠疫苗方面建立合作机制,以扩大疫苗生产和疫苗全球供应。美韩元首还讨论了气候变化和地区安全问题,包括与亚太地区其他盟友的伙伴关系,以及两国在高科技产业的合作。

布林肯北欧之行

16-20日,国务卿布林肯前往北欧地区访问,相继访问丹麦、冰岛与格陵兰三地,并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参加一年一度的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布林肯在会议上反对北极军事化,并就气候变化等议题与理事会其他成员进行讨论。此外,布林肯也与理事会成员之一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晤,双方强调虽然在全球事务方面存在严重分歧,但对会谈表达乐观看法,称双方仍可以找到合作的途径。

6月回顾2021:美国外交大事记

6月,七国集团峰会在英国康沃尔郡举行,会议期间领导人合影。图源:LEON NEAL/PA MEDIA

高级官员首访东南亚

五月下旬常务副国务卿舍曼(Wendy Sherman)开始11天的外访行程,在首先到访欧洲地区之后,于六月初到达东南亚三国,成为拜登政府上台后首位访问东南亚地区的美方高级官员。2日舍曼在曼谷与泰国总理巴育会面,宣布向泰国提供3000万美元的抗疫援助;在雅加达,舍曼与印尼外长蕾特诺讨论促进美印双边投资贸易的议题;而在金边,舍曼向首相洪森提出将提供1100万美元的抗疫援助。

拜登首次外访,B3W计划出炉

9-15日,拜登离开美国进行其上台以来的首次对外访问,相继在英国康沃尔郡参加七国峰会,以及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峰会。其中9-13日拜登在英国展开访问行程,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及首相约翰逊举行会晤,七国集团峰会结束后发表的联合宣言中,美方首次公布了名为“重建更美好世界”(B3W)的大规模基建援助计划,意图与中国在发展基建项目上进行竞争。14日拜登转往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峰会,旨在修复与北约盟友之间的关系,再度强调美国外交的回归。

美俄元首首次线下会面

拜登和俄罗斯总统普京1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晤。双方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将围绕军控和降低冲突风险等开展双边战略稳定对话。当天美俄双方在日内瓦举行近两小时的面对面会晤,随后美俄代表团也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讨论,涉及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网络安全、北极开发、阿富汗问题、乌克兰和叙利亚地区冲突以及伊朗核计划等议题。双方未取得任何重大突破。

7月回顾2021:美国外交大事记

7月15日,到访美国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拜登在白宫举行联合记者会。图源:AP

拜登坚持撤出阿富汗

8日,拜登在白宫就阿富汗问题发表讲话,为美方从阿富汗撤出美军的决定辩护,坚持认为在阿富汗继续行动只会导致更多的人员伤亡。拜登发表讲话时,美方已从阿富汗撤出约90%的地面部队,接近完成撤军行动,同时塔利班已由于美军及盟友部队的撤离而发动大规模攻势,逐渐夺取阿富汗大部分地区。

美德领导人会面

15日,即将卸任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美国,在白宫与拜登会面。拜登称赞这位在任职 16 年后即将卸任的德国总理是“美国的好朋友”,鉴于德国方面有“北溪2号”天然气项目仍在推进,拜登对有关项目表达了关切,不过与默克尔共同表示俄罗斯方面不应将能源作为所谓威慑武器。默克尔是拜登上台后首位访问华盛顿的欧洲领导人,但排在日韩领导人之后来访,说明拜登的外交政策重心已向亚太转移。

拜登政府对“北溪2号”项目放行

21日,国务院宣布,美国和德国双方达成协议,将允许“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继续完成建设。消息人士称,新的协议将既满足德国通过“北溪2号”项目从俄罗斯运送天然气的需要,同时也确保乌克兰不被排除在俄罗斯能源出口市场之外。此外,协议还将确保美国不会再对“北溪2号”运营公司实施新的制裁。

8月回顾2021:美国外交大事记

8月,美军部队撤离阿富汗。图源:美国陆军

喀布尔失守,美军撤离引起混乱

15日,塔利班部队在完成对大部分阿富汗地区的占领之后,逐步进入首都喀布尔夺取全国控制权,此时美国和北约部队仍未完成全部撤离工作,大批难民涌向喀布尔机场寻求离开阿富汗,局面一片混乱。面对美国内外舆论的广泛批评,17日拜登发表讲话将当前局势的责任归结于其他原因,并试图与特朗普政府决策进行切割。拜登又一次为从阿富汗撤军的决定以及危机应对辩护,将阿富汗局势的崩溃归咎于阿富汗政客和当地安全部队。

