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玻璃器皿大王”与陆丰林启恩纪念中学的一段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初,印尼潮商林如光在当时的天津市长亲自支持下,应邀来到当时还是荒无人烟的天津开发区,扮演着开发区外商投资“开路先锋”。
当时,刚刚成立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句口号“投资者是帝王,项目是生命线”,林如光就是市长请来的“帝王”。
从一张渔网走出来的“世界玻璃器皿大王”
陆丰林启恩纪念中学
2012年10月31日,印尼嘉丰集团创始人、总裁林如光新加坡寓所与世长辞,享年85岁。“身逝音容宛在,风遗德业长存”,作为潮汕人漂洋过海“下南洋”传奇样本,作为一位慈善为怀的企业家,林如光的善行与美德永远存留在人间。
林如光(又名“林道有”)是广东陆丰海外潮商的代表人物,祖籍汕尾陆丰东海,不过林如光是在印尼印尼苏门答腊岛的浮罗甘扒小岛屿出生的,生于1931年。林如光13岁时丧父,虽身居海外,但赤子情深,寻根溯源,对潮汕故土热恋的情怀不改;1985年,他捐资3000多万港元,创建以他父亲名字命名的“林启恩纪念中学”。深知教育重要性的林如光,重金从新加坡聘请最好的中学校长来学校主持工作。如今,“林启恩纪念中学”已成为汕尾一所重点学校。
潮汕林氏,与福建林氏有着深厚渊源关系。以陆丰东海潭涌林氏为例,有一座“世德堂”林氏宗祠,系周边林氏宗亲的祖祠。潭涌林氏,源于福建莆田韬公之后阙下林家,祖地在今天莆田蒲坂村,三世祖于明末移居潮阳西门定居。勿要小看宗亲关系,很多人客居海外,在生活或者兴业上,与宗亲的帮助与扶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林如光重回祖籍地
林如光13岁时,父亲林启恩离开人世,生活在印尼浮罗甘扒小岛上的他,卖掉了父亲遗留给他唯一的生产工具——一张渔网,开始了自己的打拼生涯。当时母亲不理解儿子为何这么做,少年的林如光却坚信,不舍弃打渔生活走出一条新路,永远也改变不了贫困。
卖掉了那张渔网后,小小年纪的林如光开始做点小生意谋生,后来,他辗转来到印尼雅加达这个大都市,开启了创业之旅。抵达雅加达后,他用全部积蓄从别人手上盘下一家塑胶厂,期间他又跑去香港拜师,从那儿学到了生产拖鞋的制造工艺,并进口一台鞋机。在印尼,林如光工厂是印尼本土制造拖鞋最早的一批工厂,利润可观,加上印尼人口众多,又处于多雨热带,林如光的拖鞋厂为他赚足了人生第一桶金。
有了资金积累后,林如光也逐步转入多元化,不光做实业,也从事贸易,产业也由鞋业向进出口贸易、塑胶贸易、玻璃器皿、瓷器、日用品等延伸扩展。
林如光与印尼前总 统 苏哈托夫人(左)
林如光被誉为“世界玻璃器皿大王”,办厂之前,先从进口玻璃器皿入手,时间大约在1966年左右。之所以萌发自己设厂生产玻璃器皿,与当时印尼政府大幅调高进口关税有关,其中,玻璃器皿的进口关税由25%逐步增加至75%;自办工厂主要是从成本上考虑。
“东洋玻璃”是亚洲玻璃器皿行业领头羊,公司创始于明治21年(1888年),除各种玻璃器皿容器制造外,技术援助以及成型机械设备输出也是其一大海外业务。当年,当林如光找日本东洋玻璃老板寻求合作时,起初并不顺利,甚至被拒绝。经过多方努力,林如光取得了东洋玻璃老板的信任和支持,短短9个多月,日产30吨的日常玻璃用品生产窖炉设备投产,这就是印尼嘉丰集团的前身。
此后,林如光开始往玻璃器皿的多品类、多样式发展,从原料、模具、成品、包装一条龙生产,并将生产基地由印尼扩张至马来西亚、中国等地,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玻璃器册制造厂之一。与之同时,林如光家族的生意版图,也延伸到模具、琉璃瓦、瓷器、建筑用玻璃砖、不锈钢餐具、搪瓷制品等行业,旗下拥有数十家生产企业,嘉丰集团逐步发展成一家跨国企业。
林如光:成功者肯找方法,失败者因赖借口
“成功者肯找方法,失败者因赖借口”,这是林如光为嘉丰集团题写的共勉词句,意在求新求变。变是所有海外华商的生存之道,以印尼为例,来自广东、福建等地的华人,在100多年拼搏中,能成功地成为影响印尼经济的重要力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肯找方法,以变求生存谋进取。
林如光也一样,当嘉丰在印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他也在找新的出路与突破口。首先,他开始根据印尼国内情势变化,迁居新加坡。另外,嘉丰根据市场及产业变动,相应调整投资策略,并将重心移入中国。另一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起,嘉丰开始重点转入运用更加广泛的钢化玻璃领域,而在多元化方面,不断延展到建材、地产、金融等领域。
林如光帮助失明人士前往新加坡医治,重见光明
“积善之家有余庆”, 多积善德、“好人有好报”等潮汕人传统文化信念一直被林如光所信奉,他一边创业,一边行善为乐。
在印尼,嘉丰是第一家关注残障人士就业的公司。1977年,林如光访问日本一家工厂,发现里面有不少员工是坐在轮椅工作。回国后,他开始招收残障员工,还从日本引进适合残障人士工作的机器设备,这在印尼是“开先例”的。2004年,他旗下一家工厂因资源匮乏而关闭,当他看到工人们抱着他哭时,不忍的他出钱给员工买地建房子,待员工如同一家人。
