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宣德化、柔远人”——从郑和下西洋入手,探析明代海洋经济外交

“郑和的出使远航,在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史和航海史上都是罕见的壮举,它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此句话出自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郑和,本名为马和。因协助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有功而被此姓。永乐年间,朱棣派遣郑和造大船出使西洋,最远到达今东非以及红海一带。郑和曾经七下西洋,带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不断的向外传播我中华文明。

“宣德化、柔远人”——从郑和下西洋入手,探析明代海洋经济外交

一、 扬大明国威,结秦晋之好

郑和曾经带领着当时世上规模最大的船队,从江苏刘家港出发一路南下西行。他们的足迹遍布着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各个角落,甚至在今天的马来西亚仍然保留着纪念郑和的三宝井

他们去过今天的东南亚各国比如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又穿过马六甲海峡继续西行到了斯里兰卡,又去往非洲方向。那么促使明成祖耗费巨资,派遣郑和远洋航行的原因是什么呢?

1. 寻朱允炆,以绝后患

《明史》记载,“燕王以清君侧之名,发靖难之役”。而之所以发动战争,是因为建文帝的“削藩政策”。但是他推行的过于急躁,而且还命令不准伤害皇叔性命。《明实录》“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柏惧,无以自明,阖宫焚死;齐王被软禁在南京;代王被软禁在封地大同。”朱棣因害怕自己落得同样下场,于是起兵南下。

“宣德化、柔远人”——从郑和下西洋入手,探析明代海洋经济外交

当朱棣成功称帝之后,因为得位不正饱受诟病。而他本人也非常担心,逃跑的建文帝朱允炆会再次东山再起。毕竟,他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永乐秘闻》“成祖日夜忧心文帝,多次派人找寻,乃听闻之于南洋”。

朱允炆一日不除,朱棣一日不心安。朱允炆如果振臂一呼,自然是一呼百应,那样自己不免会再遭口诛笔伐甚至自己建立的王朝也可能功亏一篑。于是听闻建文帝可能藏在海上之后,“乃宣和,以使其往”

《明史·郑和传》评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便寻踪觅迹”。可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朱棣想要找到朱允炆。以解心头之患。但同时在《明史》之中还提出了另一个原因。

2.开辟贸易新渠道

《明史》“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首先,明成祖朱棣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他非常享受万国来朝的盛况,“各藩属来使,朕心甚慰”。但当时同明朝保持宗主关系的只有朝鲜和越南等几个小国,这是无法满足朱棣虚荣心的

“宣德化、柔远人”——从郑和下西洋入手,探析明代海洋经济外交

其次通过其修订《永乐大典》也可看出此人具有一定的政治抱负,而此时刚经历战乱而又耗费巨资,使得他不得不再向外进行拓展。通过与各国之间的交流,实现物资流通。同时朱元璋又定下了十个“不征国”,朱棣必须让他们看看自己的实力能够保护他们。

在宣扬国威的同时,也让诸多小国认识到了明帝国的强大。自然也会钦慕明之盛世,《明史》记载公元一四二三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返航之时,船只共载有十八国一千二百多名使臣及其家属。到永乐晚期,来朝贡的国家超过八十个是历史上极少的“万国来朝”盛举,此盛况俨然已超越了贞观盛世。

这里边还有许多小插曲,比如“祥瑞事件”。麒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之物,往往是只闻其名不见其身。《明成祖本纪》“(永乐十二年)真腊进金缕衣,琉球中山王供马,榜葛剌贡麒麟”。永乐帝亲率大臣,出城迎接,但其实那是一只从非洲来的长颈鹿。

位于今天德州的“苏禄王墓”也是当时明之万国来贺,郑和下西洋之功劳的显现。《明史》记载,公元一四一七年苏禄国王率领亲眷随从三百余人来到北京受到朱棣的热情接待。在回国的途中,不幸逝世,永乐以藩王之礼进行安葬。他的儿子回国继承大统,而剩余的人则留在当地守墓。当地的温、安二姓,便是当时苏禄王的后裔。

“宣德化、柔远人”——从郑和下西洋入手,探析明代海洋经济外交

3. 航海技术的支持

当时的航海技术已经日臻成熟,《郑和航海图》中可以看出他门已经熟练的运用了“过洋牵星术”和“海道针经”。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郑和的船队,白天运用司南判定方向,晚上则观星象。所以才能一路,畅通无阻,横亘两大洋。

郑和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航海家,这次航行比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早了八十七年,比全球航行的麦哲伦早了整整一百八十年。当时他带领的船队约四千艘,是欧洲舰艇的总和之多。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二、七下西洋,乘风破浪