国务院遭黑客袭击

21日,据美国媒体报道,国务院网络遭到不明黑客入侵,具体情况未得到确认,对此国务院方面表示,不对外界所传的个案或事件做出评论,但强调国务院正常的网络运作,包括从阿富汗撤出侨民、难民的相关登记系统仍在正常运作中不受影响。

美国仓促结束阿富汗军事行动

30日最后一批美军从喀布尔机场撤离,标志着美军全部完成从阿富汗的撤军行动,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对外战争正式结束。但拜登政府仅主要关注部队撤离问题,而平民特别是当地美国人的撤离行动被一再滞后,喀布尔机场也一度发生爆炸事件导致多人死伤,拜登政府的应对因此受到广泛批评。美军撤离之后,塔利班重新实现了对阿富汗全境的掌控。

9月回顾2021:美国外交大事记

9月15日,拜登与英国首相约翰逊、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通过视频会议宣布,美英澳三国AUKUS新安全倡议成立。图源:AFP

AUKUS成立

15日,拜登在与英国首相约翰逊、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会面后宣布,美英澳三国将成立一个以军事与外交为主轴的、针对印太地区的新三方安全倡议(AUKUS),并在包括网络、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深海能力等科技领域合作,加强信息技术的分享与供应链的协作。新安全倡议的首个举措,是在18个月内集合三国技术与团队,支持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由于澳大利亚与法国原有潜艇建造合同,澳方因此单方面中止相关合同,激怒了法国方面,导致美法关系遇冷。

拜登出席联大

21日,第76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开幕,拜登首次以总统身份参加一般性辩论并发表演说,提出美国“正在向前看,而不是进行持续的战争”,“正在从无情的战争转向不懈的外交”。拜登还声称美国不寻求“新冷战”,准备与任何国家合作,共同面对挑战,“即使我们在其他领域存在严重分歧”。

抗疫线上峰会

22日,拜登牵头召开有关应对全球疫情的线上峰会,并宣布美国将增购5亿剂辉瑞疫苗用于支援全球抗疫,并推动在明年9月前,全球七成的人口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的目标。

Quad线下峰会

24日,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菅义伟、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及印度总理莫迪于白宫举行“四方安全对话”(Quad)面对面会谈,会上重申四国要在印太地区加强合作,尤其在新冠疫苗、基建、科技及气候等领域强化四国协作。这是四国首脑2021年3月举行视频会谈后,首次进行面对面会谈。

10月回顾2021:美国外交大事记

10月30日,拜登在意大利罗马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图源:REUTERS / KEVINLAMARQUE

美法会谈消除法方疑虑

5日,国务卿布林肯在法国巴黎相继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总统外事顾问博纳,以及外长勒德里昂等法方高层官员举行会谈,布林肯代表美方极力安抚法方因美英澳潜艇协议而产生的不满,会谈期间强调了美法双方在印太、北非等地区事务进行协调的重要性,也重申将深化美欧之间以及北约框架内的相关盟友协作。

美国重返东盟峰会

26日,拜登以网络视频方式参加了第9届美国-东盟峰会,这是时隔四年再有美方领导人出席这一活动,标志着美方重启与东盟领导人的互动往来关系。拜登在会上宣布美方将提供最多达1.02亿美元的资金,以扩大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拜登参加东亚峰会

27日,拜登以网络视频方式参加了第16届东亚峰会,与会领导人除东盟各成员国外,还包括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俄罗斯总统普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世卫组织秘书长谭德塞等。拜登在峰会上重申了美国对印太地区的承诺,声称美国“深切关注中国的胁迫行为”,而这“威胁了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并称“美国对台湾有承诺。事实上,是一份坚若磐石的承诺。”

拜登出席G20峰会,聚焦经济能源

30-31日,二十国集团峰会在意大利罗马举行,拜登前往罗马出席峰会,并与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约翰逊等政要会面商讨伊朗核问题等热点事务。拜登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峰会上达成的协议,是美国展现实力的时刻。他认为各国领导人取得了进展,达成了停止资助国外新的燃煤发电厂的协议,并批准对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征收全球最低税,拜登也公布了美国政府新的安排,计划为可再生能源提供9000亿美元的资金。