林如光,曾动过8次手术,有一次很严重,当他被送入手术室时,很多残障员工为他祈祷,祈愿老板能早日康复。如此来看,慈善为怀、乐善好施并非只是一种单向的施舍和给予;施惠于人的人,必蒙施惠!新加坡万邦泛亚集团主席曹慰德,是船王曹氏家族第四代掌门人,他有一句话很有见地:“家族企业不做慈善,就没有家族灵魂”。
林如光与印尼员工
慈善的一个精神内核,就是责任感。如今,许多评估机构在鉴定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时,常从观察家族企业在慈善事业上的态度和投入入手,理由很简单,慈善不单纯是给予,更体现使命和责任。
不改中国心!市长请来的“帝王”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建区前,这里是一大片盐碱荒滩。在开发区门口,横躺着一块大石头,书写着七个字:“开发区大有希望”。在设区起步性摸索阶段,开发区率先提出“投资者是帝王、项目是生命线”等理念。
要提天津开发区的历史,由林如光创办的嘉泰陶瓷公司一定无法回避,这是开发区签约的第一家企业,也是当时投资规模最大的公司。而当年由林如光签署的外方控股合同,也是开发区历史上第一份外商投资企业合同,也就是说,林如光是当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请来的第一个“帝王”。
很多人不知道,当年的“帝王”是一碗粥喝出来的。
1984年,被时任天津市长派往香港招商的葛子平,碰到了印尼嘉丰集团董事长林如光。当时,葛子平是天津外经贸委副主任,他与林如光在十余年前就相识。“文ge”之前,葛子平是天津派驻香港华润公司纺织品部的副经理,而林如光曾通过华润(香港)公司,在天津和唐山两地经营过产品。
葛子平,是二十多年前津门颇具传奇色彩的商界风云人物,他也是立达集团的创始人,生前很多人喊他“葛老板”,他有句话很有名:“不行动永远不会成功!”
葛子平2017年12月5日因病逝世,享年91岁。葛子平是冀中人,早年抛家纾难投身抗日救国战场,他是辞官“下海”第一人。1978年,已是天津外贸局副局长的葛子平,调任市外贸办公室主任,后任市外经贸委副主任,分管引进外资。中法王朝葡萄酿酒、奥的斯电梯、中美史克等,就是他任上做的。1981年5月,54岁的葛子平做出了一个令人许多人大为震惊的决定——辞官“下海”, 自筹资金兴建“国际商场”。 1992年,国际商场成为天津第一家上市公司,同年,经国务院批准,他创办的立达集团成为全国第一家综合商社试点。
当年,经葛子平引荐,林如光与时任天津市长相约见面。李市长知道林如光是潮汕人,爱喝早茶。当两人一起喝早茶时,原本喝粥速度很快的林如光发现,他目前这位市长喝得比他还快,顿起赞叹之心!喝粥如同办事,市长如此有效率,在此投资一定不会差。
林如光(左3)荣获“天津荣誉市民”称号
当年,嘉泰陶瓷总投资为1200万美元,是天津开发区接触到第一外资项目,也是当时最大的项目。由于当年印尼与中国尚未复交,为了顺利投资,林如光转道香港(香港实华)与天津立达集团、开发区工业投资公司、蓟县经委四方合资,当时,林如光用了“林道友”名字,直到1993年,才改为自己的投资人真名——林如光。
从天津开发区投资开始,林如光在国内投资的足迹越来越多,从天津、广东、山东、河北,内蒙,甚至远到新疆,都有他的投资项目。
2009年,林如光到四会考察投资项目
在海外潮商中,林如光可以说是率先投资中国的较早一批人, 与祖国开展贸易则更早。 早在1956年,林如光就回国,后来每年均会参加广交会,采购国内物资及产品。
更有意思的是,1966年林如光回国时,适逢文ge'“大串 联”,走在马路上的林如光,也被红wei兵带着“串 联”,走了好几天路,以至后来他十余年不敢再回国。
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与许多海外潮商一样,林如光在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爱乡恋祖,情系桑梓。生前,除了在家乡热心慈善公益,兴办教育,他还带着家族成员回家乡参观考察,目的就是让他们了解祖籍地,不忘故土。
2010南方•华人慈善盛典,慈善人物奖获得者林如光
子承父业,分工不分家,是潮商家族企业的传承传统。目前,印尼嘉丰集团旗下产业,由林氏二代共同经营,如林天成、林永成、林泗成、林蓉丽等,均分布各大事业板块。
小儿子林泗成与儿媳罗丽绮,是林如光病逝前一年(2011年)举办婚礼。婚礼在印尼雅加达丽卡尔顿大酒店太平洋广场格联大礼堂举行,场面特别热闹。出席婚礼除林如光与太太纪金叶、亲家罗小平、丘秀珍夫妇外,连苏西洛总统及夫人、印尼部长们也出席盛宴。
财富,源于智慧的结晶与辛勤的耕耘。大多数家族企业领导者走向成功、获取巨额财富,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成长环境有关。身居海外的林如光,13岁丧父,从卖掉一张渔网起步,终成实业大亨、世界玻璃大王,他的白手起家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摆脱贫困。
作为财富商道上的竞跑者,林如光信奉“成功者肯找方法,失败者因赖借口”,事实上,他的成功无外乎掌握开启财富的三支钥匙,即顺势而为、借势而功、行之有道。而“行之有道”是商道中的“上道”,慈善公益、助残兴教、爱护员工等,不仅是个人人性、家族价值观得到更高的升华,更在于体悟财富创造的真正价值,也就是财富效应和财富的流转方式上要行之有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