三保太监郑和,自永乐三年到宣德五年间七次率众出海。在汪洋大海上四处漂泊,虽然其自身实力可以匹敌许多小国,而且也并无恶意。但在此途中,还是遭受了许多原始部族的不解,对郑和及他的船队造成了或多或少的伤害。

“宣德化、柔远人”——从郑和下西洋入手,探析明代海洋经济外交

1. 英雄远征,扬帆远航

公元一四零五年,郑和率队自太仓出发一路顺风南下来到爪哇岛。但当时岛上开战,郑和部下二百一十名被误杀。这个情节在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中有所体现并且为了彰显大国神威,在接受道歉后也拒绝了当地土著八万两黄金的赔偿。

《郑和传》记载,他们自此穿过马六甲海峡,来到了印度洋海域。用国内带过去的瓷器,纸张等换回来白银三十万两。而后许多东南亚的国王都想亲眼一睹大明风采,便将暹罗国王、岘港城主、苏门答腊国王等一并带回国内觐见永乐皇帝

公元一四五零年,也就是永乐八年郑和率队再次起航。他在新加坡建立了用于储存钱粮和物资的仓库,并作为集结点使用。到达锡兰之后,当地的国王想要侵吞他们的所带的货物于是便设计想将其全部杀死。不料,郑和的明军过于强大仅仅两千人就将其灭国。

此举使得各国真正的见识到了郑和船队的厉害,从此航运通行顺畅无阻。自此前去明朝觐见的外国使臣愈发的多了起来,就像朝拜一样每个人都想去天朝上国观赏。《太清歌》中写道“万国来朝进贡,仰贺圣明主,一统华夷。普天下八方四海,南北东西。”这也就有了第六次下西洋,送各国使臣回国。

“宣德化、柔远人”——从郑和下西洋入手,探析明代海洋经济外交

第七次下西洋也就是最后一次,在福建长乐刻《天妃灵应之记》碑。与以往不同,此次为朱瞻基亲派,意欲前往泰国向其下达敕谕。根据《明实录》记载,这次航行一共到达了西域忽鲁谟斯、斯里兰卡、谷丽、小满剌家、客制、西达瓦、木骨都束、苏门答腊群岛、拉撒、流衫、锡鹿、卡巴拉、不丹、尤发尔、竹步、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城邦

值得一提的是郑和,最后到底去了哪里?《明史》中的记载是他死在了古里国,往后就没在有记述。目前普遍流行的说法是,在南京牛首山的郑和墓是他的衣冠冢。就像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一样,其中并无其真身。

2. 郑和究竟去了哪?

据《郑和传》记载,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色目人。而且均曾前往麦加朝圣,作为穆斯林来说这是一生的梦想。他将自己的一颗牙齿给了同行的王晶虹,让他转告皇帝自己死在了途中。但他此次下船的地方是印度,所以朝圣之路无异于西天取经。

“宣德化、柔远人”——从郑和下西洋入手,探析明代海洋经济外交

当时唐朝的威慑力还能在西域有所作用,但大明于印度则是鞭长莫及。最终,他死在了古里。如果说成祖命人出使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建文帝,那么郑和则是为了追寻自己的信仰。他一次次的向西前进,就是为了能够找到麦加前去朝圣。否则,天高皇帝远的大海之上,还如此坚持航行是为了什么呢?

三、意义深远,回报巨大

《明史》“太祖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禁海,片帆不得下”。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制定了严厉的海禁政策,而朱棣使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一部分是为了与自己的父亲唱反调。责怪他不传位于自己,甚至差点导致自己成为刀俎上的鱼肉。但此举开辟了海外贸易,也使更多国家认识到中国。郑和下西洋的形式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

1.海上丝绸之路

这场由明朝政府主导的商贸之旅,远洋航行至东南亚各国,一路最远到达了印尼群岛而后向西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继续向西走到中东到达波斯再往昔到了东非赞比亚、肯尼亚,用携带的手工艺品诸如陶瓷、毛笔和纸张等,交易成中国稀缺的首饰珠宝以及香料和各种名贵物品。

“宣德化、柔远人”——从郑和下西洋入手,探析明代海洋经济外交

而且郑和的船队还曾经东行至南美的墨西哥地区,将当地的辣椒和高产作物玉米、红薯等悉数带回中国。对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条自汉朝兴起的贸易通道,自此正式走向巅峰。

四、结语:

郑和七下西洋,使许多国家都见证了明朝的强大,自愿将其尊奉为“天朝上国”。同时,加强了对外贸易。但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到了明英宗时期再度宣布海禁政策施行,就这样一直闭关锁国至民国。但郑和七下西洋无论是对中国还是世界的航海史,都是一次意义非常重大的行动。

参考文献:

《明史》

上一篇新闻

郑和下西洋

下一篇新闻

郑和在海外成为华侨的守护神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