11月回顾2021:美国外交大事记

11月18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与马来西亚国际贸易与工业部高级部长阿兹敏·阿里会面。图源:马来西亚政府

美国高调出席气候大会

1日,拜登出席在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并发表演讲,拜登在演讲中承认,美国和其他耗费能源的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很大的责任,并表示,在这十年中为遏制全球暖化而采取的行动将对防止后代遭受痛苦,具有决定性意义,拜登也为前总统特朗普此前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决定向国际社会表示歉意。同时,拜登承诺在2030年前将美国的排放量从2005年的水平上减少50%到52%。

拜登政府高官密集访问亚太

15日,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开启亚洲之行,首站访问日本,随后将在16日至18日访问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根据美商务部事先释放的信息,雷蒙多此行侧重东南亚地区,重点将探讨供应链、数字经济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议题,同日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开始其亚洲访问行程,先后到访日本、韩国及印度,以加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经贸联系。

美方拒绝CPTPP,新印太经济框架酝酿中

17日,正在新加坡访问的商务部长雷蒙多,在彭博创新经济论坛(Bloomberg New Economy Forum)对话会上透露,美国预计明年初将寻求与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志同道合伙伴成立一个超越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比传统自由贸易协定更广泛和自由的经济框架。美国已开始跟一些盟友展开讨论,为设定该框架奠定基础。雷蒙多同时表示,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申请加入CPTPP暂时不会发生。

布林肯首访非洲

16日,国务卿布林肯抵达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启其任内首次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访问行程,本次访问将包括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三国。布林肯此行与肯尼亚总统肯雅塔讨论地区局势,与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讨论国际健康安全合作、扩大能源使用和安全等议题,与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商议两国伙伴关系发展。

美墨加峰会重启

18日,美国总统拜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与墨西哥总统洛佩斯在白宫举行自2016年以来首次北美地区峰会,这也是自特朗普时期以来的首次美墨加三国领导人会面。根据白宫发表的书面声明,三国领导人在时隔5年首次会晤中强调了国家间的合作和牢固关系,也同意在诸如应对新冠疫情、改善全球健康、调节竞争力、平等增长以及解决该地区移民问题等方面共同采取行动。

12月回顾2021:美国外交大事记

12月9日,拜登主持召开“民主峰会”。图源:Susan Walsh/Associated Press

拜普视频会晤,美俄紧绷未消

7日,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拜登就俄罗斯在乌克兰周边增加军事部署表达了美国与欧洲盟友的严重关切,并表示如果出现军事升级,美国与盟友将用强有力的经济和其它措施做出回应。对于拜登强调俄罗斯向乌克兰边境附近调遣军队具有所谓的“威胁性”时,普京则回应称,在此问题上不应该把责任推给俄罗斯。

“民主峰会”高调召开

9-10日,由美方主导的“民主峰会”(Summit for Democracy)以线上形式召开,拜登主持该峰会并发表致辞。拜登表示,在美国,“我们和其他人一样清楚,重塑我们的民主和加强我们的民主机构需要付出不断的努力。"拜登称,如今是一个关键时刻,各国领导人应该加倍努力提倡民主。

布林肯首访东南亚,公布印太愿景

13-15日,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东南亚国家印尼和马来西亚,是其任内首次对东南亚地区的访问。14日,布林肯在其东南亚之行首站印尼雅加达的印尼大学发表演讲,阐述美方的印太政策。布林肯在演讲中宣扬美国“对印太安全与繁荣的承诺”,提出五大愿景,包括推进自由与开放的印太;促进发展与地区内外盟友伙伴的密切关系;加强对印太地区的投资;支持印太地区应对疫情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依托AUKUS等机制促进印太安全稳定等。

拜普再通话,美俄互不让步

30日,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本月内第二次通话。拜登向普京再发出警告,称如果莫斯科方面放弃外交手段并攻打乌克兰,俄罗斯将面临严厉的经济制裁。普京也向拜登警告称,如果美方针对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可能导致两国关系彻底破裂。

整理:朱信荣、王磊、黄浩喆

获取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海国图智研究院

上一篇新闻

戴琪:美国不会寻求与中国贸易“脱离”

下一篇新闻

签证 | 十年美签,除了美国,还能去哪儿?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