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美国高级经济学家Robert Dent:美联储9月料加息50个基点,或明年9月开始降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报道
“我们预计美国和欧洲将很快陷入温和但颇为持久的衰退,而新兴市场经济体将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美国(基准)利率上升、美元走强、食品价格高企和国外需求降温,前沿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金融危机。” 野村全球宏观研究主管及全球市场研究部联席主管苏博文如此道。
当前,受到高通胀持续以及全球能源和食品价格不断飙升的“夹击”,各国政府在政策实施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8月31日,全球性金融服务机构野村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举办了“第十四届野村中国投资年会”。在名为“全球经济展望——政策的艰难抉择”的线上专题会上,四位野村的经济学家就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对于当前亚洲货币的贬值问题,野村亚洲及印度(除日本外)首席经济学家Sonal Varma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货币贬值可能无助于促进出口,因为全球需求也在放缓,出口对全球需求更敏感,对汇率变化的敏感度(相对)更低。而外汇贬值增加了亚洲经济体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美国衰退料将延长 欧洲通胀未见顶
上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释放“鹰派”言论,重申美联储对通胀不降、加息不止的决心。
从数据来看,美国通胀仍未降温。8月26日,据美国商务部数据,7月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同比增长6.3%,低于6月增幅的6.8%,显示美国物价涨势有所缓解,但通胀水平仍处于近40年高位。另外,同月个人消费支出环比增长0.1%,低于预估的增长0.5%,前值1.1%。
对此,野村美国高级经济学家Robert Dent表示,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在实际消费活动、工业部门、住房和市场情绪方面继续迅速放缓,“由于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步伐缓慢,美国家庭正面临历史高通胀以及实际收入的下降,实际消费支出最近趋于平缓。”
Dent指出,尽管增长势头减弱,但通胀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根深蒂固。随着粘性更高的服务价格取代商品成为通胀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月度核心通胀不太可能大幅持续回落。此外,名义工资增长仍远高于美联储长期通胀目标,并且温和的工资-价格螺旋上升的局面似乎正在形成。
截至目前,美联储已经连续加息四次,累计加息225个基点,但加息的步伐仍未停止。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增速呈现放缓。美国第二季度GDP按年率计算下滑0.9%,是继一季度下滑1.6%之后再次萎缩。由此,外界掀起了关于美国经济是否会进入衰退的讨论。
对此,Dent表示,尽管我们预测美国将出现经济衰退,但相信美联储将借鉴其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做法,继续加息并将其维持在限制性水平,直至出现确切的回归通胀目标的迹象,而这种策略有可能意在防止通胀问题变得更加顽固。
他预计,美联储将会在9月加息50个基点,然后在11月、12月和2月各加息25个基点,而最终利率会达至3.50%- 3.75%,并且会从2023年9月开始每次会议降息25个基点。
Dent还指出,工业部门由于外部增长疲软、美元走强和国内商品实际消费放缓等因素,面临不断增加的阻力,同时由于利率上升和负担能力进一步下降,房地产市场正以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快的速度收缩。“由于目前缺乏经济支持政策,美国有可能会延长衰退时间。”Dent补充道。
同样陷入衰退风险的还有欧洲。当前,能源价格的持续飙升让外界对欧洲经济的前景产生担忧。
野村欧洲首席经济学家George Buckley认为,随着生活成本危机的加剧,欧元区和英国将从本季度开始衰退并持续一年,在此期间,预计欧元区和英国的GDP将下降约1.5%。
联合国粮农组织本月初发布的7月食品价格指数为140.9点,比6月下降8.6%,这是该指数3月创下新高后连续第四个月回落。在能源方面,石油和汽油的价格都有所下降,带动通胀有所缓和。
但George认为,欧洲的通胀可能还需一段时间才会见顶。“旨在解决能源危机的国家一揽子财政政策,在某些情况下对通胀产生的影响可能有限。”George补充道。
George指出,随着能源和食品等非弹性商品价格上涨,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将会减少,这可能意味着更大的负产出缺口,但潜在的通胀上行风险可能来自家庭动用了疫情期间积累的超额储蓄。
展望未来,George预计经济衰退趋势将令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于2023年中期实施适度宽松的政策。
日本经济风险仍在,韩国或会衰退
讨论会上,亚太区经济发展也是经济学家们热议的重点。
8月15日,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4月至6月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2%,预估中值为2.6%。疫情规模已经高于疫情前2019年底的水平。但同时,日本国内通胀仍在上升。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不包括生鲜食品在内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其中,能源占核心CPI涨幅的一半左右,是通胀的主要推动力。
野村日本首席经济学家森田京平预计,2022财年日本的核心CPI将同比增长2.4%,到2023财年将同比增长0.8%。他认为,随着能源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消失,预计2024年通胀涨幅将回落至0。
森田京平认为,2023年上半年将是日本经济的关键时期,将面临三个具体风险,包括消费者支出放缓、商品出口因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和全球供应链问题而突然停滞,以及公共投资较预期弱。他表示,虽然我们需要留意这些风险,但预计将有因素支持日本经济出现温和复苏:“首先,在工资增长和疫情后经济恢复常态的支撑下,服务业支出稳健;其次,服务出口复苏;再者,对数字化产业和劳动节约型技术的投资不断增加。”
日本的通胀连续多个月超过日本央行长期以来2%的政策目标。对此,森田京平表示,如果供应限制得到解决,预期核心通胀率下降至0%左右。同时,若产出缺口在2024年恢复到正值区域,日本经济将持续复苏。“我们预计2024年核心通胀率将在0.5%左右,这表明通缩不太可能会卷土重来。”他补充道。
亚洲的其他国家,在二季度都呈现出较为强劲的复苏。在今年二季度,韩国GDP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2.9%;泰国GDP同比增长2.5%,印尼GDP同比增长5.44%,越南GDP同比增长7.72%,新加坡GDP同比增长4.4%。
野村亚洲及印度(除日本外)首席经济学家Sonal Varma认为,亚洲的增长周期已经越来越接近拐点,“我们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同步放缓,叠加半导体下行周期,将导致亚洲的出口增长在年底大幅放缓至负增长,意外的库存增加也意味着即将进行的去库存和工业减产。”
不过Sonal认为,各个国家的重新“开放”仍将继续提振消费,并帮助滞后的服务业迎头赶上,只是这种情况未必能持久。她表示,较低的家庭缓冲储蓄、较大的疤痕效应和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可能会对明年的私人消费需求造成很大压力。
她指出,预计亚洲(除日本和中国外)的实际GDP增长将从2021年的同比6.2%放缓至2022年的5.5%,并在2023年进一步放缓至3.5%。而在通胀方面,Sonal认为亚洲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尚未见顶,预计将在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中再创新高,这是因为全球粮食价格的传递滞后,另外获补贴的燃油和公用事业价格仍在调整,而且各国通关会带动服务业通货膨胀。
值得注意的还有,当前亚洲各国深受输入型通胀影响。Sonal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尽管原油价格有所放缓,但煤炭和天然气价格仍居高不下,因此与能源相关的整体输入性通胀压力仍是亚洲面临的挑战。她表示,政策制定者可以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以保护他们免受生活成本上涨的影响,但除此之外,他们要让消费者适应更高的价格。
展望亚洲地区经济发展,Sonal预计,韩国将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进入衰退,新加坡通胀率将持续上涨,泰国则受益于旅游业实现复苏,而印尼随着通胀率快速攀升,将累计上调政策利率125个基点。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