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台媒关注英国大学“海外分校”发展现状:中国大陆成热门

参考消息网1月29日报道台湾联合新闻网1月22日刊登题为《西方名校到你家:英国大学“海外分校”插旗热》的文章,文章摘编如下:

如果一个中国学生想在马来西亚读英国大学,可能吗?不仅可能,还有许多选择。高等教育的私有化与市场化,伴随着全球化时代下,时空距离缩短与跨国成本降低,使得越来越多学生有能力离开母国取得国外学位,进一步带来大量的学生跨国流动与知识交换。而现在,不仅学生,连大学与学位本身都在进行跨国流动。

这些具有跨界、境外、无国界特征的教育相关流动,统称为“跨国教育”,其形态也愈发多样。其中迅速扩张并且引人注目的是大学海外分校。

台媒关注英国大学“海外分校”发展现状:中国大陆成热门

英国大学中,诺丁汉大学率先开启风潮,早在2000年便于马来西亚设立分校,随后于2004年在中国宁波设立宁波分校。图/新华社

遍布全球的海外分校在2000年时只有84所,到2016年时已暴增到超过200所。

留英也没那么好?“国际学生”减少的警讯

有英国研究指出,有跨国教育经验的学生较受雇主青睐,他们普遍有较好的英语、沟通与分析能力,设立国也受惠于更多元的课程,提升高教品质与人才技术培养。

然而,设立海外分校背后反映的其实还有:英国高教产业近年的结构性隐忧,以及设立国的高教发展策略。促使英国大学设立海外分校的动力,除了前述好处与追求国际化外,部分来自对未来的担忧——尤其是未来国际学生人数下降的可能性以及脱欧冲击。

国际学生的人数有多重要?平均来说,学费收入占英国大学总收入的一半,国际学生人数——或者说学费收入——减少的可能性,已经使各校警觉到分散财源与风险的必要性。

台媒关注英国大学“海外分校”发展现状:中国大陆成热门

近年来,英国政府对国际学生态度并不友善。不仅限缩学生签证,试图减少净移民人数,也在2012年取消毕业后可留下一年找工作的“学成后工作签证”。图/路透社

第二个原因当然就是脱欧。脱欧对欧盟学生人数的影响早已发酵,虽然脱欧后欧盟学生需付的学费将大涨,但人数的降幅恐将远高于学费涨幅,造成总收入减少。

海外分校有风险:高品质管控,成本回收慢

但跨国教育也不是没有风险,其中最大的隐忧即是“品质管控”。跨国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学品质。海外校区要成功,必须说服学生相信在海外校区得到的教学品质与学习经验与在英国相当。

然而,海外分校的经营与教学策略由母校一手包办,所需负担的时间与财务成本都相当高,回收缓慢。连诺丁汉大学的高层都表示:“如果动机是要赚钱,那(设立海外分校)真的不是一门好赚的生意。”

中东与亚洲国家的“海外分校”热潮

英国大学的海外分校,使学生近在咫尺就能得到英语教育与英式教育服务,这在亚洲和中东地区有高度吸引力。

从设立国的角度看,马来西亚、中国大陆、新加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海外分校较多的国家,往往将海外分校视为刺激经济、培养人才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策略中的一环。

马来西亚早在1988年就有第一间海外分校进驻;新加坡于1998年跟进开放,2002年积极向海外大学招手;中国大陆则在2003年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开放国外大学与当地机构合作设立分校,近年更大力鼓励邀请国外顶尖大学设置分校,以提升高教品质。

然而海外分校在各地的境遇大不相同。新加坡政府大力补助的多间海外分校黯然离场。

台媒关注英国大学“海外分校”发展现状:中国大陆成热门

打头阵的诺丁汉大学海外分校目前学生人数最多,中国宁波校区有近8000名学生,马来西亚有5000名学生。图/新华社

反观中国大陆的海外分校,各地方政府的配合与投入吸引不少当地学生就读,成功达到合作与交流的目的,同时也招收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

海外分校的国际化与当地化

海外分校通常不会把母国大学所有的科系通通搬到海外。多数海外分校瞄准特定学生族群,提供特定科系课程选项,主攻小众市场,以降低财务与名声风险。

回到大学的国际化趋势上,最后一个思考是:如果大学继续“国际化”下去,我们还能称这些大学为“英国大学”吗?像是在中国大陆的海外分校,以融合英美大学的教学品质与内容,加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校风环境,成功吸引优秀学生,国际学生也倍数成长,在处处都有海外分校倒闭的各国之中,保持零倒闭的纪录。

不过大学与其所在地常常有着难以分割的地缘关系,就像我们很难想象不在牛津的牛津大学、或不在伦敦的伦敦政经学院。母国校区的经验或许是海外分校难以完全复制的。同时,这样的文化经验又该如何被评鉴系统评估?母国大学与设立国之间的平衡如何拿捏?都是英国大学纷纷追求国际化之余,该思考的问题。

上一篇新闻

马来西亚政坛学历造假风波延烧,前总理纳吉布否认大学没读完

下一篇新闻

23FALL | 英国+新加坡部分院校已公布申请开放及截止日期,不要错过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